黄南龙,黄焕明,张碧玉,谢丽君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363000)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份,如安徽、四川、贵州、广东等地,以四川省种植面积最大,是川贵、两广地区常食用的野菜之一,也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其性微寒、味辛,主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痈咳吐脓血、痰热咳喘、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病症[1]。鲜品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长20~45 cm,茎呈圆柱形,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叶互生,叶片呈心形,长3~10 cm,宽3~11 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全草搓碎有鱼腥气,味涩[1]。
1.1 挥发油 全草约含0.05%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又称鱼腥草素,现有人工合成物,即合成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及月桂醛,鱼腥草的特殊气味与癸酰乙醛有关。此外,还含有葵酸、葵醛、乙酸龙脑酯等成分。
1.2 黄酮类 黄酮类成分包括有槲皮素、异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等成分[2]。
1.3 生物碱 生物碱主要有蕺菜碱、顺式-N-苯甲酰胺、反式-N-苯甲酰胺。
1.4 有机酸 有机酸主要含绿原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以及多种氨基酸,如天冬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
1.5 其他成分 有水溶性鱼腥草多糖及钠、钙、镁、锌等金属元素,还有含大量无机盐硫酸钾、氯化钾等成分。
2.1 抗菌 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结核杆菌也有抑菌作用。刘俊梅等[4]临床研究表明,鱼腥草注射液参与肺结核病的治疗,加用鱼腥草注射液既能防治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又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结核药和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毒性反应。鱼腥草抗菌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其性质不稳定,易发生聚合,故鱼腥草鲜品抗菌作用优于干品[3]。
2.2 抗病毒 实验研究显示,鱼腥草煎剂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鱼腥草醇提取物滴鼻或腹腔注射,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的小鼠均有保护作用。鲜鱼腥草水蒸馏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鱼腥草注射液可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降低肺指数,在体内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有预防和保护作用。鱼腥草水煎剂还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3]。
2.3 抗炎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高剂量的鱼腥草挥发油能够对二甲苯所致的炎症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能显著缓解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情况[5]。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均能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抑制乙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奋[6]。另外,鱼腥草煎剂及其复方制剂对急慢性呼吸道炎症、妇科各类炎症及不孕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
2.4 增强免疫功能 鱼腥草水煎液能明显增强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对X线照射和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也有保护作用;鱼腥草黄酮提取物雾化吸入,能显著增加大鼠肺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2]。
2.5 抗肿瘤 早些年,以薛兴阳等[7]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曾报道:鱼腥草黄酮类提取物能抑制人子宫颈癌细胞株SiHa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为鱼腥草的抗子宫颈癌的药效学效应提供了实验依据。近年,其研究团队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鱼腥草生物碱,经体外实验观察表明,鱼腥草生物碱能抑制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的生长,具有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8]。
2.6抗辐射作用 王洪生等[9]采用受X射线辐射损伤模型的大鼠24只,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鱼腥草总黄酮组、鱼腥草多糖组,每组各8只,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总黄酮提取液和多糖粉末混悬液灌胃。结果显示:鲜鱼腥草多糖组与总黄酮组皆能对受X射线辐射损伤大鼠起到保护作用;鱼腥草总黄酮可显著增加白细胞数,升高脾脏指数,增加骨髓DNA含量,降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鱼腥草多糖可显著升高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外周血和骨髓微核率。实验证明:鲜鱼腥草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其水煎液及提取物对X线照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7 解热 鱼腥草注射液对酵母致大鼠发热及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均有解热作用,可降低大鼠及家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1β)、PGE2水平,其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cAMP含量升高有关[3]。
2.8 平喘 鱼腥草挥发油有平喘作用,能拮抗慢反应物质的分泌,增加豚鼠肺溢流,能拮抗乙酰胆碱对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拮抗卵白蛋白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的发生。鱼腥草挥发油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也有舒张作用[3]。
2.9 利尿 鱼腥草由于含有槲皮苷和大量的钾盐,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有实验表明[10],用鱼腥草的提取液灌流蟾蜍肾,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脏血流量,从而增加尿量。
3.1 复方鱼腥草片 以鱼腥草为主的复方鱼腥草片是最常见的口服剂型,复方鱼腥草片口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佳,对发热、肿胀、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得到缓解[11]。另外,对于感冒发烧、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肺脓疡等,应用该药治疗,均有良好效果[1]。
3.2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 陈晓玲等[12]研究表明,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等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3.3 鱼腥草滴眼液 裴玉喜等[13]应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王娟[14]将应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6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其疗效优于应用氯霉素滴眼液治疗。另有临床报道,鱼腥草滴眼液联合奥洛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眼部相关症状、体征,且作用时间更为快速[15]。
3.4 鱼腥草注射液 注射液作为新型的中成药剂型,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能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等优势。
3.4.1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后,轻者往往以普通感冒为主,严重者可出现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疱疹性咽峡炎、高热等症状,不但影响患者健康,而且降低其日常的生活质量。武彩云[16]研究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与阿莫西林联用,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3.4.2 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肠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中以小儿所占比例较高[17]。陈莉琼等[18]应用常规治疗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患儿,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免疫状态及炎性状态。
3.4.3 妇科疾病 鱼腥草注射液可有效治疗盆腔炎、输卵管炎性堵塞等妇科疾病。胡丹琦[19]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另有临床研究报道,往宫腔及输卵管内注射入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390例,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半数的患者获效[20]。
3.4.4 外科术后感染 王亚南等[21]研究表明,鱼腥草注射液能降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抗菌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对改善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预后良好。
3.4.5 泌尿系统疾病 以鱼腥草为主的复方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鱼金注射液、复方鱼腥草汤剂等,常用于治疗中医的湿热淋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泌尿系统感染。武敏霞等[22]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尿路感染68例,结果发现总有效率为97.06%,表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确切,优于传统西药治疗。钟君[23]采用麻蝉茅鱼汤(鱼腥草、白茅根、麻黄、蝉蜕)治疗急性肾炎20例,治愈率98.3%,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的77.5%。这进一步说明鱼腥草具有利尿通淋功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3.4.6 其他疾病应用 另有研究报道称,鱼腥草注射液还可应用于烧伤、湿疹、带状疱疹、心肌炎、肠炎腹泻等疾病的治疗[24]。
查阅历年出版的《中国药典》,所收载的鱼腥草均被列为无毒性的药材,然而其鲜品固有的鱼腥气味,使少数人难于接受口服。除了药用外,全国许多地区都将鱼腥草当做蔬菜使用,特别是川贵、两广地区常将它用来煲汤、清炖、凉拌、炒食。广东地区在夏天将其煮成凉茶饮用,均未见有中毒报告的案例。但是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却
让我们不容小觑。
4.1 不良反应类型 多数患者肌内注射后可引起局部疼痛,少数病例出现不良反应,具体见表1。个别病例使用本品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等[25]。
表1 鱼腥草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4.2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4.2.1 原料药材因素 包括药材基原、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贮存条件等均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所以,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种植的药材[26]。
4.2.2 成分因素 由于鱼腥草所含化学成分极其复杂,这其中可能有多种致敏原,比如绿原酸,是一种半抗原物质,具有致敏性。此外,鱼腥草素性质不稳定,易聚合,在提取工艺完成后,若有聚合物产生,此聚合物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也易引发不良反
应[25]。
4.2.3 制备工艺因素 许多生产企业在鱼腥草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上,只是将原药材经过简单的提取工艺流程便制备而成。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而加入各种添加剂,也是引发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问题的因素。因此,要求生产企业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完善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同时加入的辅料也应符合注射用要求。
4.2.4 质量标准因素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加上原料药材、生产工艺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为制定严格的注射剂质量标准体系带来很大困难。由于质量控制标准要求过低,难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7]。
综上所述,鱼腥草所含化学成分较多,生物活性高,口服剂型疗效确切,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是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在工作中认真收集、整理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加大对鱼腥草临床应用、剂型开发、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使其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并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