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医工结合”改革的冷思考

2021-04-15 09:49王燕敏
关键词:交叉工科学科

王燕敏,许 鑫,田 苗

(1.华北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期刊社,河北 唐山 063210)

引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的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双万计划”),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1]对普通本科高校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此同时,“双万计划”明确鼓励普通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为地方高校建设行业特色型大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高校进行体制改革以来,诸多理工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开始探索医工交叉、多学科交叉之路以促进学科发展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许多重点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纷纷建立了以“医工结合”为特征的交叉学科研究实体,为医工交叉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拓了高校“医工结合”的发展之路。

“医工结合”可以说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突破传统学科设置,变革管理模式,助力整体提升的新路径选择之一。地方理工院校、医学院校如何借鉴前者经验,理性分析“医工结合”的特征和路径,以抓住新工科、新医科的发展机遇成为当下的紧要课题之一。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医工结合”的理性分析以期能对地方高校探索“医工结合”的教育体制改革有所启示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工结合”发展现状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医工结合”是医科、工科的交叉与融合,是跨学科、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基于各高校对“医工结合”的理解不同以及侧重点不同,主要选取具有一定的“医工结合”实践经验,并能代表我国当前“医工结合”发展现状的5所高校,即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工结合”之路的考察对象,通过对这5所高校“医工结合”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5所高校都是在现有强势学科资源基础上追寻、探索新医科、新工科的发展之路。

(一)路径分析

通过对5所高校“医工结合”的实践之路分析发现,高校选择“医工结合”的路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医院携手共建的方式。例如天津大学与当地三甲医院联手打造“天津市智慧医疗示范医院”、建设“天津脑科学中心”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合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201医院合作共建“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第一医院联手共建“数字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以弥补原有医学教育方向的不足。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原有研究平台进行拓展。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依托工科科学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共建,建设国际医学中心等以推动新工科建设。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工结合”路径图

另外,成立医学部、设置医工交叉研究所也是高校为实现“医工结合”选择的操作方式。例如在本次调查中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皆于2018年为服务该校“医工结合”而设置了相应的机构,但因其需要依托当地医院共建、或需要联合医科院校联合培养,仍将其“医工结合”的路径归入为第一种,即与医院携手共建之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因局限于目前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专业、学位要求的客观条件,各高校都选择在具体的专业、学科设置下以实现医工结合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天津大学设置医学部,通过新增设的智能医学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成立医学与健康学院,着力发展生物医学、健康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等研究方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通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具体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以实现医工结合的发展。另外,在平台建设上,整合原有的研究平台共建智慧医疗、国际医学中心成为共同的布局策略之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也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为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方式,高校纷纷选择与当地医院携手共创,实践产学研合作、以推动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三)特征分析

1.利用已有优势学科,强化优势

这五所高校本身都具有强有力的工科背景或医学特色专业学科,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是在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基础上实现合并而成立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拥有医学与工学的优势学科资源为“医工结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该校实力打造国际化示范学院——工程科学学院以培养工医理交叉学科前沿的创新拔尖人才。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通过国际化师资队伍、导师制和“做中学”的项目训练开创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本科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工科A类学科位列全国第二,具备医工交叉的工科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重点发展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药材料等研究方向突破瓶颈、强化优势,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该校在推进医工结合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该校牵头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2.突破学科壁垒,实现交叉融合

杜玉波在评价高校应对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时代任务中指出,高校要用好学科交融这个“催化剂”,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直接、自然科学和任务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以学科交叉融合崔东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取得突破[3]。本次调查分析的高校为突破原有学科布局、适应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在“医工结合”的战略发展上都作出了与当地医院或医科院校共建的选择,以突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真正的交叉融合。例如,天津大学在2017年与天津医科大学共建智能医学,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医工交叉创新。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第一医院(现为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共建“数字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以突破学科界限,培养复合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以“通识、基础、核心、交叉综合”的类课程体系,通过小班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教育。

3.打造特色,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一流大学的建设依赖于一流学科,而一流学科的建设更要求传统学科适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高校选择“医工结合”之路,是高校继承传统、突破传统、超越传统的战略之举[4]。其中,西安交大医工交叉研究所的成立,就是该校超越传统工科、打造特色的发展路径之一。事实上,交叉研究所已经将其“医工结合”的科研成果(例如中风康复机器人、脑控轮椅)应用于医院,以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学科特色的建设,需要依赖于学科群建设,以整合学校发展资源、提升高校实力。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就强调学科群建设,以提升学科生命力、实现“医工结合”,其人才培养的实效也推动了学校特色化、国际化的学科建设。

三、结论与建议

(一)理清“医工结合”的中心点,避免盲目跟风

有学者提出“医学是医工交叉的主体,工学是医工交叉的客体;医学学科是项目需求方,工学学科技术的提供方”[2]。从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医工结合”的发展模式来看,“医学+X(工/理)”成为学科交叉的主流,也被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尝试。地方医学院校在具备医学学科优势和师资队伍支撑的条件下,可以确立以医为中心,工(理)为辅的“医工结合”方式从而扬长避短,建构一流本科教育。理工类、综合类普通高校则应在原有的理工科优势基础上,通过在工程学院的教学单位下设“医工结合”的平台或采取地方医院联合培养的方式,即确立以工为主,医为辅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突破传统工科教育。“医工结合”是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为指向的高校教育改革之路,地方院校应在充分调研分析自身学科建设现状和发展瓶颈的条件下,明确一个中心点的前提下,做好“医工结合”的顶层设计。

(二)植根当地、契合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普通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走“医工结合”之路,要植根当地社会发展实际、面向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才能培养出适用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构建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一方面学校拥有传统的医学教育和工科教育,不仅在冶金、矿业、重化工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还是煤炭行业高级医学人才、职业病防治业务骨干人才培养的基地,具备医工结合的条件和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在“医工结合”的探索阶段,学校已经通过应用物理学(医学方向)的本科教育实践,借助附属医院的师资力量开展医师进课堂活动、有效运用医院的先天有利条件打造了医用实习基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医工结合”的战略选择,无疑会促进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和突破性的发展。

(三)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医工结合”的具体实践、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师资创优,地方高校首先需要为“医工结合”人才的培养引进并吸纳各类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在充备的师资队伍条件下实施“医工结合”。同时,也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实行医学院与工学院教师“双聘”制,以灵活拉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2018.7.3)《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8.3.12),为各高校激励人才队伍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点亮了信号灯,也为地方高校实施“医工结合”改革当前的教师聘任和评价体系提供了价值参考和政策遵循。地方高校可建立“医工结合”教师队伍评聘的绿色通道,制定相应的人才评聘意见和方案,以优先聘用主要从事医工结合工作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形成“医工结合矩阵”实现共赢

医工结合不仅需要建设完备的医工交叉机制、医工交叉人才的队伍支撑,还需要相关政策、充足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地方高校选择“医工结合”应与当地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医院达成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下,拉动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形成“医工结合矩阵”(图2)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一方面学校与医院、企业携手,引进医院、企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医工结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与医院、企业机构共建“医工结合”研究平台,打破原有的人员单位、专业学科束缚,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在校企合作、学校-医院的合作中,医院、企业、机构建构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图2 医工结合矩阵图

此外,“医工结合”的实践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阶段,还需要企业需求导向的应用、成果转化形成产品的各个阶段当中。高校联合企业机构在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流程中为“医工结合”的实践铺平道路,引导促进“医工结合”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学校的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医工交叉、医工融合或可以称之为“医工结合”,可以说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突破传统大学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的路径选择之一。而地方医学院校为建构行业特色高校走“医共结合”之路则需要在理性审视自身优势与强势资源基础上,确立一个中心点联合多方力量形成“医工结合矩阵”以切实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交叉工科学科
学科新书架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学科新书导览】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超学科”来啦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