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权
(天津职业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41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其更深层次的指向是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
基于1+X证书制度提出“四方联动、五链耦合”人才培养机制(见图1),旨在更好地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所谓“四方联动”,是指政府、学校、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四方高度协同、实时联动。所谓“五链耦合”,是指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智慧型岗位、模块化课程、结构化团队、项目化教学、复合型人才五个要素(环节)高度耦合、环环相扣,基于1+X证书重构教学流程、再造课程结构,形成岗证对接、课证融合、教培一体、工作导向、书证融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企业是用人主体和证书使用主体,而政府是引导、监督和调控的主体。四个主体都是利益相关方,既具有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复杂的博弈,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任何一方的强势都会导致X证书的异化。
高职院校要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升级现有职教集团(联盟),积极吸纳培训评价组织加入,创新四方联动机制,打造“政、培、企、校”合作教育共同体(见图2)。政府与培训评价组织要建立监督机制,同时负责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与企业建立引导机制,特别是引导产教融合型企业将X证书与员工招聘和薪酬待遇挂钩;与高职院校建立调控机制,将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作为“双高”建设重要绩效考核指标,并采用政策和资金手段调控。培训评价组织与企业要建立证书的共生共享机制和反馈机制,企业全程参与证书的开发、更新和使用;与高职院校要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使证书的开发和实施实时联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让企业作为一个重要育人主体,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整个教学过程。
培训评价组织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对证书质量、声誉负总责。1+X证书制度试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证书质量能否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带来直接的帮助,能否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客观公正、高效有用的评价手段,也就是说,证书质量高不高,学生说了算,企业说了算。
培训评价组织的第一个职能是开发标准。首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能够代表当今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普遍要求,还要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在技能标准开发阶段,要广泛征询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意见建议,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开发的职业技能标准要做到学生能达到、企业用得上。其次,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更新机制,培训评价组织要时刻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职业的变化,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及时融入标准;同时与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时刻关注证书在实施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再次,借鉴德国附加职业资格证书的有益经验,根据技术的发展和职业的变化,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开发附加模块,一起纳入国家学分银行体系,以满足职业世界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评价组织的第二个职能是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培训评价组织与职业院校不能各行其是,需要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哪些职业技能要求要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作为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由学校编写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哪些技能作为强化、补充和拓展,需要由培训评价组织来实施,这部分是其教材、教学资源开发的重点。
培训评价组织的第三个职能是考核站点建设。培训评价组织本身不建实体考核站点,而是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证书考核站点建设,考核站点一般设在职业院校。培训评价组织需制定考核站点遴选与管理办法以及考核站点设立条件,由职业院校提出申请,培训评价组织审批。考核站点设立条件一般应考虑学校相关专业开设情况和学生规模、师资实力和场地情况,同时对考核设备、工具、材料清单及监控设备提出要求。考评员队伍建设也是培训评价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向试点院校专业教师遴选、培训考评员,具有资质的教师才能参加证书考评。
培训评价组织的第四个职能是考核颁证。一是考核内容的科学性。考核内容要紧贴职业技能标准,反映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技能的真实需求,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二是考核形式的灵活性。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应采用标准化试题,以提高评卷的客观性;实践考核应选取企业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可借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对学生可以是单独考核,也可以是小组考核。三是考核过程的严谨性。严格遵守考核规程和考核纪律,考场负责人、考评员、督导员各司其职,督导员必须是培训评价组织专职人员,同时对考核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录像,确保考核过程严谨有序、公平公正。四是技能证书的权威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颁证在英国是政府行为,在德国由行业协会主导,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我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和颁证由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这个组织由培训机构衍生而来,如何让证书具有权威性,需要有一个培育和探索的过程。要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培训评价组织应该是公益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学生考证可以不要求工作经历,但必须逐级考证,无初级证书不得直接考中级证书。
高职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一是X证书选择。前三批公布的X证书数量分别是5、10、76个,从这一趋势看,X证书的开发速度将会呈指数增长,一家培训评价组织可能会开发多个证书,一个证书也可以由多个培训评价组织开发,最终数量可能会达到上千个。职业院校应基于专业群统筹选择X证书,群内每个专业均有1个必修证书,1—2个选修证书,选修证书由专业群统一规划,学生自愿选择。二是“1”与“X”融合。高职院校应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合,开发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在进行充分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开发模块化课程、打造结构化团队、实施项目化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这部分内容在后面将有详细叙述。三是培训考核站点建设。在“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以X证书培训考核站点建设为导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条件,除满足正常教学外,面向校内学生和企业职工开展X证书培训。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涉及大量业务,对内包括证书的选择、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站点建设、培训考试等,对外包括与培训评价组织、用人单位、政府机关的对接,因此需要成立专门二级部门来落实这项重大改革举措,避免挂靠多个部门,造成权责不分。
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对1+X证书制度试点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只有企业认可X证书,将X证书和员工招聘与配置、继续教育、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管理挂钩,才能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直接而有效的影响,学生取证才有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培训评价组织要积极凝聚企业,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企业,让企业参与职业技能标准开发、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信息反馈、标准更新全过程。企业通过参与X证书制度试点,可以提高选人用人效率,招聘到合格人才,提升员工技术技能水平。
1+X证书制度试点是我国职业教育重大改革举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重大创新,必须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整体规划、统筹部署下有序开展。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研究探索构建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对培训评价组织,政府部门要进行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有效监督,建设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专家库和招募遴选管理办法,组织制订有关标准化工作指南,指导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对高职院校,政府部门要运用调控机制,规定“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根据试点专业数量、学生取证比例、证书级别等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对企业,政府部门要引入引导、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参与证书开发、人才培养,特别是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将X证书作为员工招聘和岗位配置的重要依据,并与薪酬待遇和职务晋升挂钩。
高职院校在各专业建设中需要系统分析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相关X证书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X证书标准应该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强化、补充和拓展,强化的是职业技能、知识、素养等,补充的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拓展的是职业领域、职业能力等。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要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X证书标准相结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在职业面向中列举了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X证书标准也有明确的专业对应和岗位(群)面向,因而二者结合的逻辑起点就是职业岗位。
首先,高职院校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岗位面向,在对区域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及辅助岗位。建议选取1个核心岗位,1—2个辅助岗位,之后去选择相对应的X证书,1个岗位对应1个X证书,学生毕业后取得1个毕业证书、1个核心岗位证书、1—2个辅修岗位证书,形成“1+1+2”的书证融通模式。辅修岗位X证书建议以专业群为基础统筹规划,学生自愿选择。其次,根据职业岗位面向,系统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岗位纵向分为三个职业技能等级,若干工作领域,每个工作领域又分若干工作任务,从而形成能力矩阵(见图3),能力矩阵每一个元素是模块化课程的基本单元(微观模块),其内容涵盖X证书中对应的每一项职业技能要求。由微观模块组成中观模块,进而组成宏观模块,从而构建柔性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把培养适应未来职场、面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养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主线;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强调内容优化整合和理论、实践的高度融合,“模块池”中的每一个模块具有自由、灵活的特性,适合柔性化教学组织和管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1]
以专业为基础构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构建结构化团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价值在于教学,灵魂在于创新,根本在于育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愿景、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工作任务、科学的运行机制。
1.共同的目标愿景
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2]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共同目标愿景是聚焦国家职业教育重大改革举措,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1+X证书制度,着眼岗证对接、课证融合、书证融通,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全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合理的组织结构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首要建设任务是“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基于模块化课程教学和培训需要确定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数。课程宏观模块可分为三个模块,即通识课程模块、专业群平台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般由学校层面统一规划;专业群平台课程是面向专业群职业岗位的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共享性的课程,一般由二级学院统筹规划,因此平台课程教学团队应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特点;专业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是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对应专业所面向的主要岗位和相应的X证书,专业课程可分为3—4个模块,对应的结构化团队可分为3—4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其中每个小组至少有一名来自行业企业的产业导师,专业结构化团队总人数在12—16人之间(不含通识课)。团队负责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应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经验、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企业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校内外资源整合能力、较高的学术成就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
3.明确的工作任务
教学团队要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明确的教学改革任务。团队主要任务是深入区域行业、企业进行岗位能力需求调研,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模块化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新型教材,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开展X证书培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培养适应未来职场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完成上述任务,团队的自身能力建设必不可少,团队负责人需要根据每一个成员承担的具体任务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各项教师专项培训,要特别关注教师X证书取证、课程开发技术、教学方法、企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4.科学的运行机制
(1)首席负责,行为整合。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核心,对团队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负责人要引导成员在团队目标愿景、教学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培育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清晰界定成员的岗位职责,激发成员探索性学习意识,统筹协调各组、各成员之间的合作以及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各方面发挥核心作用。(2)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是团队行为整合的重要条件,[3]以职业岗位面向进行小组分工,以模块化课程开发、实施教学以及相应的X证书培训作为成员分工的基础,可以一人多课,也可以一课多人,在此基础上形成柔性化、结构化团队基本雏形。分工要考虑每一位成员的特长偏好,使其承担的任务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相匹配。团结协作是团队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改变以往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团队成员协同推进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协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协同进行课程开发、协同授课、协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在协同中取长补短,在协同中沟通交流,在协同中实现创新。(3)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团队构建要充分考虑成员的知识技能结构、来源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形成知识技能互补机制、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和专兼结合机制。在大力提升“双师”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发挥团队“双师”结构优势,让理论功底深厚的成员带理论课,让动手能力强的成员带实训课,让职业技能强的成员带X证书培训课,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互补。充分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信息化能力强的优势,老教师出思路、出设计,青年教师建设信息化资源,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青年教师帮助老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材开发以及教育教学全过程,职业性、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由产业导师承担,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实时纳入教学内容,形成校企专兼结合运行机制。(4)充分沟通,共同提高。要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充分的交流沟通,实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协同教研、集体反思等制度,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分享经验、合作学习、持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模式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以及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其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指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教学策略凸显职业性导向,教学过程基于行动逻辑,教学环境强调真实的职业情境,教学方式为“教、学、做”一体,教学载体为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为教师协同教学、学生分组学习,教学成果是制作(设计)一件产品、提供一项服务或排除一个故障。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项目化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情境性、合作性。[4]我国高职项目化教学始于国家示范校建设时期,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但其效果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需要对这种教学模式再认识。若要使项目化教学取得更好成效,需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重点从团队协同教学、融入技能标准、教学流程重构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团队协同教学
从教学目标看,项目化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又要提升其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从教学流程看,涉及相关岗位技能分析、工作项目筛选、教学项目转化、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制定、课堂教学实施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教学内容看,项目可能涉及跨岗位、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求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从教学场所看,涉及教室、实训室、创新创业基地、企业车间以及线上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些任务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发挥每一名成员的优势特长,通过技能互补、协同作战,才能高质量完成项目化教学。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两名以上各有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共同体,通过技能互补,合作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协同授课,分享教育思想和经验,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主客观要求。基于项目化协同教学的理想范式应该是以项目化课程为单位,组建柔性化课程小组,设首席教授1名,主要职责是统筹项目的整体策划;企业高级技术人员1名,主要职责是遴选企业真实案例;中年教师1名,主要职责是将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成典型学习项目;青年教师1—2名,主要职责是负责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职责并不是只干一件事,而是各有侧重又协同合作,例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职业性特别强的环节必须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
2.融入技能标准
提升教学项目开发质量的关键是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到项目中,基于X证书的职业技能要求开发教学项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明确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工作领域对应的是课程,工作任务对应的是课程模块,而职业技能要求则对应教学项目单元,例如,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三个等级共有80项职业技能要求(见表1),对应80个教学项目单元。
表1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教学项目单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教学项目,也可以横向组合或纵向组合,形成综合教学项目。例如,在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将零件识图、数控编程、数控加工、零件检测等项目单元组合为一个综合项目,即为横向组合;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将简单零件加工、复杂零件加工、配合零件加工等项目单元组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阶递进,即为纵向组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既是教学项目开发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教学项目开发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遴选企业真实工作项目,进行教学项目转化,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实施协同教学,才能使项目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3.教学流程重构
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实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习得。项目化教学流程一般为:项目引入、知识铺垫、方案制订、项目实施、评价总结、知识拓展等六个步骤,[5]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教学考核→教学评价”教学流程,真正实现了教学流程重构,这一流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然而,项目化教学会大幅度增加教学学时,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下高质量完成项目化教学,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具有高度的耦合性,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慕课等资源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堂时间重点用于知识的内化。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融入项目化教学,将项目化教学流程中的项目引入、知识铺垫、方案制订、知识拓展等环节在课下(线上)进行,课堂上主要用来项目实施和评价总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教师不仅要制作或寻找大量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导航体系和知识结构清单,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线上交流,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将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式教学的重大变革,还需要学校、任课教师及学生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6]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凸显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职业岗位也出现交叉融合的趋势,即操作性职业与专业性职业交叉融合,操作性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职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消融,制造业与服务业逐渐融为一体,[7]单一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培养“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具有知识的集成性、能力的复合型、素养的全面性等特征。[8]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至今尚未见到比较权威的定义,我们认为其定义应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落脚点应该是职业岗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2—3个相近(相关)职业岗位,或能够胜任1个复杂技术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技能的多接口、多模块,二是各种知识、技能的融合与综合应用。无论是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还是结构化团队,其目标指向都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的基本路径都是基于1+X证书制度,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再取得2—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具备多接口、多模块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知识、技能交叉融合的智慧型岗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通过项目实施,应用多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创新、批判、决策等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复杂技术岗位需求。
我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国外,国外的职业教育多是等同于职业培训,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是1+X证书制度产生的深刻背景。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我国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一项基础工程,体现了教育的人本性和社会性相统一。既然是创新,就没有现成的、可照搬的经验,需要政府、职业院校、培训评价组织、行业企业等多方探索。特别是“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要将1+X证书制度试点作为“双高”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