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

2021-04-15 16:38杨彩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5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语感是学生主体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生成能力,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够促使人们感悟到语言的美妙之处,洞察到语言的精髓之处,领悟语言的趣味之处,更能够促使人们进入到丰富且美妙的艺术世界,受到各种文化、审美的影响。对于现代教师来讲,如果要促使学生的语感从最开始的低层次感性直觉朝向全面且具体的方向发展迈进,应该从语言积累、训练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这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会简要论述分析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以求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156-02

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备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因而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提升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视。学生理解并驾驭语言的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因而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感的形成便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问题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悟,此种感悟要求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当中积累,深深地根植在人的内心当中,是对语言对象的知觉技能,是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联想能力等的融合,可以借助于学习的方式转变为自动化意识,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略的,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增强感知能力

经常有学生在学习各种新词语的时候仅仅考量到表层意思,而并不能深刻地感悟其深层次含义与作用,更不要说完成对相关词语的联想了,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思想和核心素养的成长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比如“财富”这一词语如果出现在现代文当中,那么学生很容易地就会将其和“金钱”联系起来,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感的学生才能够联想到“财富”这一词语的广泛性,进而明确与其相互关联的健康、智慧、亲情等,又比如,在“梧桐”这一词语中,如果仅仅是从表层意思进行解读的话,那么也只不过知道其是树木的种类,而对于语感相对较强的人来讲,梧桐作为意象可以帮助自己更为深刻地领悟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由此可以明确,如果学生的语感水平提升,那么其思维认知能力也将会显著发展。

(二)促进逻辑思维模式和形象思维模式的融合

学生在接触到语言知识的时候,将会在其脑海当中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当拥有这个基础以后,学生便可以对语言知识进行提炼、概括和抽象化处理,进而促使学生产生抽象化认识。而语感则能够有效地促進逻辑思维模式和形象思维模式的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成长和发展。教师需要应用语文课文传递知识,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作者经常会将思想情感、价值取向融合在具体且生动的语言描绘当中,让形象充满语言。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对文字的理解和认识,才会形成语感,此后才能够展现出形象的感染作用。

(三)满足学生口语交际需求

在部分特定场合当中,人们经常会选择“实话实说”,根本原因在于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无法脱离语言的支撑,通过将思想和语言的融合,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念,但是部分人在说话的时候并不喜欢直来直去,而是喜欢拐弯抹角,想要委婉地表达其他层次的意思。如果是语感优秀的人,很容易地便能够明确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沟通工作将会在此种情况下更为流畅,这更进一步地证明了语感和现实生活是处于密切衔接的状态下的,优秀的语感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实际交流需要,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这对于学生的深度成长来讲,意义非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

(一)在语言训练中促进学生的语感形成

1.美妙阅读,促使学生感悟语感

其要求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将作者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需要读得抑扬顿挫且充满感情,在激荡高昂的时候需要做到激荡高昂,在委婉的时候则需要做到委婉,和作者共同喜悲,实现心灵的互相交融。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部编版《小小的船》的文章的时候,在开始的时候学生阅读的可能会较为平淡,此时教师可以微笑着告诉学生:“我怎么觉得同学们口中的月亮并不够弯也不够小呢?”此时学生便能够更好地领悟,在后续阅读的时候,部分学生选择歪头阅读,而部分学生则选择将文章当中的“小小的”和“弯弯的”这两个词拉长声音阅读,每次都能够阅读出别样的韵律感,学生对于作品的情感体验也会更为独特具体。

2.精细阅读,促使学生深刻领会

朱熹曾经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当中,对关键词进行品味分析,对于其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且具体的推敲,从中领会并感悟作者的遣词造句的优越性,挖掘出作品背后的情感以及深刻含义,精读可以说是学生的语感从传统的感性到理性的转化。

(二)在导读感悟中促进学生的语感形成

对于部分学习难度相对较高的文章,学生通常会受到自身的年龄特征的影响,感受比较新奇,有想要去一探究竟的欲望,但是如果直接为学生讲解,则会导致学生因为无法听懂而兴趣缺失,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形象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进行实物形象、言语形象以及动作形象的展示,深层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左右脑相互协同运作,处理并且存储相应的信息,通过直观的具象化思维的帮助,帮助学生感悟领略文章的内容,在输出信息的同时,必须要借助于对语感的应用实现情感表达,同时利用语感来对其做修正处理。在内化的同时,迁移相应的语感,从而助力学生直觉思维的成长。

(三)在语言积累中促进学生的语感形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指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针对于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熟读成诵的过程的支撑,不仅仅是积累各种各样的感性语言材料的流程,同时也是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思想的重要流程。

(四)在联想想象中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语言类作品不仅仅具备其字面意义或者是语表意义,并且還包含有语外之意或者是言外之意,在表达语言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地应用联想和想象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保证语言的鲜明简要、生动具体,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游园不值》文章内容的时候,便可以利用联想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深刻地融合到学习过程中,助力学生语感的形成。

教师在完成对《游园不值》的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后,可以询问学生如下问题:“同学们,诗人并未进入到朋友的园子当中,并没有欣赏到自己所想要的游园景色,这件事是不是很遗憾?你们能不能猜猜在园子当中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的?帮助诗人满足愿望?”此时学生便可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部分学生表示“在园子当中肯定会有个很大的花坛,在花坛当中种植着各种颜色的鲜花,风吹过后,花香弥漫在空气当中,蝴蝶在花间跳舞”。也有学生认为“园子当中并没有鲜花,更多的是满园绿色,有一条石子路通往院落深处,而在其周边则是各种灌木丛和树木,走过后能够感受到充足的春的气息”。此外还有学生认为“在院落当中有一座假山,而假山旁边则是有个大水塘,在水塘当中,各种鱼儿怡然自得,游来游去,假山的周边还种植各种树木,包括桃树、柳树和杏树等,生机勃勃”……

不同的学生对于园子当中的景色的看法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的,但是学生的描述却都合情合理,并非是凭空虚构,而是在其中融合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教师在这里巧妙地将联想作为桥梁,促进语言文字和现实生活的相互衔接,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融合到古诗的意境当中,进而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发展语感的核心权利交付给学生群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其进行深度阅读提供支撑作用,引导学生感悟,引导学生领会,而此种引导要求足够具体且恰到好处,让学生能够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放飞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获得情感层面的熏陶,获得思想层面的成长,让语文学习朝向更为完整具体的方向建设和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参考文献:

[1]史风兰.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3):26.

[2]戴红娟.传承经典有高招——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21(2):22-23.

[3]林占.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家长,2021(2):172-173.

[4]黄相儒.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智慧,2020(35):85-86.

[5]黄桂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途径刍议[J].考试周刊,2020(71):33-34.

[6]韩彩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解析[J].学周刊,2020(27):141-142.

作者简介:

杨彩霞(1984年12月-),女,汉族,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