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4-14 18:31刘玉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摘 要:家国情怀素养是当前历史学科需要掌握的五个主要素养之一,对于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当前历史教育的价值,还有最终目标,在现代社会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方面的价值。在高中历史的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以及乡土资源的结合教学,挖掘出这方面当中存在的家国情怀素材,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家国情怀,还可以通过历史对比的方法,凸显出在历史文化当中蕴含的家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主要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關于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国家政府方面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2017年的时候,教育部就已经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将历史学科当中的核心要素设定为含有家国情怀等多个方面要素在内的核心素养培养,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也指出了当前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家国情怀是学生进行学习以及探索历史的过程当中应该具有的人文方面的追求,体现出的是对于目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产生的具体的情感,当然还有高中生对于国家的高度认同以及高度的热爱。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感,以及它们所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出学生所具有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仅体现的是历史教育所具有的价值目标,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这在当前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价值

当前在社会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仅是当前进行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需求。我们国家正在走向民族复兴,而想要完成这一任务,加强对于青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青年才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对于当前的高中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增强他们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及使命感。

(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开展的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了解一些我国的历史,也是为了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现实当中形成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理解历史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规律,都有利于他们分析现在的一些事情和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念,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家国情怀素养也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具体表现就是一个人对于家庭,社会,还有国家所产生的热爱的情感,以及一定的归属感,当然也体现出了一个国家未来对富强以及民族昌盛的追求,还有具体的表现,当然更多的还有人民的信念。对于学生来说,这也要求他们在未来有勇于承担民族复兴责任的意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丰富的家国情怀的思想,并且有不同类型的展现方式。比如说在我国一个主流文化,儒家的文化当中就能够看出这方面的内容,儒家文化当中融合了其他多家文化的思想,比如说道家文化以及法家文化等,同时还孕育了将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的文化,家国情怀的文化也是目前儒家文化的一种非常基本的精神,更是儒家文化当中对于道德的最高的追求,儒家文化在社会当中倡导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当前我国社会所推崇的一种理念,更是对于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和集中的表达。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怀素养,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方面的意义,比如说仁爱的思想,还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家国情怀的内容,不仅仅要深入地认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需要让高中生做到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高中阶段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虽然说面临着非常繁重的学习任务,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时期,所以思想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活跃的,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也比较高,但是也正是由于学生处于这一时期,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非常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情绪方面也比较容易激动。如果在学校中老师或者是家长,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它们就很难真正快速有效地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这些高中生走向错误的道路,因此教师还有家长,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有效地增强高中生对于国家还有民族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意识。

高中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以及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曾经有哲人就已经意识到了青年才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高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培养初高中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勇于担当,承担责任的历史使命感。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多,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创新一些教学的手段,更多地运用乡土资源以及教材当中的学习内容,还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以及途径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历史对比凸显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可以发现教材里面的很多历史事件都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家国情怀,这些素材都可以当做教师教学当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件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中外对比或者是古今对比的方式来挖掘出家国情怀的一些素材,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增加对于国家或者是民族的认同感,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曾经出现的历史制度来进行分类,他们的特点也可以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我国古代有西周的分封制,还有秦朝的郡县制等,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还可以发现,在秦朝推行的郡县制这种制度打破了西周推行的贵族分封制的制度,而这一措施产生的意义就是学生可以认识到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控制的力度得到了加强,地方政权的控制力度在不断地减弱,这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产生的主要作用,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融合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多民族国家也得到了统一和进一步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制度,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以及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政治制度在不同朝代出现的内容,可以明白一点,我国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政治文化,高度的政治文明以及非常完备的国家运行的机制,国家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形成和发展。学生通过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有效分析,还可以增强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于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在高中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将中国的历史和外国的历史进行对比,这样也能够凸显出家国历史情怀,比如说学生在学习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也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和西方出现的一些封建社会来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在相同的时间,西欧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还处于一个支离破碎的状态。学生一定要明白,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候就能够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本身就具有比较强的生命力,所以当西欧还处于一个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社会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文明程度,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进一步的加强。

(二)依托乡土史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历史的古迹,还有博物馆等,包括纪念馆,这些都是乡土史资源,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和乡土史资源两者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所潜在的家国情怀。在历史课堂导入的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从原先就拥有的历史资源当中选择一些历史的事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的课堂学习内容。在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来根据学生的具体兴趣爱好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的环节当中,教师也可以从一些地方的文献当中选择一些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而课后的作业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查阅相关的资料内容,之后在下节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展示,寻找资料的成果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印象,强化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 结语

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在未来全面地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作用的优秀人才,那么就需要更好地完成高中的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出自身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责任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创新的措施,让学生真正地从心中认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深入地挖掘出历史当中所涵盖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杨威,张金秋.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刍议[J].长白学刊,2019(2).

[3]张岂之.中國历史(晚清民国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玉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