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霞,贾宇东,刘又文,李金菊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2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肢体不灵活、反应减慢、骨质疏松[1],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易造成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失血量大,并常伴有心、脑、肺、肾脏等内科系统并发症[2],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高。如何降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最大程度恢复髋关节功能显得至关重要。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理论注重整体观,强调在骨伤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保持形体与心神的统一,动静相对平衡、相互渗透、互根互用的有机结合;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把限制最短时间、最小范围的必要制动和最适当的活动,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3-4],在骨伤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损伤治疗中心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疾病特点,在“动静互补”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动静结合、形神统一的平衡康复锻炼方法,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经X线确定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异常活动、骨擦音[5]。
1.2 纳入标准 ①60岁<年龄≤80岁;②单一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者;③沟通无障碍者;④受伤前生活能够自理者;⑤同意该研究;⑥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60 岁;②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③术前检查严重异常者;④不愿意接受该试验者。
本研究共纳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平衡组和常规组。平衡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 69.2±1.4)岁,其中伴心脑疾病11例,高血压15例,下肢动脉硬化13例,肺系疾病7例,糖尿病15例。常规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0~79岁,平均( 71.8±2.2)岁,其中伴心脑疾病9例,高血压19例,下肢动脉硬化15例,肺系疾病6例,糖尿病1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由同一组医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由本中心科研秘书及经过培训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随访小组”对患者进行入院检查评估、随访评估,资料收集工作。
3.1 常规组 早期指导患者患肢踝泵运动,臀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5~20min/次,每日数次;中期,在早期锻炼的基础上增加屈髋、屈膝锻炼;后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扶拐下地不负重锻炼。
3.2 平衡组 采取动静结合,形体和精神并重的康复锻炼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个性化指导患者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形神共养。
3.2.1 养神调息 ①“养性调神”,即指导患者适时倾诉,自我安慰,怡情逸志,宁神静志,闭目调气,保持精神充沛,思维快捷,开朗乐观,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过思过悲,情绪消沉等负面情绪发生,提高患者自身心理调摄能力;②“慎起居”,根据季节、天气调配饮食及衣着,防感冒;③“运气调息”,即指导患者吸气时,意念停留胸部,鼓励患者逐渐吸足气,充满胸腔,停顿3~5s,用鼻腔缓缓呼气,腹腔收缩,彻底呼气。一呼一吸为一个循环,早、中、晚各做 1次,每次10~15个循环。
3.2.2 功能锻炼 活动量和范围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① 骨折初期,即伤后1~2周内,患肢筋骨脉络受损,血离筋脉,瘀积不散,气滞血瘀,易再发生移位。以“静”( 骨折固定与消瘀退肿)为主,以“动”( 加强气血、肌肉舒缩及健肢活动) 为辅。“静”养神,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探视次数和人数,营造安静舒适,情绪平和稳定的休养环境。“动”养形,指导患者健肢加强运动及患肢尽早地进行踝泵运动,臀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及肺功能锻炼,每日1~2次,每次10~15组。“养形”与“养神”整体配合,可使形神互助。②骨折中期,即伤后2~6周,瘀肿虽消而未尽,疼痛逐渐减轻,骨折处日趋稳定,骨尚新生。此期,宜“动静并重”、祛瘀生新、和营续骨。在早期的基础上增加康复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并加强患肢的屈髋屈膝、外展、后伸、直腿抬高训练等,3~5次/d,每次20~30组。③骨折后期,骨折后期即伤后6~8周,骨折初步愈合,但筋骨未坚,肢体以“动”为主,以“静”为辅。在中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功能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并加强负重行走、扶物下蹲及平衡能力练习等。
由“股骨转子间骨折随访小组”电话通知患者分别在术后1、3、6个月回院复查,记录患者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6]。Harris评分( 100分) :优≥90分,良80~89 分,中70~79分,差<70分。
数据采用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对患者复查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2±1.5)个月。其中常规组1例患者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而失访,2例患者因电话联系不上而致失访。平衡组1例因家庭原因失访,1例因电话联系不上而致失访。
平衡组2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组出现2例行走时跌倒,4例心脑血管意外,3例出现呼吸系统疾病,6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平衡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术前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提高;其中平衡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注重骨伤科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维持动态平衡,以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平衡、五脏协调平衡为基础,强调筋骨互用平衡、形神统一平衡、天人合一平衡,遵从动静互补平衡,同时兼顾日常生活中的起居平衡与膳食平衡[7-14]。
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理论强调[15],骨伤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将 “动静互补、形神合一”思想贯穿始终,把握“动”和“静”的相对平衡,确保骨折稳定的情况下及早、及时、最大范围的活动,避免大范围、长时间的制动。该思想大体内涵包括几个方面:①促进形体层面上的“动”与“静”平衡。形体层面上的“动”是指通过循序渐进,适量、适度的功能锻炼的“动”,调节五脏六腑的机能的“动”;形体层面上的“静”指对患处的固定制动及作息得当的静息与静养,“静”是相对的。②促进心神层面上的“动”与“静”平衡。“动”指运气调息,精神充沛,情志活动活跃;“静”指心静神安,神安气顺,情绪平和舒畅。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功能锻炼中,注重“形神合一”,衣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可使形神互助,利于康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因高龄、体弱,肢体活动不灵活,肌肉肌力下降[16-17],常合并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18];同时,创伤进一步加重气血耗伤,肢体疼痛刺激不敢活动,活动量减少而致伤气,气血两虚,诱发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呼吸系统、心血管系、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19-20]。在本研究中,早期以“静”为主,以“动”为辅。此期的“静”:①有利于骨折复位,避免再移位;②以利于减少离经之血,受损筋骨脉络得到充分的静息修复;③静卧调息,以调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尽早地功能康复锻炼是“动”,如果没有适当的“动”,损伤部位易血瘀气滞,久则气血亏虚影响新骨生长,肌肉容易粘连、萎缩等。如此,局部有效的“静”( 固定) 与全身适当的“动”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相互交感,达到动态平衡,共同促进骨折愈合。中期瘀阻虽消而未尽,骨痂初长,骨折渐稳,纤维组织粘连,宜养阴壮阳,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故此期应“动静并重”。“静”以养阴、生骨、助阳;“动”以壮阳、助阴、生骨。后期断骨虽初步愈合而坚实筋肉萎弱无力、真阴已盛;宜“动”为主,以“静”为辅。总之,在康复锻炼的始终,坚持外在形体和内在心神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根据骨伤疾病早、中、晚期的病理特点,适时、适度,动静结合康复锻炼,可以起到强化全身气血的运行,局部血液的流畅,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促进骨折的愈合,患者早日康复[21-22]。
表2 2组患者术后 Harris 评分比较
综上所述,虽然手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卧床问题,但更早、更快的促进关节和肢体功能的康复仍需要临床研究。作者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中医思想和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理论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锻炼,与常规康复方法相比,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