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1-04-14 22:12:25卢萌萌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卢萌萌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木鲁齐 830049)

1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水平,从建设一流大学的角度讲,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的良好履行均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重要支撑。 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1.1 人才培养的需要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全方位育人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以服务于培养人才的需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办学水平关键所在。

1.2 科学研究的需要

科学研究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科学研究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内生出的科研与创作能力,能够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队伍水平能力的提升,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并通过高水平的科研与创新直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教学、科研能力过硬的科研团队,来引领、带动高校科研与创作水平的提升。

1.3 服务社会的需要

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社会,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优势。高校科研与创作的高水平发展能够服务社会文化繁荣发展,支撑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助力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服务脱贫等脱贫攻坚工作。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和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引领先进文化、宣传教育群众,对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所在地区实际的发展需求密不可分,这就需要高校从实际出发,结合本校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探索出更合理的路径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师资队伍作为高校运行发展的主要元素,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重心在教师,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

2 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56.67万人,比上年增加7.92万人,增长3.18%;专任教师174.01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4.03%。 高校教师规模不断增长,师资队伍水平也有了较大地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高校发展。

2.1 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不足

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的论断,高层次领军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高校的师资水平。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质量人才不能满足高校长足发展的矛盾。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大师级人才和学术骨干,以及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数量不足,对学科发展的支撑不够,成为制约学科建设发展的瓶颈。

解决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通过人才引进,吸纳高质量人才。人才引进,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新兴学科的发展,通过引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知识的更新和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但一些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地域优势,受人才专项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在人才引进方面吸引力不足,部分专业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亟需补充。

2.2 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能力是教师队伍的综合反映,一方面,科研工作能够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带动高校的内涵发展,服务社会需要。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在科研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一部分教师对科研促进教学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开展科研和创作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对把科研融入教学,通过科研创作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缺乏紧迫感,

和有效的方式方法。其二,高水平科研与创作团队有待优化。学校科研与创作工作要做大做强,必须具备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目前,一些院校仍然缺乏在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乏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梯队合理、竞争力强的科研创作团队。教师能够申报的重大课题较少,高质量成果不多,在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中,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数量有限,在评选的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3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

3.1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高校实际,制定相关制度政策,设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每年预投入专项资金,引进学术、学科带头人,特别是能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学科带头人及其带领的团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所需领域内具有高级职称或在某一领域内专业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专业人士充实到师资队伍中。

3.2 开展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或攻读博、硕士学位。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拓宽培养渠道,有计划地做好各类进修项目、攻读学位、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推荐、申报工作。对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的教师实施奖励,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稳定高学历人才队伍。

3.3 加大对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发挥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青年教师逐步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青年教师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缺乏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要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导,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课堂教学培训,实行新课试讲、集体评议等方式强化对青年教师基础技能的阶段考核和督促,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实践指导,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3.4 鼓励支持教师晋升职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国家及各地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机构相关文件政策,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文件。积极鼓励支持教师晋升职称。在职称评审中,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优化评价标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及时设置岗位调整计划,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的优化。同时通过培养、引进、招录等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实现师资总量平稳增长,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目标。

3.5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推动科研工作纵深发展

一方面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同时设置科研特聘岗、召开科研大会,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聘任,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激励,带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注重高层次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科研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博士团队、高级职称团队的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科研团队,提升教师科研工作的能力。同时高校也应注重深化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推动科研工作纵深发展。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根据师资队伍现状,科学规划,通过引进、培养、使用、稳定等多重方式相结合,多措并举,打造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