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浅析*

2021-04-14 20:24粟迎春
新疆社科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新疆精准

粟迎春 罗 悦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偏见愈发严重,他们罔顾事实,炮制各种涉疆谎言,处心积虑污蔑抹黑中国,企图祸乱新疆、以疆制华。为维护好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局面,就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从根本上瓦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反动图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是新疆高校的使命和职责。新时代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准确把握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态势,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推动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常态化,构筑意识形态教育的长效机制。做好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为手段,引导新疆高校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和“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时代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态势

(一)上下一心,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底气和豪气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并且在长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极端重要”四个字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出的最好诠释。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专题文件,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描述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党中央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决心。②2017年,自治区党委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新疆高校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国及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思路一致、步调统一,为把自治区高校建成政治坚强、方向正确、人心向党、风清气正、人才辈出、党建加强的主阵地不断努力。

(二)持续发力,明确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③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④为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新疆高校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新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五个认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建好守好教书育人阵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精准扶贫,巩固意识形态教育的权威和信心

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20年,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08.9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盛赞中国“造血式”的开发扶贫,认为中国“造血式”扶贫不仅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推进减贫工作的重要经验,更是未来全人类实现脱贫、减贫的必由之路,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⑥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工作。2016年,新疆建立了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机制,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新疆高校始终把“精准资助”理念贯穿到资助工程全过程,设立了近20项高等教育奖助学金项目,确保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上好学、不掉队。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团结奋斗,顺利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每位大学生更加公平地享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照顾,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这些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增添了百倍信心和强大动力。

二、新时代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疆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国内其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既有共性特征,也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新时代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逻辑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我国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结成了亲密往来、互相依存、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关系,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⑦新疆高校大学生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争夺的对象,“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利用群众朴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大肆散布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煽动群众,实施暴力恐怖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造成了负面影响。⑧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服务国家民族团结事业、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⑨新疆高校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并承担着新疆发展稳定的重任,铲除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生存空间,多渠道、多形式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切实增强各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和“五个认同”,并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精神动力:开展“四史”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新疆高校作为培养建设和繁荣新疆发展骨干力量的摇篮,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当好排头兵。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四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带来的精神激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和00后,成长环境比较优渥,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对党的百年历程缺乏直观认知。强化“四史”的系统化学习,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理论成果,结合新疆区情教育广大高校师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要在学思践悟中感悟思想伟力,引导师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理论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引力,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先导。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把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建设添砖加瓦。

(四)实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社会安定、创新和发展的精神源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进行资本和技术的输出,也想尽各种办法大量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扬“普世价值”“去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给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构成极大威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鲜明地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本质,代表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中国高校的性质、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新疆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提升大学生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扰的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五)现实需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新疆地处祖国西北,与八国接壤,边界线漫长,民族宗教问题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各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根本着力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于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对民族工作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论述。国内外敌对分裂势力从未间断过企图从民族问题入手破坏中国团结统一的努力,其渗透活动对还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新疆高校大学生具有蛊惑渗透性。新疆高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疆高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区情,深刻把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发展情况,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汇聚起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持久力量。

三、新时代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建议

新时代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要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日常,持续开展,构筑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精准施策,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日常

精准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这一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新时代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西方一些企业“碰瓷”新疆棉花,反华势力大肆炮制“种族灭绝”“强迫劳动”谣言,严重危害我国政治安全。在新疆制造动乱,遏制中国的发展,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蓄谋已久的,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颠覆的尝试从未停止。这要求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精准施策,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精准调研、精准研判、精准施策,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应久久为功,在学思践悟中将精准思维转化为自身日常工作生活的思维习惯,在实践中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等方式,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抵制“大水漫灌”的教育方式,精准定制出个性化解决方案,通过精准发力真正实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精准解决每一位学生的“需急难忧”。“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是提高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一项主要活动。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应从日常细节入手,进课堂了解学习情况、进宿舍交流谈心、进食堂关心生活、定期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前发现苗头性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起抵制分裂思想渗透的屏障,真正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新疆高校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好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民族团结的主题,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努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新疆高校要积极探索和丰富活动的载体、形式和内容,开展师生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

(二)坚持同向同行,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

新疆高校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渠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加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理直气壮地讲好新疆故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着眼于生活实际,根据意识形态发展的趋势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贴合实际,将教材语言转化成教学话语。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讲好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精彩故事,对其具体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价值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党中央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及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引导新疆高校大学生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新疆高校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丰富自身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努力点亮大学生对专业课的专注度。任何一门课程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意识形态的倾向。新疆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应站稳根本政治立场,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根据各自教学的专业课自身特点,找准挖掘着力点,深挖课程中的育人、育心、育德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将主流意识形态精髓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使其深入大学生的心灵,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三)强化阵地意识,构筑意识形态教育的长效机制

阵地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依托,“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强化阵地意识,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新疆高校党委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新疆高校党委要始终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的原则,把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疆高校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好“火车头”作用,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最前沿,坚持上下联动、师生一体、齐抓共管,把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讨论、定期研究,制定配套的阵地管理政策,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建设的骨气和底气。守好主阵地,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新疆高校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一方面,在涉及大是大非问题和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消除、遏制境内外“三股势力”在网上的侵蚀和渗透。另一方面,努力构筑新媒体高地,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守好主阵地,要严把教材关。教材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依托。新疆高校应建立严格的教材编写审查流程,对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以及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和意识形态相关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决不允许包藏祸心的问题教材出现并腐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守好主阵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延伸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触角,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于新疆高校而言,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打造别开生面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各族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扎根于各族师生的内心,让各族师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理直气壮地学好新疆历史、讲好新疆故事,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者、捍卫者和践行者。

四、结语

意识形态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重要课题,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深远意义。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探究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精准施策,扎实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注 释:

①陈占安,张雷声,钟明华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2期,第13页。

②李向国,李晓红:《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要着力“四个转变”》[J],《学习月刊》2015年第17期,第23页。

③④《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新疆日报》,2020年9月27日,第1版。

⑤童黎:《如何看待新疆扶贫成就》[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1-02-23/doc-ikftssap8220532.shtml.

⑥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第12页。

⑦唐立久:《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新突破》[J],《新疆社科论坛》2021年第1期,第14页。

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8页。

⑨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第24页。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新疆精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