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考量

2021-04-14 20:24
新疆社科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贺 萍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牢牢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立足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变化,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把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确定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推动民族工作进入新境界,为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注入强劲动力。①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有助于提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新境界。

一、 从政治维度看,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要妥善处理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②统战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作为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巩固政治地位的重要法宝,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③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全面小康”奔向“全面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正在实现新的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行进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新阶段。新时代,要确保民族复兴大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各民族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增进共识、凝聚人心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必须把爱国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争取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社会政治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⑤充分彰显了民族工作的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把民族工作纳入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范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战略方针。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应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新情势,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⑥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聚伟力、凝共识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教育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重大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服从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使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二、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⑧要树立大历史观,把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放在整个5000多年中国文明史中,放在近代170多年中国各族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中,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奋斗史中,充分认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生动阐释,他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⑨这一论述精炼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苦难抗争的昨天、艰辛探索的今天、伟大复兴的明天,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内在历史逻辑。

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中华民族的概念尽管是近代才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已有数千年历史,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产物。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主线。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中华民族”一词就是民族自觉的新概念与新符号。⑩为了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和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谋求独立解放,最终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利益所归、中华儿女人心所向、时代前进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理念新判断新要求。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三、 从理论维度看,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政策举措,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树立“两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两个离不开”思想,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提出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时代主题,强调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各民族要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提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新理念,并指出,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新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要全面、辩证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运用中华文明 “家”的概念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关系的认知范式,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出,要树立中华民族整体观,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既要处理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民族关系,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又要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巩固和发展,使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让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基于民族工作新的时代特征和使命要求,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把“中华民族”概念写入宪法,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指南。民族工作的战略重点从关注差异到聚焦共识,从关注局部到注重整体,从族际关系建构转型升级到共同体建设。

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历史方位,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从实践维度看,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条件

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始终受社会总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工作总的时代背景是世界与中国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东升西降”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突出的特点。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美国公开宣称以我国为主要竞争对手,把中国视为重大挑战,在各方面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对我国围堵打压,利用涉台、涉港、涉疆、南海、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挑战我国底线,妄图拉起对华“新冷战”包围圈。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和我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影响因素。

从国内局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进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大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具体到民族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各民族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交往范围扩大,互动频次提高 ,形式多样,程度加深,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各民族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民族工作面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凡此种种,都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时代,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迫切,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任务更加艰巨,抵御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西化、分化我国的斗争更加尖锐。

国际、国内形势的这些新变化表明,我们既面临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各民族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汇聚民族复兴伟力,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方向和必然要求。

总之,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一部分”的基本原理,顺应中华民族发展规律,把民族工作融入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中,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的战略部署。在教育引导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共同繁荣富裕、共享民族复兴荣光的同时,还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 释:

③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49447.htm.

⑥⑦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⑧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0/c_1122659873.htm.

⑨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htm.

⑩黄兴涛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页。

0033766.shtml.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