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金
(珠海市图书馆,广东 珠海 519000)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先天的文化资源优势,并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在乡村文化间性成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更是需要发挥出文化资源引导和配置的作用。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发挥自身效能,为农民提供更加广泛的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成熟发展[1]。
第一点是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农村图书馆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满足农民基本阅读要求,更能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但一些基层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人才紧缺、资金投入不足等情况[2]。
第二点是乡村文化推广。乡村文化推广是指策划和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为主要方式,是由省级或市县级的公共图书馆牵头或主导,联合当地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文化阅读工作,如农民读书、国学讲堂等等。能够为农民送上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举办阅读推广工作,还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农民的日常精神生活,帮助其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兴趣。
第三点是乡村信息服务。乡村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在乡村中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其辐射作用的产物。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信息服务呈现出更多新颖的特质,服务对象也更加多元化[3]。具体来讲乡村信息服务是对图书馆中资源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和加工,服务于乡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一种全新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深度整合开发与共享。
第四点是乡村文化培训。乡村文化培训的目的是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使用技能为目标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发挥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农业信息技术指导交流的成熟发展,通过乡村文化培训,可以较快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有利于加速农村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文化仍然是决定着乡村振兴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基地,需要在新时期挖掘乡村优秀文化的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更要发挥出自身的效能,在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提供更多文化和物资的帮助。为广大农民朋友创设良好的乡村文化精神空间。这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第一点,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期的重大制度安排,在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分管制度,加速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上述表述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新时期更加明确的要求,也为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和资源基础。其次,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图书馆的法律责任。在我国公共图书法中的第13条规定,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加强资源投入,优化配置,平衡资源的分配。促进图书馆功能服务的进一步延伸。解决相对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地区图书馆服务方面空白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属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短板,更是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责,加速乡村文化的振兴,发挥出文化传播传承的功能。第三点,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需要遵循平等开放共享的原则,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充分的文化保障。不仅如此还要为农民提供自由免费的学习场所,帮助其提高文学素养、养殖、种植技术,丰富文化生活。
目前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充分。我国仍有许多偏远地区的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基础设施服务落后、资源不足等问题,由于资源十分有限且稀缺,经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效能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无法满足农民朋友的日常文化精神生活需求。
第二点是优秀乡村文化发扬力度明显不足。受市场经济影响,文化空虚成为当前中国乡村病的主要类型,一些传统淳朴的乡村文化受到冲击,甚至是承载着乡愁的传统建筑,民俗方言逐渐弱化。这一现象也加剧了公共图书馆在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难度。
第三点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引导功能滞后性明显,教化功能缺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公共图书馆高速发展,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已经呈现出自身更多的职责,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但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仍有明显欠缺,甚至还有一些农村地区文盲比重较高,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在为其提供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发挥出教育引导作用,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更加艰巨。但一些公共图书馆内部的教化引导功能尚未完善,也难以达到全面提高农民精神生活文化素养的需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化策略之一。根据上述分析得知,我国仍有许多农村地区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性明显,内部图书资源及其他物质无法满足农民正常文化需求,因此,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政府部门需要注重乡村文化振兴的投资。加大公共图书馆资金的划拨,将一部分用于城市文化建设的资金用于乡村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使得公共文化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农村输出。还要积极号召乡村发展乡村图书馆,按照当地政府要求,结合乡村振兴的相关规划以及大数据基础,重点分析农村缺乏的文化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引进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现代传播媒介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等媒介,积极传播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信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村民了解到公共图书馆即将走进文化生活。
上述分析得知,我国有许多乡村地区的文化逐渐弱化,甚至削减衰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务必需要认真对待。公共图书馆要肩负起挖掘传承发扬优秀乡村文化的这一重大责任,以批判辩证的目光了解所在地区乡村文化的优势和弊端,运用多种手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一些有价值并值得传承发扬的乡村文化保存下来,以当地农民喜闻乐见且熟悉的优秀乡村文化进行保存发扬,更有利于还原乡土文化的真实面貌,形成有当地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加强集体的记忆,能够形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在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将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收藏,将一些独具特色的记忆,家训等物质文化载体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图腾,加速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资源的传播。考虑到乡村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会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发展改动,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体反应,因此,乡村文化也需要回归并反哺给广大农民,在积极挖掘发扬优秀乡村文化的同时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乡村文化振兴,在公共图书馆的助力和扶持下,并非要曲高和寡,而是要满足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和自身的文化水平。这样乡土文化才能够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我国仍有许多地区公共图书馆内的教育引导功能确实没能为当地农村地区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功能。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引导功能。还可以整合科教培训资源,在政府资金扶持下,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校进行交流合作,打造专业科研平台,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技术引入乡村中,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且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针对性文化培训。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注重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加强对群众进行文化教育,注重邻里之间和谐,加强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的宣传和引导,通过民俗文化活动的创设让更多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融为一体。致力于消除文盲,让更多农民能够对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着明确的需求。
总而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教育引导功能。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更是成为新时期加速乡村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注重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引导功能、积极发掘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农民能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资源,既能提高其经济收益,又能丰富其精神生活,达到两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