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北京奥运博物馆,北京 100101)
展览作为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最大程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化功能,则需要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展览工作。博物馆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不仅能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本地区历史的了解,而且也有利于民族信心与文化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展览工作尤为重要,追溯其根源,通过展览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彰显出博物馆文物收藏价值与科研水平。由此可见,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将展览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为观众所服务。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博物馆展览工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自身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为收藏地区自然、人类文化遗产,将所有藏品按照其自身艺术价值、历史等方面进行分类,并面向社会公众展览。简而言之,博物馆不仅能对社会公众起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其也是一个传递知识的重要场所。展览作为博物馆所有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能够起到对社会公共进行文化教育的作用,当然,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忽视。站在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将其展示给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加全面的彰显出博物馆自身工作水平与能力。博物馆展览工作在开展阶段,藏品的展览作为某种文化或者精神的传承,不仅能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进行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而且也能给人们的心灵上带来极强的震撼力,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众所周知,我国博物馆数量众多,且无论是规模还是种类都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讲,结合博物馆藏品和展览形式来看,博物馆主要可分为自然、历史、遗址、以及综合博物馆等多个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博物馆,其都是以临时展览、专题展览、以及基本陈列为主。针对基本陈列来讲,其作为博物馆的基础,能够充分呈现出该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和实力等各个方面,当然,也能为开展社会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们前来观赏。由此可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意义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更新基本陈列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中型或者小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间隔时间较长,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博物馆展览效果与作用。除此之外,针对专题陈列来讲,其也隶属于普通展览方式的一种,相对来讲,专题陈列更新速度并不快,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则更加注重的是临时展览方式与手段。
在新形势背景下,博物馆展览工作流程见如下:第一、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若想更好地完成准备工作,还需要相关人员日复一日的积累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基本形式,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展览方案;第二、无论是博物馆展览的组织还是实施,对于相关材料的调查和收集工作都不容忽视,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明确展览主题,从而使得博物馆展览更加灵活,最大程度彰显出博物馆本次展览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明确意向性展览主题之后,才能确定最终主体;第三、在挑选展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博物馆展览主题,并建立完善的展览大纲与细则,为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有效、顺利实施提供协助。
博物馆展览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展览选题,只有避免展览选题草率,才能有利于博物馆展览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博物馆在展览选题阶段存在问题,轻则会对展览工作造成影响,重则会导致展览工作无法继续运行。现阶段,部分博物馆在展览选题方面并未留有过高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展览选题过于草率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展览文本内容不够全面,而且也会为观众传递错误的展览知识。比如:如果博物馆并未将展品落到实处,会导致博物馆展线出现断裂,或者即使是在有展品的情况下,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与预计展览效果存在较大的偏差,这种情况下,普遍会通过临时减少展品的方式去实施展览。无论发生上述哪一个问题,都会导致博物馆展览效果和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偏差,造成整个展览项目的失败。
内容作为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基础,对于展览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须注意的是,所收集资料中一定要包含最新权威学术研究成果、影像资料、以及展品资料等,由工作人员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社会公众的兴趣点,对于展品中存在的内涵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展览内容达到观众的满意程度。除此之外,受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造成展览资料不全面、不完整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展品内涵进行更加细致地研究,这种展览内容无法为观众心灵带来极强的震撼。
众所周知,展览大纲作为展览设计的基础,只有确保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展览大纲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展览形式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使得展览内容更加完整、更加全面。现阶段,部分博物馆设计人员只擅长本专业的技术,缺少其他领域文化和专业知识,如果工作人员并未对展览形式和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对展览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使得展览形式设计与内容存在较大的偏差。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公众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或专题知识的场所,展览工作是博物馆所有职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展览工作现状与问题主要体现在展览内容无法彰显出展览主题、文字内容过于简单或专业、展览形式单一、以及展览更新速度较慢四个方面。
众所周知,利用展品陈列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相关历史与文化信息则是博物馆展览工作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大展览还是小展览,都要以一个明确的展览主题为基础,将主旨思想通过展览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针对展览内容来讲,则主要是通过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全面表达文化信息。综上,展览内容需要以展览主题为主。经调查发现,也有部分博物馆可能存在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不符的现象。具体来讲,在博物馆展览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展览主线,普遍是将所需展示的物品分类放置在展厅橱柜中,其所配有文字也不够明细,简而言之,展厅中的全部元素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无法充分彰显出博物馆的展览主题。
博物馆展览内容普遍分为展品说明文字或者展板介绍文字两种。针对展板介绍文字来讲,指的是梳理展览内容,结合视频、文物等呈现出具体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要将介绍文字字数控制在一定的标准内,当然也不能标注的过于专业,要综合考虑观众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看懂。无论是博物馆展览版面文字过于简单还是专业,都会对观众的阅读造成影响,无法全面提取到有效信息。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定博物馆展品说明文字,普遍要在说明文字中体现出展品的名称或者年代等信息。此外,也有部分博物馆的展品文字说明并没有按照具体规范所设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种情况下,则可能会对观众造成一定的误导。
博物馆展览质量主要体现在构思、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博物馆展览表现形式要具备多样化特点,这样才能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阶段,部分博物馆展览普遍是以图片或者文字形式为主,这种形式不仅无法更好地为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或思想上的碰撞,而且也会降低展览阶段观众的互动兴趣,无法吸引到不同观众的共鸣,从而导致观众失去再次观赏的兴趣。
博物馆展览大致可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或专题展两大类。针对基本陈列来讲,其普遍是呈现博物馆主题、特色的一种固定展览方式,具体展览内容可大致维持5年~10年,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也仅是调整部分展品,或者完善一些内容。针对博物馆的临时展或专题展来讲,最少要在一年之内更新三次,其主要是为了给博物馆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时时刻刻吸引观众前来观赏。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博物馆是以基本陈列为主,即便有临时展览也普遍是以简单的书画或者陶瓷为主,并未按照规定开设品质高的专题展,展览更新速度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不符。
如果博物馆始终以基本陈列为主,不做好更新,观众则会逐渐失去观赏兴趣,从而丧失博物馆基本的教育意义。部分地区博物馆安于现状,没有真正做到推陈出新,再加上并未基于自身定位与资源落实自身的长远规划,展览内容大同小异,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观众反复观看质量不高或者旧展览,从而出现审美疲劳,越来越少的观众愿意再次走进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的角度上来讲,他们也希望能够给观众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展览,但由于博物馆展览工作难度大,无论是设定主题、撰写大纲,还是陈列设计和布局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员之间保持默契的配合与沟通,而策展人又是整个展览工作中的核心,其主要负责构思、组织、以及管理等专业工作。博物馆展览作为一种构建的认知秩序,还需要策展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以此来明确展品背后的逻辑链条,在借助展示世界的一角,去达到更新文化概念的目的,在指定空间内借助图片或者新媒体等方式,将具体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将展品按照具体标准进行排列组合,呈现出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以此来充分激发观众的创造活力,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无论是对策展人员的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针对策展人制度来讲,其主要是为了给策展人有序、高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博物馆自身缺少完善的策展人制度支撑,在培养策展人方面更是难上加难。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工作并非简单的文字介绍或者文物摆放,与众多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专题展或者特展为例,还需要由专业人员撰写展览大纲,要由设计人员对版面、场景、以及展板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偶尔也会牵扯到文物借展、运输、以及保险费用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博物馆属于公益类型,则需要博物馆自身解决运营经费。由于部分博物馆缺乏充足的运营经费支撑,在完成基本开放工作之后,剩余经费也所剩无几,很难策划高质量的展览活动。
文博行业作为一个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行业,博物馆展览工作人员在增强自身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向先进同行学习。具体来讲,博物馆展览工作中所包含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在学习取经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如:展览策划思路、设计理念、及其行业规范等方面。
综上所述,博物馆展览质量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观赏效果、以及视觉震撼,而且还要引起观众文化上的共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如果博物馆展览文物不具备一定的特色,不仅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也无法确保博物馆参观质量,从而降低展陈效益。因此,博物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自身优势,通过相应的手法与视角,最大程度呈现出博物馆内别具一格的特色,将零散展品可以按照相应的类别划分在一起,全面栓释历史阶段性、地域性的水土人文组合,以此来确保展览工作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与连续性,并形成具备生命灵魂的故事。
陈列侧重点对于博物馆展览工作来讲也尤为重要,要对展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彰显出展览重点,当然,对于展览形式的创新也不容忽视,要通过独特的设计,实现展览整体与个体的充分融合,以此来吸引到更多观众前来参观。除此之外,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可以综合考虑人们对地区文化的喜爱程度,在创新展览设计的过程中,有效融入历史与地方文化元素,将文化魅力在展览空间的色彩、陈列物件的辅助搭配中充分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因为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搭配,不仅能带给观众新鲜的观赏体验,而且也加强提升观众的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VR技术、AR技术、色彩运用、仿真场景、以及LED技术等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将其合理利用在博物馆展览中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能够更加完美且多方位呈现出展览陈列的艺术性。当然,也可借助部分博物馆的成功经验,通过各式各样艺术设计形式,提升博物馆展览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如:音乐旋律、书画构图、以及舞台化等艺术设计,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确保文物个性特征不被破坏的基础上,严格把控陈列空间与条件,将其塑造成艺术舞台表现形式,这不仅具备丰富的内涵,而且观众通过与展览物件的互动,也能为观众视觉、听觉以及心灵方面带来更加深刻地体验,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原本的科普知识与文化教育作用。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若想更好的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一定离不开创新,博物馆也不例外,以国家历史文化为基础,积极创新博物馆展览理念与方式,具体可从思想、机制、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入手:第一、针对思想创新来讲,工作人员首先要改观博物馆的策展工作,明确关键展览目标,在将其与展览内容、服务、以及设计等方面进行融合、延伸,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最大程度彰显出博物馆的展览创意,把握其重点和亮点,采取先进或者成功的展览方式与技术,加强提升博物馆展览的立体效果;第二、针对机制创新来讲,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策展人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策展人的价值。在做展览的过程中,要与媒体宣传开展良好的配合,当然展览教育活动也不容忽视,创新服务机制,不仅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而且也能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为博物馆内的展览活动做出最大贡献;第三、针对服务创新来讲,在做展览活动的同时,也要深入分析观众的精神需求与观赏心理,以此为前提在融合展览内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展览衍生品,如此一来,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
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博物馆内服务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以及接待服务等,若想妥善处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可在展览空间氛围营造中,对展览路线进行合理设计,如此一来,不仅能为观众提供更加良好的观赏条件与环境,而且也能有效把控游客量,为文物与观众的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完善与优化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展览馆的所有制度,按照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落实责任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的同时,也要加大博物馆内部的管理力度。针对队伍建设来讲,也可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并将其落到实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文博事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学术研究资料作为博物馆展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览主题的基础,针对学术资料的研究和收集来讲,可从整理和充实展品资料、以及深入分析与展览相关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以及历史文献方面入手。针对充实实物展品资料来讲,要确保展品数量的同时,注重其结构,当然,对于展品内在信息的挖掘也不容忽视,要充分挖掘实物展品中的内涵意义。针对相关学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来讲,要挖掘深化主题元素,以实物展品资料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其与各类学说、理论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如此一来,才有利于展览内容深层次的挖掘。
众所周知,博物馆展览应具备丰富的思想、灵魂、以及鲜明的内涵和主题。在展览策划阶段,工作人员要基于展览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措施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借助科学有效的方式,突破思维定式,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新的层面和环节,将展览策划工作落到实处。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展览策划工作的统一性,要求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自身的经验与洞察力,负责人也要做好工作之间的协调。除此之外,博物馆文化能够在展览中得以呈现,而展览策划的实施与组织又和展览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若想加强提升展览效果,使其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将博物馆展览工作落到实处。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追溯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新媒体技术有着一定的新颖性和娱乐性,其自身也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使得博物馆展览工作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博物馆过于依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文物自身信息内涵等方面并未深入挖掘。在博物馆展览中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材料,能够起到完善与优化的作用,但不应该为其禁锢。以我国某地区博物馆为例,该地区博物馆于2013年对外开放,博物馆展厅分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建制沿革、以及文化艺术四个方面,突破了传统固有的陈列模式。该博物馆在展览阶段,聘请专业团队对其进行设计,在对空间展示和整体环境之间关系进行协调时,也实现了展品陈列和展厅环境的统一性。在具体设计中,可结合空间环境实际情况,利用场景设计、互动体验、以及电影多媒体等诸多现代新技术和方式,吸引到更多观众驻足观看。
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两者之间处于从属的关系,并且展览内容和形式要实现优势互补。具体来讲,在对展览形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在充分掌握展览内容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展览内容形式的设计工作,由此可见,在对展览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切记不可为了追求设计效果,而脱离展览内容,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对展览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促使其与展览形式相符。由此可见,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之间要实施融合与贯通,各工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设计人员要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在掌握展览主题、展览目的、以及展览内容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展览形式设计。
展览文字作为展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完整、全面的展览文字,能够将展览内容、目的等方面,更加精准的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在编写展览文字的过程中,由于编写人员与观众所站角度不同,再加上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思维观点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编写展览文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争议。为了降低此类问题的发生,在编写展览文字的过程中,编写人员要多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注重“以人为本”,根据展览内容的观众定位,也要确保展览文字的严谨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综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灵活应用与观众适宜的文字风格,当然,在展览文字上也要注重专业词汇的应用频率。
我国部分博物馆展览水平应及时突破瓶颈期,这样才能够策划出质量更高的展览。博物馆展览工作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能够在统一展览内容与形式的同时,让观众能够有效融入展览的意境与思想中,为观众的视觉、听觉、以及思想带来不一样的震撼,深刻体会到博物馆展览所表达的内涵。综上所述,博物馆若想创设出质量更高的展览,还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可采取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软硬件条件、借助现代技术、以及明确展览主题等优化措施,带动我国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