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聪,范明明,张光宇,杨诗炜,陈修德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520)
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科技创新成果转换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是:难以进行高效市场化成果转化与运用,以至于科技创新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充分[1]。这一现象的产生固然有科研成果导向性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导致科技创新产出在向经济增长要素转化时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研究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研发机构由于其产权性质导致的不充分激励。具体而言,在体制内的科研考评体系下,体制内的传统科研机构只注重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较少关注研究成果能否产生社会效益,从而产生大量低效科研成果;而体制外的科研机构更加注重研发产出的短期经济收益,这使得他们没有意愿进行关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长期性研发[2-3]。于是,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关键举措[4]。新型研发机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化运作为机制,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私人部门共同出资并参与运营管理的新型法人组织[5]。在这种股权模式下,新型研发机构将政府、市场与研发人员的激励统一于同一个机构的组织框架内,将科技、产业和资本等多方面要素集结于研发投入产出全过程,科研成果后续的市场转化也由此具备了源动力[6]。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始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各省份均相继出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具体方案。在发展较快的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数量以每年21.72%的速度增长。部分省份依托于新型研发机构开始建立相关领域的研究院,将新型研发机构拓展为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制造和创新产品转化为一体的立体式创新供给主体。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仍面临以下问题[7-8]:①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私人属性与解决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公共属性之间存在冲突。②新型研发机构早期往往过于依赖政府拨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尚未形成良性的市场互动机制。③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激励、项目运作、投入和利益分配等运行机制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且这些机制将决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政府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定位的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体系是相同的,未能进行分类评价[9]。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功能定位、组建模式等选择合适的运行机制。学者认为,建设主导单位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其原有的运行机制[10]。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新型研发机构法人性质各异,不同法人性质机构间的运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决定其运行机制也不相同[6,11-12]。还有部分学者将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划分为不同单元分别进行研究[13-15]。周丽[16]基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大学职能扩展论、知识网络复杂论、开放系统论和协同创新论,从资本、技术和产业角度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张雨棋[10]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出发,将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划分为信息汇聚机制、利益协商机制、资本技术对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淘汰退出机制。既有文献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但是,现有研究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别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选择上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关于运行机制选择有效性评价的研究也十分缺乏。因此,当前新型研发机构领域的研究要点在于寻找一个恰当的视角解释不同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选择的差异及其原因。
新型研发机构是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型研发组织,是连接基础前沿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重要桥梁。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发现,并承担研发风险,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的革新和长远的技术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新型研发机构必须具备探索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还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和能力进行选择、培育、制造、量产,并承担市场风险,致力于产业和技术的短期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可见,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同时具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双元创新能力,从而可以同时进行利用式活动和探索式活动[17]。基于此,本文使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双元创新理论视角研究不同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结论丰富和扩展了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借鉴李高勇和毛基业等学者的案例研究方法[18-19]探讨不同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上的差异,然后再进行组间差异比较,探究新型研发机构自身的属性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
本文遵循案例研究的规范步骤展开,选择多案例研究方法的理由是:①本文研究目的偏重于从 “什么 (what)”的角度揭示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因而选择案例研究是合适的[18-19]。②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不同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特征,案例研究在发现未被解释的逻辑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③本文将新型研发机构分为新型事业单位等4种类型,多案例研究有利于完整分析核心问题,展开对比分析。⑤多案例具有更大数据量,因此更具有一般性,研究结果更经得起推敲。
遵循典型性原则和目标抽样原则[19],同时综合考虑案例数据可得性、数据质量以及案例边际效用[18]等因素,结合多案例研究中可复制逻辑的需要,本文最终选取12个典型新型研发机构展开深入调研。
从组建模式看,新型研发机构是一个建设主体多元化的组织,不同参与者的多种组合模式影响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从法人性质看,新型研发机构不同于以往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事业单位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衍生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新型事业单位,民办新型研发机构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企业的 “民办官助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研发机构。基于此,本文根据新型研发机构投资建设主体的性质和运作模式,将新型研发机构分为事业单位、新型事业单位、企业、民办非企业4种类型。在案例筛选过程中,依据每一类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型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3家、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3家、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3家以及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3家,并根据其解决的关键问题将上述案例样本分为Ⅰ和Ⅱ两组。被筛选出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信息见表1。
本研究采用多渠道的数据收集原则,数据主要源于深度访谈、文档资料和互联网资料,多方数据来源可形成三角验证[19],增加资料的可信度。数据收集过程是:①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收集一手数据,并通过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和官网相关资料收集二手数据。收集的数据资料包括两类,一类是调研及访谈资料,即分别对12家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形成录音转文字稿24余万字。另一类是文献等公开资料,主要包括书籍、期刊论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媒体报道以及12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公开资料和纪实等。②对一手、二手数据资料进行归集整合,详细记录每个归集过程并形成完整的案例资料库,以此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在内在效度方面,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草案构建分析框架,依据案例资料进行推导和归纳[18-19],并按照确定的编码方案对相关变量进行归档编码,以便得到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数据来源及数据收集情况见表2。
表1 新型研发机构案例
表2 数据收集情况
遵循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19],本文首先对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据预设的构念和量度将大量原始数据根转化为易识别的编码,具体构念及量度见表3。由表3可知,从编号为A1的研发机构收集的关于人才甄选方面的访谈数据标记为 (A11i),从编号为A3的研发机构收集的关于资本结构方面的二手资料数据标记为 (A33s)。然后再将不同研究人员形成的编码数据反复比对和校正,根据预设的4个分类和两个分组,对每一个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归纳式单案例分析。为了保证复制逻辑的独立性,在组内的单案例分析中并不预先对比不同案例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在分别完成组内单案例分析以后,对单案例研究结果进行反复对比和提炼,根据不同研究案例背后共同机理提出研究命题[18],再进行跨案例组间分析。在分析比对中,不断重复进行案例数据的分析对比,对案例的共性进行归纳,得出具有共同性和提炼度的新结论[19]。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考核和激励机制、项目和运作机制4个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展开分析[6,10,17]。根据预设的研究框架及编码构念探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问题并分析不同运行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组Ⅰ包括新型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 (A)和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 (B)。总体看,虽然同属事业单位,但它们不定编、不定人,没有财政事业拨款,对研究人员采用聘用制,实现企业化管理,都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组Ⅰ典型证据援引及案例编码见表4。
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方面,组Ⅰ两类新型研发机构更倾向于招聘拥有复合型学术背景的人才。不同的是,A打破了传统事业单位终身聘用的制度,按企业化模式招聘员工,并实行流动编制和固定编制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上,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业启动资金、免费办公环境、创业导师辅导、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帮助创业平台对接本土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其将自身的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两类新型研发机构都打破了传统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的标准,以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目的,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岗位考核制度。
表3 编码构念及量度
图1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的多案例研究框架
在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两类新型研发机构都采取政府和院校共同出资的方式,政府投入资金和办公场地,给予一定政策优惠;高校主要提供技术、人才、专利、品牌、软件和仪器设备等资源。在利润分配上,两类新型研发机构都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两类新型研发机构倾向于实行分层分级分类考核制,依据不同的分类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员工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在薪酬管理上,A采用合同制、匿薪制、动态考核和末位淘汰评价机制,以催生新产业和创造社会财务代替传统以论文、专利为绩效的评价机制;B则通过建立引进、评价和退出机制对员工进行严格考核,以避免传统的研发机构中 “吃大锅饭”现象。为了激发入驻团队的创新活力,A推行实施 “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创业团队的技术研发和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B则通过专利、知识产权入股和股权投资等渠道,注重形成内生的创新激励机制。
表4 组Ⅰ新型研发机构案例编码示例 (部分)
在决策和项目运作机制方面,两类新型研发机构都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院长担任行政负责人,由政、产、学、研各方代表共同组成理事会成员,重大事项须经过理事会投票一致通过方可实行。此外,部分B类新型研发机构还借鉴金融机构的经验,建立新型决策机制,不依靠行政命令和级别决策,克服了决策效果和决策者利益不直接相关的弊端。
组Ⅱ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 (C)和企业 (D)两类。从组Ⅱ的案例研究中发现,在员工招聘与甄选方面,C采取 “筑巢引凤”的选才方式,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以吸引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大胆任用有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人。D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建立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机制及特聘专家制度、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实验室等,为研究机构引进大量高技术人才。在培训上,C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来培养机构人才,使每个员工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成长阶梯。D则倾向于建立企业化的综合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组Ⅱ典型证据援引及案例编码见表5。
表5 组Ⅱ新型研发机构案例编码示例 (部分)
在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C、D都强调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且出资各方严格按照注册资本比重来分摊利润和亏损,共同承担风险。从资本结构看,C多由省科技厅、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成立研发机构,分期投资建设。D的投入方式更加多元化,研发机构资金可由集团总部单独投入,也可由多企业联合投入。从利润分配看,C实行投资收益再投资模式,建立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到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市场运作机制,完成从投资、研究、产业化到再投资循环。
在绩效考核上,C主要按照项目绩效情况,综合运用合同制、匿薪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管理制度,将员工个人业绩与部门业绩、机构业绩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分享研发机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D为了引进人才,往往给予比国际标准高的薪资,同时配套免费的住房以解决住宿问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子女就学、出入境证件办理等问题,并使薪酬体系向研发人员大力倾斜,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科研,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发展基础和机制。同时实行目标考核制,强调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激励上,C建立 “终身科学家制”,在研究机构内营造一流学术氛围,并建立定期评估的严格遴选机制以及退出机制。D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员工薪资待遇、职称定级与个人表现和项目进展挂钩,建立能力优先、多劳多得的项目股权激励体制。
在决策机制方面,C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由理事会、监事会和执行层构成,机构中心主任由专职领导担任,由理事会任命,中心下设专业委员会或核心职能部门。在项目管理方面,C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度,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成员按照立项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项目研究计划、实施方案、确定技术途径、进度和经费预算,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而D则将项目管理和部门管理相结合,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双引擎交叉推动的矩阵雁塔体系,以快速推动项目的开发进程。同时,通过引入项目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专门的会议流程和决策委员会,降低项目风险,以提高项目的最终成功率。
遵循复制逻辑,在组内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组I和组II进行组间案例分析,并结合双元创新理论讨论新型研发机构形成的不同动因,以及不同动因下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上的异同。
通过两组案例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组建动因影响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型研发机构在组建时存在路径依赖,在项目运作和考核激励等运行机制上可能会参考传统研发机构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其组建动因不同,其解决问题也不同。为了获取竞争优势,组Ⅱ新型研发机构会从解决企业自身问题的角度出发,具有私有产品属性。这类研发机构有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但缺乏原创性技术,因此倾向于利用现有研发成果进行产业化的利用式创新,这种利用式创新有利于成果的迅速产业化,有利于获取短期利益,但不利于长期发展。组I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由传统研发机构改制而来,继承了传统研发机构的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在利用探索式创新发展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但这类研发机构也面临市场经验不足和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表6中,两类新型研发机构没有完全采取利用式创新或探索式创新,而是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结合起来,采用探索+利用的双元创新方式,既重视原创技术的探索,也兼顾现有成果的转化,典型案例数据很好支持了这一观点。据此提出命题H1: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与其解决的问题有关,企业类研发机构倾向于解决私有产品领域的技术转化及产品创新问题,事业单位类研发机构倾向于解决公共产品领域的知识应用和技术研发问题。命题H2:新型研发机构的双元创新选择与其性质具有内在一致性。专注于解决私有产品问题的企业型研发机构一般采取利用式创新,专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的事业单位型研发机构多采用探索式创新。
表6 跨案例比较研究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模式与其产品属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如图2所示。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大多采取政府、机构和共建模式,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从动因角度看,这类研发机构组建的动因是为了利用高校等科研团队的智力优势,形成可被市场认可的应用性创新成果。这类研发机构具有较好的智力资本,能够快速形成基础研发成果,但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因此多采取探索式创新。从产品属性角度看,企业类研发机构主要解决产品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问题,提供的产品具有排他性,属于典型的私有产品。事业单位类研发机构致力于行业内的共性问题和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技术问题,研发成果往往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类研发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投入利益分配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决策项目运作机制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在员工的招聘和甄选方面,Ⅰ、Ⅱ两类新型研发机构强调能力导向。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方面,Ⅰ、Ⅱ两类新型研发机构都重视联合培养通过人才培养基地、 “边研究、边学习” “以任务带学习、带产业、带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对于海外人才的引入,Ⅰ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通过全球招聘、聘请兼职教授等形式吸引海外顶尖人才,Ⅱ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人才入驻,利用人才的纽带关系,实现高端科研和管理人才的聚集。依托高校和政府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形成自己的智囊团。而企业类的研发机构则不具备这种优势,因此主要采取 “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行业内的高端人才加盟并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据此提出命题H3a:新型研发机构的投资建设模式和性质影响着研发机构的人力资源人才引进和培训开发模式。
图2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模式与产品属性
为了保证高水平研究所需经费,除了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外,新型研发机构也通过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多种支持。在资本结构方面,I和II都是采取共同出资的多主体建设投资方式,但是在出资主体上存在差异,其中I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出资主体是政府和大学,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出资主体是省科技厅、市/区政府和企业。在出资方式和比例上,I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以资金出资为主,高校主要提供技术、人才等智力支持,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各主体出资比例不等,且多采取分期投资模式。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中的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则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其投资主体可能是企业本身,也可能是多家企业联合出资。在利润分配方面,I类新型研发机构和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都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强调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实行投资收益再投资模式,形成投资、研发、产业化到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据此提出命题H3b:新型研发机构在投入方面都采取多主体共同投资建设模式,但是在出资主体、出资方式和出资比例以及利润分配上存在差异。
为了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目标,新型研发机构普遍采取股权收益、合同制、匿薪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管理机制,建立起灵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在绩效管理方面,I和II类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员考核上,采用灵活的考核机制。I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采取分类考核的方式,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强调依据项目计划进行考核。在激励机制方面,I类新型研发机构对于高端科技型人才采用定向工作经费支持制度,以鼓励高端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在相关研究领域上的作用。同时,对于未任职的高端科技人才,给予研究经费支持的同时,允许单独立项进行独立研究工作。II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采取项目股份制,包括以知识产权或专利等方式入股,形成内生的创新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项目股份制通过创业将创新和股权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打分制度,建立成果利益分配关系,有利于克服传统的利益分配短视行为。此外,为了激发入驻团队的创新活力,新型研发机构还推行 “科技创新券”制度 (I类)、终身科学家制 (II类),并设置突出贡献奖、专利奖、技术创新奖、推荐人才伯乐奖等多种奖项 (II类),以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此提出命题H3c:两类研发机构从实际激励效果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保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成果。
在决策机制上,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都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理事会负责决策和监督,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院运行,产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作用,院长对外行使法人权力、对内负责研究院的日常运作管理。不同的是,组Ⅰ的理事会成员包括政、产、学、研各方代表,其中院长一般为新型研发机构出资方中学、研方的资深研究员;而组Ⅱ的理事会成员为政、产方代表,且院长/主任一般由政府方专职领导担任。在项目管理方面,I类很少采用项目管理机制,II类中的民办非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采取用项目负责人制度,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则将项目管理和部门管理相结合,采取横纵向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据此提出命题H3d:两类研发机构都根据自身条件形成了完整的决策机制,II类研发机构的决策层缺乏学界的支持,但是II类新型研发机构采取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项目开发进程和效率。
本研究依据投资建设主体的差异,将新型研发机构分为新型事业单位类、事业单位类、民办非企业类和企业类4种。通过对12个案例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比较分析,探讨新型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 (Ⅰ类)、民办非企业和企业 (Ⅱ类)两大类新型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上的异同。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及其拟解决问题具有一致性,企业类研发机构倾向于解决私有产品领域的技术转化及产品创新问题,事业单位类研发机构倾向于解决公共产品领域的知识应用和技术研发问题。新型研发机构的机构性质和组建动因影响着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的选择和组合,专注于解决私有产品问题的企业型研发机构一般采取利用式创新,专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的事业单位型研发机构多采用探索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考核和激励以及决策和项目运作机制方面都具有差异。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应该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管理,对专注于探索式创新的事业单位型研发机构和专注于利用式创新的企业型研发机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措施,以取得更大的创新效率。第二,应加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与学、研界联系,发挥企业高效率成果转化的特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激励手段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真正实现 “产学研”的有机融合。第三,应加快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的 “去行政化”管理,强调理事会的管理服务职能,对具体研发不过多干预,用市场选择代替行政干预,维护 “优胜劣汰”市场机制。
本研究采取归纳式理论构建方法,通过深入的归纳式案例研究探讨双元创新视角下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并比较不同类型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的异同,有利于加深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不同类型新型研发机构运作机制的了解,也可以为未来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尽管本研究采取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但是由于选取的12个案例均源自广东省,仍缺乏跨区域的案例样本比较分析,研究结论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其他新型研发机构是否适用需要进一步验证。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具普遍适应性,未来还需进一步运用跨地区的多案例研究进行检验和完善,以增强本研究的外部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