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刊编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生态治理成为关注焦点,其目的就是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吸引和集聚创新要素,激发主体活力,增进主体间互动和协作,提升创新系统的治理效能,进而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
创新生态具有自然属性。恩格斯曾经指出: “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要实现对创新生态的科学治理,应准确把握创新生态的特性,探索创新生态自然演化的规律和人工干预的机会,寻求最佳的治理效果。
首先,创新生态具有多样性。自然界的生态有很多种,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受地理位置、海拔、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这些生态类型又呈现出万千姿态,分别适宜不同物种的繁衍和成长。创新生态也是一样,其内容和形态并无一定之规,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只要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不断催生创新成果,形成一定的辐射和影响,就是好的生态。放眼国内外的典型创新区域,硅谷、波士顿、东京、以色列,以及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香港、新竹等地的创新生态就各有千秋,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各不相同,但都形成了较高的创新集散能力和影响力。因此,创新生态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因对象而异。在治理实践中,持续积累面向不同类型创新生态治理的 “案例库”和 “策略集”。
其次,创新生态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创新系统的运行需要各种支撑要素,包括需求、立法保障、企业家精神、财政科技投入、科研基础设施、合作网络、大学的知识溢出、风险资本、专业服务体系、政策和制度供给、载体和空间、治理的稳定性、全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氛围等。另一方面,创新生态系统除了自身的复杂性以外,还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系统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创新生态治理不应仅关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还要考虑技术快速突破后,对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伦理秩序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创新生态治理必须要有系统认知和辩证思维,既要重视系统的内部治理,也要关注外部治理问题,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高效耦合。既要着眼于激发内部能量,也要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更高水平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再次,创新生态具有阶段性。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科技创新相对应,创新生态就是一种 “生产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在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密集活跃、科学研究范式迭代发展和技术创新快速突破的背景下,创新生态势必时常出现 “不适应”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创新生态治理需要审时度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当然,创新生态除了多样性、复杂性和阶段性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性需要我们在治理实践中不断去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升创新生态治理的有效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