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锐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李 锋 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尚待改善,受到市场信誉以及渠道环境等的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难以真正实现产业化转变,而且存在一些歧视性条款,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市场环境不够友善。科研人员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兼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制度障碍,知识产权摩擦事件时有发生。
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型、领军型人才非常紧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目前人才总量与经济建设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导致企业面向全球、全国集聚高端人才的通道不畅。加上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与引进人才不匹配,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兑现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高端人才落户缺乏吸引力。
受制于资金短缺,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业和价值链上处于相对低端位置。在融资评估方面部分企业自身管理体系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由于研发阶段部分内容具有保密性,一些研发信息在财务报告里体现得不充分,造成社会融资机构难以对研发项目市场前景进行预测,限制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轻资产甚至无资产,实力较弱,风险较大,资信不强,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目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体系及融资渠道不够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延伸。近年来国内互联网经济繁盛,造就了一些发展速度惊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小米成立9年就进入世界500强、斗鱼成立2年就成为独角兽,但许多企业爆发突然却也衰减迅速,如2015年大量 “共享系”企业就宣告进入死亡倒计时。
强化政策支持、资源配置、数字转型、人才培养,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长的烦恼”。制定精准发力政策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要注意 “资源积累阈值”,即企业从生存期到成熟期发展的过程中,分梯次培养从而优化政策投放的时序和针对性。
促进企业的梯次发展政策。围绕前沿先进领域抢占科技 “制高点”,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集聚,实现梯次发展。
增强企业的资源集聚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等品牌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和集聚 “高尖精缺”人才,引导高端人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推动金融资源和服务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切实帮助初创期科技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政策。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为基础,开展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化辅导和培育。精准分析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创新需求,对照高新技术企业等有关企业认定标准,加强科技服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提升创新管理能力。
培育创新要素聚集。企业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以兼并重组、合作研发、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取所需的各类创新要素。企业嵌入各类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合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加快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和资金链的融合,实现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转变。
培育创新产业集群。紧紧抓住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机遇,立足把新产业和新业态培育成为新一代优势产业,形成众创+孵化+成长助力+产业化的梯级孵化培育链条,构建 “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集群+研发转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实现优势产业集群由 “量的集聚”到 “质的提升”。
培育创新金融模式。着力推动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新兴产业投资等引导基金,推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贷款担保 (质押担保)、科技金融租赁等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创新金融模式。
全球经济面临较大衰退风险,不少企业生产和经营风险日益加大,如何精准把握产业发展中的痛点,聚焦企业的关键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杭州市滨江区聚集了阿里巴巴、新华三、海康威视、大华技术、浙江中控和聚光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围绕这些企业形成的产业链集群。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 “进园区、上平台”,为其提供覆盖工业制造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端到端服务,提升产业数字化能力,形成企业发展新动能。
应重点引进领军、领头、领办等高层次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研发平台。充分利用人才计划促进人才向企业聚集,解决创新人才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各环节实现便利化,使人才在企业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