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和措施

2021-04-14 10:11洪小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技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技型高端成果

洪小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蒋 妍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我国经济已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提升创新能力。面向2035年,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助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实现主要产业跻身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目标进程的关键步骤[1]。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极其活跃的经济主体,其典型特征是要依托科研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有能力也有义务肩负起推动科技创新进步的重任。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建设道路上仍面临困难,亟需联动企业内部、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瓶颈

展望2035,科技创新应成为引领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更是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战略体系不清晰、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低、融资环境不乐观和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了其创新能力建设。

1.1 创新战略体系不清晰

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未对适宜的创新发展战略有清晰认知,在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上往往不能结合企业特点及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整。创新模式选择的僵化和失误都会阻碍企业发展可持续的创新力,最终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衰亡。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创新模式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形式,市场规模、创新成本差异等皆为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2]。由于自主创新基础薄弱,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期企业,往往将模仿创新作为首选战略,缺乏稳定的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盛行的模仿创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生产成本,规避了创新风险,但同时也助长了企业创新依赖性,忽视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关键意义。又因科技型中小企业间竞争激烈、产学研合作关系内各主体发展目标存在差异等原因,其创新合作的机遇不如大型企业多且不稳定,合作创新战略的实施也屡屡受阻。

1.2 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技术研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将知识产权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意味着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同时,提高成果转化率也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资金短缺窘境的重要补充,也能助推技术研发的维系和持续。但我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效果并不显著,政府和中介服务平台不合理的激励制度也诱发了较为明显的盲目追求研发专利数量、 “为转化而转化”的现象,必然导致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后劲不足,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1.3 融资环境亟需改善

资本基础是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柱,但受限于企业资质、资产特点及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同时面临外部融资约束以及内部资金流不稳定的问题,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环境十分窘迫[3]。与传统型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以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主,可供抵押、担保的份额较少,因此在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外部融资渠道上成功率较低;又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等管理能力不善,导致企业对银行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的吸引力较弱;再者,行业内缺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与应用机制[4],企业融资信息匮乏且融资规划与企业宣传不到位,投贷机构也难以对企业经营模式和产品创新形成准确认知,从而无法达成长久而深入的合作。随着科技产品更新迭代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逐渐呈现急、大、频繁的特点,这恰好是金融机构最忌惮的投资需求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融资难度。融资困难严重打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改善融资环境刻不容缓。

1.4 高端科研、管理人才匮乏

人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一旦高水平研发人员和管理人才匮乏,企业想在短期内提升总体创新能力几无可能。科研人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根本,依靠高端创新人才更能充分挖掘企业创新活力,彰显竞争优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表现活跃、企业决策多,且创新活动需对各种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优整合,因此,具有高战略定位的顶尖管理人才也是企业所需。但由于企业能力与人才环境等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端人才储备受限。一方面,出于成本考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端人才吸引力弱,又因为政府人才帮扶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导致高层次人才较多地流入薪酬高、发展前景好的大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人才培育机制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高端人才难以发挥其最大才能,也容易发生人才流失情况。

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对策

面向2035年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创新能力现代化,发展创新能力不能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企业应与政府及社会服务主体联结成完整、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2.1 企业维度

在创新战略体系的制定上,需厘清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所处阶段特征,挣脱企业各生命阶段技术创新的桎梏。创新模式的调整需要企业精准评估自身研发实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对于资金短缺、创新条件薄弱的初创阶段,可以选择模仿创新;步入成长期,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企业间合作渠道是关键,以合作创新为主,实现创新要素聚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稳固技术创新能力;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理应重点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突破自主创新瓶颈是企业向更高层次蜕变的必经之路。

在成果转化环节,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积极了解市场环境,灵活调整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方向;加大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同时规避对风险大、效益低的产品转化投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成果转化的前提,科技型中小企业须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利用、风险防范及保护战略,制定合理的激励创新机制,同时寻求与高校科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关于提升融资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主要包含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及成本管控等能力建设;其次,应拓宽筹资途径,优化筹资结构,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信用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显示度,减少融资约束。

面对企业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强政、企、校协同联动,积极对接研究院、高校,为高端人才来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制定人才提升战略,加大人员的培训强度和激励力度,力争培养一大批高水平、高技能的高层次管理和科研人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2 政府维度

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上,除了高校和企业的融洽对接之外,政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投入,或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都能有效刺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基础薄弱,政府组织倡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间进行深度对接和交流,亦能提升企业成果转化能力;此外,政府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摒弃盲目以数量为导向的专利奖励机制,同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方面,政府财政扶持政策的落实、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以及信用评价机制的改进都能缓解融资瓶颈问题。除了科创基金的申请与银行贷款补贴之外,政府的财政制度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注入初创期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协调贯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链条,同时优化企业与金融服务平台的对接状况,推动多元化融资;改良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引导更多外部资金支持。

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政府要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扶持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其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奖励和补助;更重要的是,在宣传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确保政策实施落地,提高扶持政策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覆盖率。

2.3 社会维度

在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果转化效率方面,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社会机构应积极利用专业优势,打造科技成果服务平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并努力夯实平台的投资吸纳能力,扩大宣传渠道及影响力,确保能吸引足够资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培养专业人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财务状况等信息进行整合;服务平台还应创新投贷联动机制,支持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的交流协作,积极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和融资担保作用。

为了弥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人才空缺,社会机构的人才引进及项目申报平台要扶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与管理人才,并契合企业发展需求,集中引进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项目,在协助企业培育科研、管理能力的同时,通过项目吸引、留住人才。

猜你喜欢
科技型高端成果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工大成果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