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坤,杨 越,王翠霞,孙香荣
(1.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2.西安城乡水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煤矿行业事故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缺乏完整有效的安全教育考核评估体系[1]。由于职业培训评估体系缺失,导致安全教育及其他技能培训的效果评估形式趋于单一化、考核目标模糊、评估信息处理不足、与实际工作情况脱节、培训和考核流于形式、实际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无从验证等问题,影响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技能的提升[2-4]。于洪军[5]提出国有煤矿应创新安全培训思维,优化安全教育培训模式,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时效性,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吴立活等[6]提出结合煤矿安全教育管理现状,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数据进行线上安全培训与考试更有利于安全教育的培训考核;蒋旭刚等[7]提出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发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平台并建立远程教育培训计算机考试机制。
危机理论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做好员工生产工作岗位不安全行为和三违操作的有效预防和消除,培训员工危机预防和应急处理操作。将危机理论运用到安全教育培训中,可有效缩减事故爆发率[8-10]。本文以危机教育为指导,设计危机理论下的信息化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基于经典柯氏4级评估模型,提出新的4级定量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考评模型,进而推动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循环。
危机理论及危机管理,是对危机进行处理或降低危机所造成的威胁损失,并针对各类危险情况而开展方案策划、状态调节、职工培训等行动而发起研究的理论指导。4R危机管理理论较为常用且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紧密,其包含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危机理论在安全培训系统中的应用是为培训员工的危机预防意识和危机应急处理能力,从而达到消除职工三违操作和缩减事故爆发率的目的。危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使员工对日常生产工作中的危机有清楚的认知,明确危机造成的后果,使员工具有危机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意识与能力,遏制事故的发生[11-12]。将危机教育理念贯穿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中,并结合员工岗位操作规范、体系化危机教育课程的开创性研发,设计1个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以危机教育理念为方法支撑,针对一线操作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以期更加有效地缩减人员违规行为和消减事故率[13]。
在课程工具方面,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根据交互性等原则设计培训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课程资源、主题培训、海量题库、我的设置4个版块,并提出教师端、学员端、管理人员端3个客户端以适用于不同主体,并使用JS,HBuilderX、微信开发者工具,开发具备培训平台雏形的安全培训微信小程序,使培训内容更具可理解性和实践贴合度,提高员工的培训主动性和参与度。煤矿信息化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煤矿信息化安全教育培训系统Fig.1 Informationalized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coal mine
由图1可知,课程资源版块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事故警醒,此模块可提高员工的基础知识技能,增加员工知识储备;主题培训版块包含课前预习、课堂进程、课后巩固及激励模型,此模块可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案例讲解,监督员工的学习情况,并采用激励形式提高员工的学习主动性;海量题库版块的内容包括题库练习、我的收藏、错题本、模拟考试,此模块可结合反复作业练习使讲课内容更加牢记于心,员工通过反复自我测试、自我练习不断熟悉课堂内容;我的设置版块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我的培训、站内信、设置,用于员工个人信息、培训情况的记录。
教师端的用户为教师,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资料的上传更改,并为学员进行问题讲解等;学员端是为员工提供学习的平台,学员可通过注册登记,选择所需课程进行学习,该板块还设计对优秀学员进行激励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主动积极性;管理端仅供管理人员登录使用,用于对系统内容的修改及用户信息管理等。
效果考核评估作为安全教育培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判定安全教育培训是否满足煤矿需求的关键。目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评系统严重缺失,考评形式单一化,无法对安全教育培训实际效果进行有效考核,故为了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培训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测评,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模型。
安全教育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组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减少隐患数,降低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发生起数,创造安全效益值[14]。对安全培训产生的效益进行定量计算,设安全培训对煤矿造成的效益为M,其计算如式(1)所示:
M=(a-b)×N%×Q×90%
(1)
式中:M为安全培训对煤矿造成的效益,万元;a为培训前三违操作发生数量,次;b为培训后三违操作发生数量,次;N%为三违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Q为事故造成总损失,万元;90%为人因导致事故比例。
在实际参数设置时,对事故造成总损失的计算应参考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煤矿损失数据或参考本单位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在损失计算时,对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罚款损失、赔偿损失以及煤矿声誉损失进行定量计算,N%应参考海因里希事故法则(300∶29∶1)进行计算。另外,在以安全培训考核评估为目标统计三违操作发生数量时,统计的数据不与实际工作的个人绩效、奖惩体系进行挂钩,为力求还原最真实日常工作状态,可考虑监测的隐蔽性,统计方法采用员工操作监测系统或班组管理员人工监测,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1959年,美国Donald.L.Kirkpatrick所提出的柯氏4级经典培训效果模型是安全领域运用频率较高的1种培训评估模型。该模型根据评估的繁琐程度和深度,将培训效果归为4种类型,分别是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见表1[15]。
表1 柯氏4级评估模型Table 1 Kirkpatrick four-level evaluation model
反应层评估是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活动提出的观点与建议等,主要包括对培训方案的满意程度、授课老师水平、学习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的见解与态度;学习层评估则是评估参加培训人员对基础知识、安全技术等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的判辩与领悟情况;行为层评估是对参加培训员工重新上岗作业进行追踪调查,以统计员工操作习惯的转变情况,以此判断员工在培训中掌握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技术对实操作业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行为层评估是考查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其数值也直接代表培训效果和效益值;效果层评估是在组织层面上,评估安全培训对煤矿安全工作做出的贡献,如通过对照培训前后的事故率以及变化幅度,判断安全培训为煤矿贡献的效益。该模型应用广泛且通用性强,但未具体指出在实际评估中的详细使用技术与方法,因此缺少一定的实践向导。
基于柯氏经典的4级评估模型建立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煤矿从业人员信息化安全教育培训系统的考核评估模型,并结合危机教育思想,在4个层次中分别建立评估机制,均以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考评机制模型构建,如图2所示。
图2 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模型Fig.2 Evaluation model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ffects for employees in coal mining industry
通过改变已有的定性评价标准,在反应层与学习层,细化评估标准,并利用微信小程序的平台优势,采集实际培训数据,确保评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此解决原有定性评价中存在的结果含糊不清、不明确等问题;并在行为层和效果层融入创新,引入新的考评公式和评分标准,对传统评估模式所忽视且对煤矿最有价值、最直观的行为和效果层面进行定量评估,考虑实际培训目标和落脚点,达到切合煤矿利益、促进煤矿对培训成果认可和模式不断优化的期望值。
1)反应层
对于该层面的评估,学员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主要结合微信小程序中老师与学员互动频次进行考核评价,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涉及到的疑难知识点和技能进行解答和操作,学员通过图片、视频、3D效果模拟图、设备工作流程示意、事故危害模拟、事故回溯及知识卡片或随堂知识小测试等途径,并点击微信小程序进行便捷、直观、动态的学习,学员点击数产生用户活跃次数。教师端利用后台直观观测到每名学员及整个班级的活跃程度,从而通过活跃程度比例判定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如老师在每节课堂分享20次知识卡片,学员点击数分别为18,15,10,则用户活跃程度和参与程度分别为18/20,15/20,10/20,当活跃程度和参与程度高于80%时,即判定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活跃度、参与主动性良好。在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微信小程序端会通过站内信息功能向每位学员发送匿名评价问卷,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老师的专业性、培训流程进行评估,主要从培训流程、知识、师资、环境以及效果5个方面进行。采用10分制法对培训的流程、知识、师资、环境、效果进行匿名调研。二者综合,在评分体系中各占50%,最终实现对培训反应层的考核评估。反应层考评见表2。
表2 反应层考评Table 2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ponse level
2)学习层
本文课程设计中将岗位操作培训与安全培训相结合,安全知识培训与实操训练相结合,二者互相印证可加深理解。除最终测试的成绩外,培训教师通过教师端后台,对每位学员的自学自测情况进行了解,重点与培训知识掌握程度不佳的学员进行沟通,解决学员学习难题,保证培训效果。在本文安全培训效果考评体系的学习层系统设计中,重点在于对学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及操作知识的技能进行培训,以消除学员的三违行为,同时为提高员工整体安全素质,对员工所属工种的基本规定和岗位知识进行体系性培训,具体评估模型见表3。
表3 学习层考评Table 3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level
3)行为层
该层面评估通常是在参训人员完成安全培训活动后,再次返回工作岗位作业时的行为转变考核评估,一般由班组长、同事、安全检查人员对受训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测,判断其操作及行为在安全培训前后的差异。而传统评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从受训人员的个人感受、同事对受训人员操作及行为转变的判断以及本人自评3个方面进行,这种评价方法要求煤矿对学员的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和对比。
在行为信息采集方面,主要采用员工操作监测系统或班组管理员人工监测,为做好监测隐蔽性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并力求还原最真实日常工作状态和工作数据,在统计以安全培训考核评估为目标的三违操作发生数量时,规定其数据不与实际工作绩效挂钩。其中,从业人员操作监测系统,采用行为识别原理,通过对三违操作、不安全行为的模型输入,由图像采集接口对员工的操作和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图像对比、建模对比对员工的三违操作进行分析,对于复杂操作,则由人工进行判断。行为层考核根据实操行为监测成绩进行评估,计算如式(2)所示:
P=(a-b)/a×100%
(2)
式中:P为实操行为的监测成绩;a为培训前三违操作发生次数;b为培训后三违操作发生次数。
当P80%,即三违操作降低80%以上为合格。
4)效果层
效果层评估,以a为单位,对煤矿的事故率进行统计比对;以月为单位,参考公式(1)计算安全教育培训效益。设安全培训为煤矿带来的效益为M,可以通过表4中所列公式展开计算。
基于柯氏经典4层次评估框架,构建培训考评模型,在反应、学习、行为、效果4个层次提出定量的评估模式,对煤矿重点关注的员工培训活跃度、培训评价、知识技能掌握度、行为改善效果、培训成本及培训效益等,均提出配套的计算公式,并提出判定标准,由表4中合格标准可知安全培训效益需达到安全培训成本的5倍,才能证明该培训的成本效益比合格且符合期望。从煤矿利益角度出发,通过培训考评模型的创新,优化安全培训模式,促使煤矿提高对培训的效益和成果关注度,增强煤矿安全重视程度和安全投入能力,从而提升煤矿员工的平均安全素质。
表4 效果层考评Table 4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ffect level
1)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包含课程资源、主题培训、海量题库、我的设置4个功能版块,教师端、学员端、管理人员端3个使用主体模块。
2)柯氏4级经典安全教育评估评估模型含有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以及效果层,但其实用性不足,因此,提出考评模型的定量化创新。
3)安全培训4级定量考评模型中,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的考核标准细化,引入新的考评公式,进行考评模型的定量化创新,使其更加准确地反应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