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琴,廖 斌
(1.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学院 计算机系,四川 成都 611731; 2.四川师范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工间休息指工作间歇中的短暂休息,可以有效缓解工作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仅针对部分特殊行业人群,制定工间休息相关法律法规[1-2]。随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人与信息系统交互主要通过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实现,VDT持续作业是1项具有特定姿势的脑力劳动,是当今社会主要劳动模式,过量劳动会引发心理与生理疲劳,降低作业效率。我国VDT持续作业工间休息制度和标准尚未完善。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展开VDT作业时间制度研究:Grajewski等[3]认为在持续作业过程中,定时休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彭晓武等[4]通过试验研究VDT阅读工间休息制度,利用绩效和主观疲劳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提出劳动者每60 min至少需安排1次休息;徐凯宏等[5]以文本输入为作业形式,研究VDT作业工间休息制度,通过分析作业绩效与主观疲劳评价指标,认为作业60 min后需要休息;廖斌等[6]结合主观疲劳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基于劳动时间的VDT作业自适应工间休息制度。VDT作业时间制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以下3点问题:1)试验任务以VDT阅读和文本输入为主,不符合VDT作业“人机交互、认知性高”特征。2)工间休息采用固定时间方法,未考虑作业难度及个体差异,存在“一刀切”等不合理现象。3)通过人为判断疲劳程度作为工间休息依据,研究结果主观态度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将试验方法与综合作业绩效、主观评价和眼动指标,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构建认知性VDT持续作业疲劳模式识别模型,为制定和完善工间休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业疲劳指劳动者因高强度或长时间持续作业,导致劳动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是工间休息机制主要评价指标[7]。作业疲劳评价方法包括绩效测量、主观评价和生理测量3种:绩效测量和主观评价操作简单,但易受劳动者主观态度影响;生理测量评价客观,但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因此,综合使用3类指标进行疲劳模式识别。
任务绩效评价指标主要以作业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为主[8-10],其次还包括选择反应时间和任务正确率。
作业疲劳主观评价涉及劳动者心理努力程度、任务难易程度、作业时间压力以及生理不适等方面。以主观疲劳综合指数作为备用主观评价指标,减少试验过程中主观问卷填写中断时间,确保试验连续性。采用likert 9分量表,以整数1~9代表主观疲劳感受,其中1表示非常轻松,9表示非常疲劳。
眼动指标因实时性、无干扰性和有效性被用于作业疲劳实时测量中,并将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扫描频率、眨眼频率5种基本眼动指标[11-12]作为备用生理指标。
试验采用持续操作测试(Continue Performance Test,CPT)、任务范式和Go-Nogo反应范式,运用E-Prime软件设计心算任务,模拟VDT持续作业。每个循环单元依次呈现4个刺激数字:T1、T2、T3、T4,每个循环单元呈现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每个单元呈现方式Fig.1 Presentation of single trail
心算任务分D1、D2、D33个难度等级,试验水平设计见表1。综合考虑心算条件复杂度及完成心算时对刺激数字的记忆难度发现,D1难度最低,D2次之,D3难度最高。
表1 试验水平设计表Table 1 Design of experimental levels
为消除个体差异,难度等级采用被试内设计。被试根据每个单元中依次呈现的4个刺激数字,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心算。若满足Go条件,回车键enter完成反应;若不满足Go条件(即No-go),敲击space键完成反应。每个难度等级测试时间均为60 min,约350个单元。
试验被试共30名,包括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被试年龄介于19~23岁,平均年龄20.4岁。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精神或心理疾病史,均为右利手。
试验主设备为电脑,连接22英寸LED显示器。任务绩效指标(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由E-prime软件自动记录;主观疲劳综合指数通过likert9分量表测量;眼动指标由Tobii X2-30测量采集。
试验前通知被试保证充足睡眠;测试前,被试需认真阅读任务界面指导语并进行2分钟适应性练习。测试时,被试需认真完成每个单元心算测试。测试全程持续60 min,期间主试人员需在10,20,30,40,50,60 min 6个时间点暂停测试,并让被试完成主观疲劳综合指数评价。由于暂停时间较短,对测试连续性影响可忽略不计。
每名被试需完成3个难度等级测试,每次测试间隔时间大于5 d。
测试完成后,统计所有被试在10,20,30,40,50,60 min 6个时间点的8个备选指标值。
1)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E-prime软件记录每个单元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前10 min内平均值。例如:被试第20 min正确反应时为10~20 min内该被试正确反应时均值。
2)主观疲劳综合指数:每名被试在6个时间点主观评价值。
3)由Tobii X2-30记录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扫描频率、眨眼频率,并计算每个时间点前10 min内均值。
利用SPSS软件对8个备选指标的难度等级和持续时间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方差分析结果Table 2 ANOVA results
由表2可知,正确反应时、主观疲劳综合指数、注视时间、瞳孔直径、眨眼频率5个指标均值在难度等级和持续时间2个维度差异显著(p<0.05),说明这5个指标对VDT持续作业疲劳变化较敏感;正确率和注视次数仅在持续时间维度差异显著,在不同难度等级中无明显差异;扫描频率在难度等级和持续时间维度均无显著差异。VDT持续作业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VDT持续作业疲劳评价指标体系Fig.2 Index system for fatigue evaluation of VDT continuous operation
BP网络为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输入信号前向传递,误差后向传递[13]。输入信号X[x1,x2,…,xn]由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直至输出层。每层神经元状态仅对下层神经元状态有影响。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输出项Y[y1,y2,…,ym],则转入反向传播,根据预测误差调整网络权值和阈值,使BP网络预测输出逼近期望输出[13-15]。BP神经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BP神经网络基本工作原理Fig.3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BP neural network
作业疲劳是作业强度和作业时间对人体机能消耗的积累,作业疲劳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和生理指标,所以绩效指标与生理指标能客观反映人体疲劳程度;作业疲劳是主观性非常强的生理机能自我反馈,在相同劳动负荷下,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业疲劳判断、工间休息安排应服从劳动者生理机能自我反馈(主观评价)[14]。实际作业管理中,劳动者主观疲劳判断存在多种问题,所以研究将被试绩效指标与生理指标作为输入,主观评价指标作为输出(试验中要求被试真实评价),训练BP神经网络对作业疲劳进行模式识别,分析主观疲劳与客观绩效指标、生理指标之间映射关系[15]。
结合图2设计BP神经网络。输入指标:正确反应时(x1)、注视时间(x2)、瞳孔直径(x3)、眨眼频率(x4),输入向量为[xi](i=1,2,3,4),神经元个数为4;输出指标:主观疲劳综合指数,指标采用9标度评价,输出向量为[yj](j=1,2,…,9),神经元个数为9。构建9种输出状态:Y1,Y2,Y3,…,Y9,9种状态分别对应9标度评价值1~9,Y1表示最低疲劳模式,Y9表示最高疲劳模式。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由经验公式确定,如式(1)所示:
(1)
式中:b为输入神经元个数;c为输出神经元个数;a为1~10的整数。
经训练对比,确定隐含层神经元个数d=12,网络结构为4-12-9。
利用试验数据训练神经网络:隐含层和输出层传递函数分别采用logsig和tansig,训练采用trainscg函数。设定最大训练次数6 000,学习速率0.01,误差平方和0.001。每名被试采集18组数据(3个难度等级×6个时间点),试验共生成540组有效数据,其中训练数据、验证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占70%,15%,15%。运行Matlab R2013a,训练489次后达到误差要求,模式识别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训练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数据、验证样本数据及测试样本数据的模式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2.6%,92.6%,95.1%,全体样本识别正确率达93.0%,识别效果较好。
图4 模式识别结果Fig.4 Results of patterns recognition
根据作业者实测结果,确定输入向量[x1,x2,x3,x4],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输出模式识别结果向量[y1,y2,y3,y4,y5,y6,y7,y8,y9],根据结果向量确定疲劳等级指数k,如式(2)~(3)所示:
k=z(yz=max{yj,j=1,2,…,9},z=1,2,…,9)
(2)
(3)
式中:k为疲劳等级指数;y为输出结果向量。
式(2)~(3)均可确定疲劳等级指数k。其中,式(2)为最大隶属度原则,9标度整数赋值,精度相对较低,可用于粗略简易判断;式(3)为加权法连续赋值,精度相对较高,可进行精确评判。
根据疲劳等级指数k确定疲劳模式Mk。参考likert 9分量测评定,当k≥5时,建议进行工间休息。具体工间休息机制见表3。
表3 工间休息机制Table 3 Break mechanism
在原试验方案基础上,调整部分试验参数:Go条件T2×T4+1=奇数,Go:No-go=5∶1,持续时间50 min。重新甄选2名被试进行试验,记为检验被试1、检验被试2。
采集2名被试正确反应时、注视时间、瞳孔直径、眨眼频率4个指标值,计算4个指标在时间段40~50 min内均值,构建输入向量,运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检验结果Table 4 Text results
由表4可知,由于2种疲劳等级指数计算方法精度不同,检验结果存在较小差异,但与被试主观疲劳综合指数较吻合。因此,基于该方法提出的工间休息机制适用性较好。在相同作业工况下,不同被试疲劳模式不同,工间休息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说明采用“一刀切”的工间休息制度不合理。
1)构建适用于VDT作业的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能有效识别劳动者的疲劳状态。
2)VDT持续作业工间休息机制能解决实际工间休息管理中主观性强、“一刀切”等问题。
3)模式识别采用输入指标为客观性绩效指标和生理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难度较高;但随无干扰生理探测技术不断进步,能有效降低数据采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