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对“阪”的历时替换考*

2021-04-14 07:37
关键词:主导地位用例斜坡

陈 城

(北方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表“山坡、斜坡”义的词属于汉语常用词,汉语史上主要有“阪”(“阪”也作“坂”,本文仅使用“阪”)、“坡”,现代汉语中,主要使用“坡”。目前除了王凤阳《古辞辨》[1]47中对这两个词的词义进行了辨析之外,有关这两个词的专门研究还很少。需要说明的是,汉语史上还有“陂”表示这一概念,《说文解字·阜部》:“陂,阪也。”[2]304《尔雅·释地》:“陂者曰阪。”[3]《文选·古诗〈冉冉孤生竹〉》:“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李善注引《說文·阜部》:“陂,阪也。”[4]可见,“陂”与“阪、坡”是同义词,“陂”由于义项过多,表示“山坡、斜坡”义时就很少使用,无法与“阪”“坡”相比。因此,本文仅集中考察“阪”与“坡”的历时替换。根据对传世文献的考察,发现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山坡、斜坡”义这一概念是用“阪”来表示,而“阪”是通常会忽视的古词。“坡”约从东汉开始使用,至唐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并与“阪”开始竞争,并在五代以后替代了“阪”,成为了“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并使用至今。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历史语料,分别从先秦至西汉、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论述“坡”对“阪”的历时替换过程。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

先秦至西汉时期,表示“山坡、斜坡”义主要用“阪”,见表1。

《说文解字·阜部》:“阪,坡者曰阪。字亦作坂。”[2]304《说文·土部》:坡,阪也[2]288。段玉裁注:“坡者曰阪,此二篆转注也。”[5]可见,“坡”“阪”二字为同义词。“阪”表示“山坡、斜坡”义,最早见于《诗经·秦风·车邻》中,如“阪有漆,隰有栗。”[6]

先秦时期,“阪”于文献中颇为常见,是“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阪”一开始用法比较单一,通常是单独使用,做主语与宾语。随着词汇的发展,出现了“中阪、长阪”等组合。文献用例如下:

(1)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国风·东门之墠》)

(2)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诗经·小雅·伐木》)

(3)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诗经·秦风·车邻》)

(4)旦徘徊於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楚辞·九叹》)

(5)驥垂兩耳兮,中阪蹉跎。(《楚辞·九怀》)

(6)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礼记·月令》)

例(5)“中阪”即“半山坡”。例(6)“阪险”,孙希旦集解:“陂者曰阪,山泽曰险。”[7]

(7)成子衣制杖戈,立於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8)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战国策·卷十七》)

西汉时期,“阪”继续占据“山坡、斜坡”义的主导地位。“阪”在沿用前代的使用方法和固定组合的基础上,也发展一些新的用法。如:

(9)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史记·河渠书》)

(10) 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峻阪、岭阪的使用。如:

(11)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史记·袁盎鼂错列传》)

(12) 夫郊祭之牛,养食□年,衣之文绣,以入庙堂,太宰执其鸾刀,以启其毛;方此之时,愿任重而上峻阪,不可得也。(《盐铁论·毁学》)

(13) 今去而侵边,多斥不毛寒苦之地,是犹弃江皋河滨,而田于岭阪菹泽也。(《盐铁论·轻重》)

表1 先秦至西汉“阪”“坡”的文献使用情况

从表1可知,在先秦西汉的文献典籍中,表示“山坡、斜坡”义主要用“阪”,未见“坡”的用例。在这一时期,“阪”一开始的用法比较单一,只单独做成分,随着词汇复音化的发展,出现了“中阪、峻阪”等组合。

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阪”依然保持着“山坡、斜坡”义的主导地位,用法比前代更加灵活。在这一时期,表示山坡、斜坡义的“坡”开始使用,见表2。

在这一时期,“阪”继续占据优势地位,见于各大文献中。如:

(14)重任之车,强力之牛,乃能挽之。是任车上阪,强牛引前,力人推后,乃能升逾。(《论衡·效力篇》卷十三)

(15)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汉书·郊祀志》)

(16)莫若以黄屋硃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汉书·蒯通传》)

(17)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汉书·袁盎鼂错传》)

(18)或奔车走马赴阬谷,而不惮以九折之阪为螘封。(《抱朴子·外篇》卷二十四)

(19)涉涧之滨,缘山之隈,遵彼河浒,黄阪是阶。(《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20)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21)箕风毕雨,育岭生峨,高岑直兮蔽景,修坂出兮架天。(《全梁文》卷六十)

(22)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齐民要术》卷一)

表示“山坡、斜坡”义的“坡”,东汉才开始使用。王凤阳《古辞辨》解释到:“坡”最初与“陀”构成复音节形容词“坡陀”,也作“陂陀”,是形容地形倾斜,险峻的。后来,坡名词化之后就表示它所形容的对象[1]47。如:

(23)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司马相如《哀二世赋》)

(24)靡迤坡陀,下属深渚。(《广弘明集》卷二十七)

“坡”名词化之后,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在这一时期,考察的文献用例仅1例。如:

(25)我观人须,长而复黑。冉弱而调,离离若缘坡之竹,郁郁若春田之苗,因风拂靡,随身飘。(黄香《责髯奴辞》)

表2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阪”“坡”的文献使用情况

从表2可知,不管是在书面语的文献中还是在口语性的文献中,“阪”的用例数最多,它基本统治了这一概念的使用。“坡”虽然开始出现,但是没有被广泛使用,无法与“阪”形成有力的竞争。

三、唐宋时期

魏晋以来“阪”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坡”的用例非常少的局面,在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了变化——“坡”的用例逐渐增多。隋唐时期,“坡”与“阪”出现了竞争的局面,“坡”的大量使用对“阪”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还没有完全替代“阪”;五代以后,“坡”替代了“阪”,成为“斜坡、山坡”义的主导词,见表3。

隋唐时期,在书面语文献与口语文献中,都能看到阪的用例,其用法基本与前代相同。如:

(26)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畏日晚。(李白《天马歌》)

(27)前有阪,後有坑。大梁侧,小梁倾。(元稹《当来日大难行》)

(28)驿路穿荒阪,公田带淤泥。(贾岛《寄武功姚主簿》)

(29)佩兰长阪上,攀桂小山前。(杜淹《寄赠齐公》)

(30)台形圆耸,于此望见馀之四台,西台、北台去中台稍近,下中台向北上坂便是北台之南涯。(《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31)从菩萨寺向北傍中台之东岸,逦下坂十里来,又更上坂行十馀里,到北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32)向南上坂二里许,到台顶,有三间堂,垒石为墙。(《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33)斋后下台,却到上米普通院,便向南直下坂行十八里许入谷,更向东南行三四里,更向西谷行一里许。(《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34)见道从楚州至登州道路尽是山坂旷野,草木高深,蚊虻如雨,终日逾山行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35)向东南傍海岸川野难过,山坂重重。(《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而在这一时期,“坡”一改前代的静止状态,并迅猛发展起来,其使用频率大大增加,打破了“阪”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在用法上“坡”比“阪”更加的灵活、更加口语化,出现了阳坡、闲坡、慌坡等组合。如

(36)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37)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三)

(38)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坡。(张籍《留别江陵王少府》)

(39)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戎昱《赠宜阳张使君 》)

在口语性较强的白居易诗中“坡”的用例远远高于“阪”,王梵志诗中只用“坡”不用“阪”。例如:

(40)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白居易《东坡秋意寄元八》)

(41)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白居易《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42)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43)盏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王梵志《吾有十亩田》)

(44)阳坡展脚卧,不采世间事。(王梵志《回波乐》其八十八)

从以上语料分析可以知道,在整个隋唐时期,“坡”与“阪”相互竞争、排挤。在口语性较强的白居易诗、王梵志诗中,“坡”的用例明显高于“阪”,“阪”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被“坡”动摇。

五代至宋时期,“坡”成功竞争过了“阪”,成为“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在《敦煌变文集新书》《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口语性文献中,表示这一概念时,只使用“坡”而不用“阪”。如:

(45)洗面河头因担水,梳头坡下拾柴回。(《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

(46)走到下坡而憩歇,重整戈牟问大臣。(《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47)树神奉敕,便于西坡之上,长叩三声,云务陡暗,应是山间鬼神,悉皆到来,是日夜拣炼神兵,闪电百般,雷鸣千种,彻晓喧喧。(《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48)忽因一日,在于山间,白庄于东岭之上安居,远公向西坡上止宿。(《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49)年年斫罢仍再锄,千秋终是难复初。又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斫当阳坡。(《五灯会元》)

(50)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五灯会元》)

(51)足下已生草,举步落危坡。(《古尊宿语录》)

(52)角力未充难提掇,且从放在小平坡,虑上高峰四蹄脱。(《古尊宿语录》)

表3 隋唐宋时期“阪”“坡”文献的使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隋唐时期是“坡”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阪”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坡”与“阪”相竞争的形势。从五代开始,“坡”的用例大大超过了阪,并且在较口语性的文献中,表示“山坡、斜坡”义仅用“阪”,“坡”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完成了对“阪”替换,成为了这一概念的主导词。

值得说明是,在口语性较强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只看见了“阪”的用例,没有看见“坡”的用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汉语常用词的替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变,新词对旧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新词与旧词在替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共存的局面。

总之,五代以前,“坡”与“阪”处于竞争的局势,五代以后,“坡”完成了对“阪”的替换,成为了“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

四、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坡”稳定了它的主导地位。虽然“阪”也在部分文献中使用,但其用例非常之少,见表4。

这一时期,在笔者所考察的文献中,表示“山坡、斜坡”义的“阪”只有在《全元曲》《三国演义》《西游记》共出现了9例。如:

(53)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元史·小云石海涯传》)

(54)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 》

(55)却说猪八戒在那林内,正思量行者,只听得山坂下叫声“悟能兄弟,牵马挑担来耶。”(《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

“坡”于各大文献中都显示了其主导地位。例如:

(56)有累累垂垂石,有高高下下坡,有重重叠叠奇峰,有深深浅浅涧,有一簇两簇人家。(《朴通事》)

(57)二人上山坡看时,果见数十骑蛮兵纵马而来。(《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58)关兴先引百余骑登山坡看时,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

(59)他原来在那洞主面前说了嘴,不敢回洞,径往山坡上逃生。(《西游记·第二十回》)

(60)八戒惭愧不胜,在坡前晾晒衣服,等候不题。(《西游记·第二十回》)

表4 元明清时期“阪”“坡”的文献使用情况

从表4可知,元明时期表示“山坡、斜坡”义的“阪”只是出现在部分文献中,并且使用频率较低;而“坡”的使用频率则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性。清代之后,“阪”退出了“山坡、斜坡”义,成为了这一概念的古词,“坡”则一直保持着它的主导地位,并使用至今。

结 语

通过考察发现,表“山坡、斜坡”义的常用词,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用“阪”,东汉时期“坡”开始出现,发展到隋唐时期开始与“阪”竞争,特别是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表示这一概念时,主要用“坡”;五代以后,“坡”成功竞争过了“阪”,成为“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阪”发展到清代,逐渐退出这一概念中,成为了一个历史词汇,而“坡”则保持主导地位,且沿用至今。

“坡”从五代后替代“阪”成为“山坡、斜坡”义的主导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使用者的求新心理。汪维辉先生在论述常用词的替换原因时提到:“常用词似乎存在着一种内部更新机制,一个词用久了以后,常常会被一个新的同义词所取代,许多词看来是这样的。这也许跟语言使用者的喜新厌旧心理有关。”[8]“阪”从先秦使用到隋唐时期,并一直占据着该概念的主导地位,对于“阪”长期使用,人们逐渐产生了厌旧的心理,而“坡”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也就迎合了使用者的求新心理。二是文白兴替的结果。徐时仪强调:“常用词的古今演变大多是文白的兴替, 随着古白话中新的口语常用词不断地产生, 文言中的一些常用词逐渐被替代。”[9]在唐以后,“坡”见于各大口语性的文献中,“阪”作为一个文言词,已不能顺应白话系统的发展,“坡”也就逐渐排挤掉了“阪”。

猜你喜欢
主导地位用例斜坡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逆势而动:美元主导地位掩盖了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崛起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亲其师,信其道
浅谈油画的画法技巧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软件设计中用例详细需求描述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