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开展粮食及农特产品干燥理论技术研究及装备设计开发。 提出了基于涡流管制冷常压冻干理论, 首创了热泵除湿气调干燥技术, 在干燥动力源优化、 气流场模拟等方面国际知名, 国际著名刊物Drying Technology 和I JABE 对此进行了专版报道; 开发的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及真空低温干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粮食主产区, 谷物低温高效干燥成果及装备设计服务于中储粮及其下属公司, 年处理粮食3 亿t;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 项、 二等奖4 项。
重点开展黄河流域特色食品资源的品质调控、 功能营养因子发掘利用等研究。首次揭示了牡丹多酚、 甾醇、 低聚芪等营养因子的活性机理, 突破了牡丹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瓶颈, 实现了牡丹资源全产业链利用, 带动洛阳牡丹产业总产值240 亿元; 系统研究了菊芋、 甘草、 杜仲等资源功能营养成分的构效关系, 攻克了其关键核心生产技术, 新增产值5 亿元; 其中, 甘草酸等系列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 项、 二等奖2 项。
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无损智能分析、 便携检测、 危害物高效识别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建立了基于不同识别元件和机理的免疫分析与仿生检测方法, 提出了电子鼻传感阵列优化方法和漂移信号实时分离技术, 设计了基于新型光场调控和动态散斑测试技术的超分辨光谱分析系统, 攻克了食品安全大范围动态实时检测与局部精准分析协调性技术难题; 开发的焙烤食品云计算智能安全控制系统, 应用于全国3 000
多家门店;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2 项、 三等奖4 项。
围绕酿造微生物、 食品用酶等方面开展研究。 突破了山药黄酒低温发酵技术, 解决了特色黄酒生产技术瓶颈; 揭示了杜康酒生产过程微生物菌群生态演变及代谢规律, 设计并优化出特征风味的微生物组合; 基于豫西地区林果特点, 开发了山茱萸果醋、 猕猴桃果酒、 柿子醋等地域特色产品; 构建了耐酸耐热α- 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定向进化技术体系, 显著提高了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累计带动杜康控股、 仰韶生物等企业新增产值20 亿元;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4 项、 三等奖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