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华
开国少将余洪远是陕西省西乡县高川乡人,生于1907 年。1932 年秋,陕南大旱,颗粒无收,加之官府豪绅的盘剥和土匪劫掠,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早年的余洪远思想进步,他听说川北一带有红军活动,便约了本村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翻越巴山前去投奔。但一时未能找到,他便暂时在川北的通江县洪口镇一个地主家边打工度日,边打探红军的消息。这年12 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抵达四川省通江县,余洪远当天便找到了红军,并主动为红十师带路,攻下了川军盘踞的洪口镇。于是,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3 天后被选调到红军第十师政治部,当上了一名政治宣传员,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了巴州县委书记、川陕省委组织部长、川陕省保卫局长、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金川省委军事部长、甘肃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等职。
1935 年3 月,余洪远随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苏区开始长征。他先后参加了嘉陵江、剑门关、江油等诸多战役,并担任红四方面军后方纵队负责人,担负起收容掉队战士和伤病员,以及担架队、挑夫队、医院、被服厂、兵工厂等庞杂的后勤事务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35 年 4 月,红四方面军占领剑阁县后,余洪远奉命和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一起,率领后方纵队赶到江油县中坝,筹集部队西进川西高寒地区所需粮食和物资。
然而,红四方面军在不断行进和流动作战,以及没有根据地及时给予物资补给的情况下,后勤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余洪远他们采取“一打”(打地主、土豪)“二征”(征义务粮)“三借”(向富裕人家借粮)“四买”(用银元或苏维埃货币购买粮食)的办法筹集粮食,仅在江油一个县,就筹集了900 多万斤粮食,为红四方面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余洪远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徐向前的称赞,誉其为红军西征的“粮草官”。
1935 年6 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川西北后,他们一面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一面做迎接中央红军到来的准备。
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正在中坝做筹粮扫尾工作的余洪远接到紧急电令,要求他火速赶到北川县红四方面军总部受领任务。军情急,不容耽误。余洪远冒着大雨在崎岖的山道上策马奔驰,当他赶到北川城郊红四方面军总部时,浑身都淌着雨水。总指挥徐向前一面安排炊事员备饭,一面拿出自己的一套干衣服给余洪远换上,然后说:“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上,已经向天全、宝兴开过来了。李先念已于10 号率领先遣队去迎接中央红军了。叫你来,是要你火速赶往懋功,为两支红军部队在懋功会师做好物资准备,主要是筹措粮食。”徐向前强调说:“不管有多大困难,希望你完成好任务,并要对中央红军做到十二万分的热忱。”
余洪远(1907-1991)
余洪远与女儿的合影
余洪远从徐向前那里接受为中央红军筹措粮食的任务后,立即用最快速度组建了迎接中央红军筹粮队,主要由妇女独立团两个营和总部后勤单位的人员组成。同时,由一个工兵营开路,一个战斗团和总部警卫营掩护,迅即向懋功疾进。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马尔康当地藏民及羌民纷纷上山躲藏。余洪远找到了几名通司(翻译),向山上藏、羌族群众喊话,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宗旨。躲藏的藏、羌族群众观察许久,觉得这支军队与以往的军队不同,才纷纷下山回到家中。接着,余洪远又把筹粮队编成200 多个工作小组,深入各村寨宣传“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少数民族的好朋友”。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工作,各族群众很快消除了顾虑,把藏在山洞、地窖里的粮食挖出来支援红军。余洪远则领导筹粮队如数付款,或用布匹、盐巴兑换,对土司、富绅的粮食,由红军打了条子征借。
在高原雪山筹集粮食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余洪远和筹粮队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虹桥山。虹桥山位于阿坝州小金县东北部,是理县、汶川等地通往小金县的唯一道路。山上终年积雪,地势险要,峭壁如削,气候十分恶劣。筹粮队随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攻取懋功后,为了接应红一方面军,中途便要翻越这座雪山。由于当地人烟稀少,加上无翻越雪山经验,又无向导带领,结果近三分之一的人得了雪盲症,还有很多战士因高原反应头痛厉害。快到雪山顶时,余洪远的哮喘病猝然发作,憋得他喘不过气,感到一阵心慌、窒息。幸亏眼明手快的警卫员及时卸下马鞍子,扶余洪远到马肚旁,让他的背紧贴着马的胸脯。休息了一会,他才慢慢地缓过神来。
余洪远总结出过雪山的经验,想出许多土法子。因为大部分筹粮的红军战士没有棉衣,余洪远要求战士们注意收集所有可以御寒的布料、毛毡甚至秸秆,以备过雪山时可以裹在身上保暖。四川多酿酒作坊,他便要求大家带些酒在过雪山时喝,既可提精神,又可御寒冷,还特地安排人在雪山脚下熬制了几大锅辣椒水,吩咐每一位路过的筹粮战士喝一碗辣椒水、带几个红辣椒,在攀登雪山时驱寒保暖。
余洪远和征粮队历经艰辛,于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前,先后在江油中坝、懋功等地为中央红军筹集了400 多万斤粮食和2 万斤盐巴以及肉干、奶酪、酥油、豆瓣酱、辣椒等大批副食品。6 月18日,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中央红军指战员们捧着红四方面军赠送的这些物资,非常激动。一位姓曹的团长,因伤躺在担架上,他紧握着余洪远的手说:“感谢老大哥部队,这可是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援啊!”几天后,中央红军在这里得到了较充实的物资补充和休整,很多战士的体力得以恢复。由此,余洪远精心筹粮的事迹也迅速传遍红军。
一天,在马尔康的中央机关秘书长刘英打电话给余洪远,说粮食目前暂时差不多够了,眼下急需再办几件事:一是给中央再送点酥油、骡马和毛驴,因为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老人喜欢骑毛驴;二是特别提出要给毛泽东选一匹温顺的驮马和一位有文化的男护士。余洪远向徐向前汇报后,徐向前指示余洪远要千方百计办好。
余洪远发动筹粮队多方寻找,很快完成了任务。第二天,余洪远就送去了酥油、骡马和毛驴。7 头毛驴是购买的土司家的好毛驴,余洪远还特意给毛驴挂红彩带、吊铜铃铛,董老、谢老、徐老等都非常满意。董必武那头毛驴舍不得骑,不是用来驮书,就是用来驮粮食,要不就是让伤病员骑着,而他自己常拉着缰绳在前面引路。余洪远又给朱德总司令找了一头骡子代步,为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找来一匹大青骡马。因短时间难以找到好马,对不了解性情的马匹,余洪远又不放心让毛泽东骑坐。于是,他果断地把自己的坐骑——一匹青色的雄马送给了毛泽东。这匹马个头不大,但温顺、力大、灵活,不管是山路还是平道,跑起来稳当。当时红四方面军部队中的护士大多是女同志,且识字不多,余洪远把在自己身边工作的、符合毛泽东要求的医生孙玉华送到他身边,毛泽东对此很满意。
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朱德总司令路过马尔康时,见到余洪远时赞扬说:“你们搞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呀!中央领导同志、中央机关和不少一方面军的同志,都吃到你们搞的粮食,我还吃到你们从中坝带来的腊肉呢!”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的邓小平,在长征途中所骑的战马死了,只好一路步行。在此后谈起长征他多次说过:“过了雪山后,四方面军送了我三件宝:一匹马,一件狐皮大衣,一包牛肉干。这三件东西真是顶了大事呀!”
卓克基是红军长征向北通往毛尔盖、包座方向的丁字路口。余洪远遵照指示在这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粮食供应站。除筹集了小麦、玉米和青稞面,还备了不少辣椒、洋芋、萝卜、白菜等蔬菜。凡是从这里经过的红军指战员,都毫无例外地逐人得到补给。中央机关纵队经过时,余洪远特地按照每人30 斤粮食的标准给予了重点补充,还配发了副食品等。中央红军在这里得到了较充实的物资补充,为红军北上创造了条件。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为了即将开展的宁夏战役,妥善安置总部机关和部队中负伤的团级以上干部,周恩来决定把他们转移到已经建立起来的陕北根据地。为此,临时组建了一个干部团,有师、团干部和机关人员300多人,由杨忠任团长,余洪远任政委。随后,这个干部团在杨忠、余洪远的率领下整装出发,踏上去往陕甘边区的路途。一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安全抵达了陕北根据地。
懋功会师旧址
1937 年,余洪远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西省汉南特委书记、陕西省政府干部科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六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五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余洪远先后任西南军区第四兵团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川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炮兵副政委、沈阳军区炮兵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成都军区监委书记、成都军区顾问等职。
1955 年,余洪远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 年10 月5日,余洪远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84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