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审美感知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3 09:52张莹
天津教育·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竖笛器乐美的

张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養人。”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很可能是第一个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的专业人士。音乐教育不仅要带给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而且要通过专业、科学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实现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的审美感知目标,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拓宽学生的人生格局和视野。

一、歌唱教学中审美感知的体现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小学音乐课程是基础性、普及性的音乐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通过科学、严谨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歌唱课感受到音乐之美,并运用学习到的歌唱技巧,将从歌曲中感受、理解到的情感内涵,用歌声表现出来,进而获得愉悦的体验。

(一)为歌曲创设具体意象,感受歌词之美

语言(歌词)是歌曲的基础,是歌曲中情感最直接的表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歌词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沉浸在歌词所表现的情境中,引起学生心灵共鸣,再通过歌唱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尽情感受音乐美。

歌曲《田野在召唤》用寥寥数语表达了一群孩子在充满生机的春天去郊游的欢快意境。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和思维的局限性,对歌词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形成具体意象,充分感受到歌曲中展现的春之生机,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歌词描述的春天景象图片与视频,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具体感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春天来了,冰河消融,百花盛开,到处充满了生机。”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情景进行美好的联想、讲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春天里去郊游的欢快情绪。通过心灵、思想上的引领,学生对歌词内容产生强烈共鸣,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学生在音乐情境中,用弹跳伴着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春天的生机和孩子们春天里去郊游的欢快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堂音乐课,不仅教会了学生演唱歌曲,而且让学生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倍感愉悦,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体验。

(二)运用富于表现力的钢琴伴奏,感受节奏之美

钢琴的音域宽广、表达丰富,伴奏效果突出,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唱歌课教学中,钢琴伴奏是实施和辅助教学的必要媒介,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音准的概念,尽快熟悉歌曲的旋律。随着钢琴伴奏表现出来的力度变化和节奏起伏,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增强审美感知。

按照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歌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小学音乐课中,欢快、抒情、进行曲风格是最常见的三类音乐情绪。如《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具有民谣风味、节奏欢快活泼的歌曲。钢琴伴奏中,要体现出乐曲的二段体结构和欢快、轻巧的情绪,并利用节拍的强弱对比,进行恰当的和弦编配,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听到欢快活泼的音乐伴奏时,学生会随着音乐做出简单的肢体动作;当听到旋律舒展的第二部分时,学生会沉浸在优美温馨的情绪中。随着伴奏形式的不断变化,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高度融洽的音乐学习状态。在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会越来越丰富,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他们对于音乐以及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会逐渐彰显,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审美品位,达到提升音乐审美感知的教育目的。

(三)利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感受合作之美

歌曲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教师为学生诠释音乐作品时,可以选择独唱、合唱,也可以选择器乐、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知音乐魅力,通过学生集体合作共同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

《妈妈的心》是一首曲调流畅、主题鲜明的歌曲,当学生熟练掌握旋律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演唱活动,如自主选择领唱、齐唱、独唱、同桌对唱等方式,对歌曲进行演绎。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通过积极策划表演的方式,充分展现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小组展示开始后,学生争先恐后,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歌曲。整个课堂如同音乐的海洋,表演者生动演绎,其他学生拍手伴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对形成自身的音乐审美大有裨益。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感知的体现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詹姆士·莫塞尔说:“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大量演唱作品通过各种媒介为人所知、所模仿传唱,其中有大量思想健康、审美高雅的作品,同时也不乏一些消极的、低俗的音乐。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学会正确分辨,树立积极的审美观念,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的课题。

音乐欣赏教学不但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而且使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不断地欣赏和思考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颂祖国》是一首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管弦乐曲,其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呈现的是新疆人民歌颂祖国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嘀哩嘀哩》以轻快、自然的旋律展现了少年儿童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唢呐乐曲《百鸟朝凤》用唢呐模仿了布谷鸟、黄鹂鸟、画眉等多种鸟类的鸣叫,展现了百鸟争鸣的大自然和谐之美;《四季的歌》让学生感受到作曲家通过音乐诠释自己眼中的四季;《野蜂飞舞》随着乐曲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的变化展现野蜂袭击坏人的场景,更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神奇魅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感受其中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在特定情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通过描绘性的音乐联想到现实的生活,由此获得审美感受,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器乐教学中审美感知的体现

器乐教学作为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任,为学生开辟出更加丰富的音乐领域。在器乐教学中,随着不同器乐的音色,不同力度的尝试,学生可以更直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更容易成为课堂的主体,用心把最理想的声音演奏出来,提升创造音乐的能力。

《祖国祖国我爱你》是一首活泼、欢快、朗朗上口的歌曲,曲调优美,旋律简单。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爱和熟悉的歌曲,作为竖笛教学的曲目。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音乐拥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音乐感悟和审美感知。

教师可以先导入一段竖笛独奏,让学生感受竖笛的音色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器乐的独特表现形式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感。在认识竖笛的音孔和指控方法后,让学生体验气流强弱获得的不同音高,使学生乐在其中,对竖笛的吹奏产生浓厚的兴趣,沉浸在新奇的音乐感受中。教师可以在此时带领学生用竖笛吹奏他们熟悉并喜爱的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用器乐演奏自己会唱的歌曲,学生们一定能从中获得愉悦感和提升自信心。这时,教师还可以加入师生接龙演奏、领奏、合奏,一部分学生演唱、另一部分学生伴奏等多种多样的演奏方式,将课堂器乐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形象和情绪,感知到更加深远丰富的音乐世界,同时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实现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的审美感知。

在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感知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以美导真,以美引善”的原则,将审美感知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美的歌唱、美的欣赏、美的表达,让学生感悟审美,充实底蕴,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焦佳)

猜你喜欢
竖笛器乐美的
打破平衡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我们班的小能人
成功的背后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