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1.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品德修养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习总书记曾强调:“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满足“应用”和“研究”这一根本需求外,更应该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培养出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以立德树人为视域,探讨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本诉求,分析当前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以助益于相关实际工作的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发展改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立德树人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为视域,建构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契合新时代育新人的要求。
“培养什么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首要之问,它关系到“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方式和“为谁培养人”培养依据这两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核心使命,立德树人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进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追求。将育人与育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尤其对于应用研究型高校来说,“使人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种人”是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前者是前提,后者为基础,大学生只有先“成为人”,才能成为“某种人”,两者有机结合最终达成育人与育才的目标。因此,在新时代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转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迫切需要转变培养理念、目标、规格、内容和手段,聚焦育人育才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起适应新时代行业一流、地方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实现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而实现这一优化的关键环节就是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之德“使人成为人”,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人成为某种人”。因此,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实现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完成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双重吁求。
“怎样培养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现“培养什么人”的途径,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关键。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人才培养遵循的根本准则,习近平早在2014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了新时代人才选用的根本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2]这就不仅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标准,还阐释了确立这一标准的原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准则,而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尤其对于应用研究型高校来说,它培养的是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一体的人才,是紧紧围绕行业产业需求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类应用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在各行业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高校将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准则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在建构人才培养体系中牢牢遵循立德树人这一原则。
“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前提。搞清楚这一问题,就要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因为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神圣使命。坚持这一根本任务,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是在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做什么的问题。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曾指出:“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因此,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就应该抓好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尤其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到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方面都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决摒弃唯能力、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在培养体系建构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培养出的人才,一定符合“为谁培养人”的标准,也是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矢志不渝的追求。
不论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还是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或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这些问题的关键都是建构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背景下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理念、载体、评价等方面都缺少立德树人的要素,呈现诸多问题。
人才培养理念可以看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旨在回答“高校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从广义程度看,它包含培养定位、培养目标等内容,处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相适应,高校正处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偏重教育工具属性而忽视教育价值属性。尤其在应用研究型高校,强调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忽视思想道德、思维、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其一,立德树人和立才树人毋庸置疑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不同定位,“德”与“才”哪一个更为根本是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回答的问题。长期以来,应用研究型高校往往更为关注“才”,因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工作单位衡量的“硬标准”,相比较而言,“德”则“虚无缥缈”,甚至在短时间内无法衡量更无法比较。因此,绝大部分应用研究型高校就会把其作为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其二,有什么样的人才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坚持以“才”为首要的人才定位,高校就会制定唯“才”的培养目标,甚至其他一切工作就会围绕其不断开展。近年来,诸如复旦投毒案、北大高材生弑母案、老同学杀害中科院研究生案以及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事件等频频映入大众视野,这倒逼着高校重新思考人才定位的根本标准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人才培养载体可以看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依托和支撑,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载体包括通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三个平台,对应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结构要素,应用研究型人才强调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研究创造力是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长期以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通识教育即综合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教授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三观。具体来说,就是专业课程讲授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授学生德育知识,两者泾渭分明,互不联系。这显然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合力,阻碍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同时,应用研究型人才可以依托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更多的是与企业对接,与社会联系,传统的培养体系仅仅利用这两个平台培养“应用”和“研究”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完成掌握完整、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育才过程,殊不知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的形成是复杂且多元的,绝不仅仅依托通识教育即传统的课堂的教育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在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中历练,最终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总之,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破坏了育人的最后环节,人为地割裂了育人与育才统一的过程,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因此对人才培养载体狭隘的认识显然不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也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验收阶段。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包括社会对人才的宏观评价、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中观评价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微观评价,继而出现了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评价的三个主体:学校、企业和社会。传统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微观评价则注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不注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评价,以学生是否能够就业、升学等功利性结果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企业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的中观评价则侧重鉴别、选拔与淘汰,轻反馈、矫正与调控,不侧重对职业道德的考量,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企业文化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整个社会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的评价更偏重考试的分数、实践能力,轻道德素养、思想品德。这种评价机制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理念继续偏差,人才培养的载体功能继续单一的恶性循环圈。殊不知,评价机制中恰恰缺失的关于品德、道德、美德的衡量才是支撑“应用”和“研究”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总之,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太过强调实用性,只有刻板的“硬标准”,却没有衡量人才的“软要素”,更没有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联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规划、长期推进、久久为功的战略工程,它需要从学校理念层面确定育人指向,从专业和课程的载体层面彰显立德内涵,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层面明晰树人路径。
立德和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永恒课题,2019年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将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置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之首,这充分彰显了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德包含大德、私德、公德,其内涵丰富,意象宽泛,可以表现为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的政治品德;也可以表现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社会公德;还可以表现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的个人品德。对于树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高屋建瓴地给出了标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能够做到“四为服务”的人,就是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人。因此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才能对人才培养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4]毋庸置疑,高校党委是贯彻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主体和关键。具体来看,高校党委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建设中加强政治引领、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其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5]因此,高校党委应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新时代人才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其二,高校党委要把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三,高校党委应抓住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利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和创新平台这一特殊性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理念中。最终构建具有立德树人理念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八个方面具体论述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它是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并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因为在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因此,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三种课程类型,挖掘每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具体来看:应用研究型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按照《指导纲要》中七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要求,以理工类为例,通过挖掘理学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要素,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挖掘工学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要素,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种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做法既可以让严肃的专业课程更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又可以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得巧妙精致。但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育人要素时切忌生搬硬套,把不适合不贴切甚至毫无关联的东西搬到专业课堂中,这样不但不会发挥育人作用,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外,还要利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类课程这一特有优势,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是应用研究型大学生特有的应用平台,学生所学习和领悟到的理论知识、理想信念以及专业技能,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训练与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1]总之,以专业课程为课程思政载体,以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培养出来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一定是有情怀,敢担当,能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所谓全员育人强调育人主体的宽泛性,不仅包括思政课老师、辅导员、专业课老师、职能部门专职人员,甚至包括后勤服务人员都承担育人责任。所谓全程育人就是指育人载体的广泛性,不仅包括思政课程,还涵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贯通德育要素。所谓全方位育人旨在强调育人场域的普遍性,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6]。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挖掘全方位育人的要素就需要学校党委牵头和各个职能部门全面配合,当然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部门[7-10]。因此,以三全育人为宗旨,不仅可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还可以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建构起高校应用研究型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总之,根据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在葆有“应用”和“研究”的两个基本底色基础上,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先导,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突破口,以三全育人为重点的新时代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