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智
(吉林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一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载体,目的在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四个选择”认同,激发民族自豪感,勇于肩负民族复兴重责的思政必修课。“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是较早阐释中国近现代史理论的两种范式体系,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教育教学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目的在于从分析学生在《纲要》课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入手,提出以“革命史范式”理论性为基础结合“现代化范式”对历史阐释的生动性的方法,找到学生在接受理论认同和学习兴趣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这种评价历史的方法,总结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及条件保障,加强《纲要》课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纲要》课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具备历史思辨能力,能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以“思政语言”准确地进行阐述,表现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应有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力,自觉认同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四个选择”的历史合理性。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期许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纲要》课具备历史的基本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注重史论结合,但是学生往往对“史”情有独钟,对“论”却冷眼相待。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相关理论已经十分熟稔,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因为‘革命史范式’下的中国近现代史书写,不仅是学界长期学理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正确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熟悉感很可能同时带给学生陈旧感,并因此产生对‘纲要’课学习的抵触情绪。”[1]学生这种将“史”和“论”分开的对待做法违背《纲要》课设立的初衷,因此有必要通过丰富史料和从更新颖角度发掘史料价值,激发学生探知历史规律,提升对理论合理性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种可以表达语言主体与客体间的交流信息,传递二者间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表征的一种语言表达符号和工具。”[2]与中小学历史教育相比,《纲要》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需要学生善于分析历史问题和充分表达思想以体现对意识形态塑造和价值观引领的积极作用。学生们乐于分享观点和抒发情感,但是实际表现差强人意,没有思政话语意识,逻辑混乱,词不达意[3]。其背后显露的是历史知识的缺乏和理论水平的不足,缺少锻炼机会,更是没有找到阐释历史的思想和方法。
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纲要》课必须“讲明白,讲清楚”的道理之一[4],同时教材对历史任务的这种表述准确厘清和定位了“革命”与“现代化”主次关系。相比“革命”,新时代大学生对“现代化”更为亲切和熟悉,也曾提问“如果近代中国从一开始就全力致力于现代化,那么时至今日又是何等的辉煌”,表现出“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的倾向[5]。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常常无法准确把握“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或是单一性解释,或是喧宾夺主,削弱了“革命”的重要性,突出了“现代化”的作用。在多数通用信息平台和个人公众号上都有涉及历史问题的专栏,使得历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专属话题,而是供大众品评的公共资源。然而,这些专栏对历史问题解释的专业程度有待商榷,而且不排除某些妄图依靠制造耸人听闻效果而受人关注的“网红”心理。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自然受此种影响的概率极大,以此填补了有关历史知识的缺失,自然会对其历史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冲击《纲要》课堂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有着很多种历史范式,其中“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产生更大的影响。自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过程中,“革命”一直是主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这样“革命史范式”是品评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流导向和主要方法。“现代化范式”注重中国近现代历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那么在这样趋势之中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且彼此间发生互动的关系,呈现出“多线程”的发展,其特点在于阐释内容丰富,角度多样[6]。这两种范式总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就《纲要》课教学而言,“革命史范式”居于主角地位,但是内容讲述简约化,理论阐释宣传化,结果没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征程中曾有过的艰难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现代化范式”尽管精彩纷呈,但是很容易淡化“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不利于塑造学生的革命史观,容易造成认识混乱。由此可见,坚持“革命史范式”的基本认识,并以“现代化范式”的优势弥补“革命史范式”的缺点和不足,经过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总结出符合《纲要》课教学的实用方法是可行的。
当前《纲要》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一进”和“一出”的任务。“一进”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知识输出和理论渗透;“一出”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内化为自我的理论认知体系,并以思政语言表达出来,谈论自己的认识,升华理论境界,从而完成教学的闭环过程。对于教师,两种历史范式的融合是一种教学思想导向,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会两种历史范式融合的评价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政素质,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评价历史的有效方法。
《纲要》课以史论结合面向学生,即教学内容是各个教学要素中的重要部分,注重“内容为王”是提升《纲要》课教学质量的主要推手。教师应充分利用“革命”和“现代化”两种范式融合,以“现代化范式”所能呈现的精彩内容吸引学生,加深学生对“革命史范式”的理论的再认识。例如在讲解“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节中,以“革命史范式”来看,必须要讲到国民党形式上的“党内统一”和“国家统一”,注重分析该政权的反动性、腐败性和必亡的历史结果。如果借助“现代化范式”,谈及1927年至1937年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较清王朝和北洋政府时期,多线程地阐释中国现代化取得了明显进步,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无形中自主创设一个问题:是不是中国现代化进步了,中国近代的问题就解决了?然后教师再从“革命史范式”角度逐步抛出理论,讲清楚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为了谁,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从近代中国面临问题的复杂性来看,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谁能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谁就是历史和人民所做出的历史选择。单纯地追求现代化,不以中国千百万普通民众的福祉和利益为根本,这样的现代化即使发展层次再高,也同样没有解决中国近代的问题,这样的政权也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国民党的革命没有以反帝反封建为己任,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伟力,即便在帝国主义的扶持下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也最终不免灭亡,这一结果从该政权开始时就注定了。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中华民族寻求解放和复兴的真正的主角。通过这样“欲擒故纵”的讲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扩充知识认知,对已知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高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纲要》课注重大学生实践过程体现对大学生历史观的综合考察。教师要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作用,激发学生本体的学习动力。俗话说:“言由心生”。通过学生对主题的阐释判断学生知识理论水平的掌握情况,言谈的自信正是内在思路逻辑的清晰。需要明确的是,对于《纲要》课有其他范式阐释也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但是坚持“革命史范式”,辅以“现代化范式”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可以尝试在开课时就辟出专门时间对这种方法进行讲解,在后面教学内容中不断加以强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先根据主题查找资料,依靠这种方法写明内容,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和完善,坚持“革命史范式”为主,既要避免“革命史范式”结论和理论的简单化,避免学生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史范式”的倾向,甚至滑向“历史虚无主义”。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思政话语,及时总结,讲清道理,纠正学生不准确的用词和表述,尊重历史,突出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走过的是一条艰难、曲折、复杂的道路,革命的路线政策的探索都是来之不易的,从复杂过程中探寻革命胜利的原因,探寻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初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坚持“革命史范式”的理论性,同时借助“现代化范式”的生动性,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识和理论水平。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理论做到“真信,真学,真用”[7]。两种历史范式的结合并不是要以“现代化范式”去代替或者稀释“革命史理论”,而是要从新的视角诠释“革命史理论”的正确性。只有教师做到“真信,真学,真用”才能在课堂中以教学内容的显性方式和纠正偏差的隐形方式去影响学生,起到渗透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坚持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增量,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历史范式的结合给教师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教师要从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艰难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着手,从大处立论,从小处着眼,将“革命”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以此增加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这需要教师勤于收集相关资料,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不平凡的历史,从中展现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坚持人民性[8],突出党的能力和伟大,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有别于其他的党,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教师要更多从学理性感染教育学生。教师要以学术力量打动学生,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重视学生的看法和意见,要让学生在学中真正有所得所悟。教师也要以学术精神影响学生,将认真、严谨、合作、创新的精神灌输学生,使其真正在思想上成长起来。
其次,打通与构造《纲要》课等思政课程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联,帮助学生实现思政理论与方法的学科跨越。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关乎建设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充分理解“现代化”对“革命事业”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挖掘资料,不仅加深学生对专业发展史的认识,而且明确了“现代化”的意义所在。
最后,大力推进电子和纸质历史资料建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9],这对《纲要》课在“四史”基础上的思政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资料是中国近现代史科研教学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学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加强建设特色的资料库,购买相关历史资料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学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10]。将历史范式运用于《纲要》课教学实现对学生理论灌输与学习兴趣的有机统一,注重思政课守正与创新的新发展。教师利用历史范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避免革命简单化的误导,放大革命进程中历程的艰辛和困苦,才能更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员高尚革命情操和品质,再通过组织学生自我实践,以各种方式“亲密接触”革命,实现学生内在情感共鸣,从而增加认同感。同时,历史范式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地用教学实践去检验,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不断增加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