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都以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目标,以培育积极的精神追求作为教育内容,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功能。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可能性,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可以在价值指引、动力源泉和资源保障方面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帮助。在实践路径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发展目标、养成敬业的职业精神、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职业规划 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逻辑理路”(NC2020C00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38;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58-0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首要的目标就是进行职业价值观塑造,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具有共通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结,具有强大的精神引导力量,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做出正确价值选择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其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方面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以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学生规划人生、构建思想道德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熏陶、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子,通过其崇高理想信念教育,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形成了重要的价值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通过深化职业认知、了解行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价值引领、提升职业道德,将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塑造堅定的职业信念作为教育目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追求。
(二)以培育积极的精神追求作为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清晰明确的精神追求,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共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每个层面的价值导向都有所侧重,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和价值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在于增强大学生对自我以及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追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素养,主动应对就业创业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互通性,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精神追求。
(三)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基因,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是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它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化大学生职业认知,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在此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学习科学的职业理论,从多个维度深化对自我和职业的认知,以更好地实现自我职业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功能具有契合性,两者都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重要的教育功能和行动指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实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提供价值指引、动力源泉以及资源保障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价值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让国家、社会和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为了人人而尽职尽责,发挥主体作用;社会成为良善有序的个人的自我治理和发展的场所。[3]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缺乏清晰认知,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解决职业困惑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指向,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追求个人职业价值实现的同时思考集体价值的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加纯粹的职业价值追求。总之,通过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引导,为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参照,厘清了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价值思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精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与道德修养,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工匠精神,强调对待职业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求个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目标动力。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革命精神,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困惑时,可以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价值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主要目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有着较为明确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资源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对于我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为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复杂道德现象的本质,增强其对道德的批判、反思与践行能力,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道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路径
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引、动力源泉和资源保障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其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实价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发展目标,养成敬业的职业精神,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发展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表现,更是大学生干事创业、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时,也应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目标融入到职业规划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环节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国家观念,保证其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国家发展为重,避免精致利己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通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了解各个职业的具体情况,通过职业实习实训增进对于行业精神的理解,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个人职业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进步潮流保持一致,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种职业、每一个岗位都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平台。从而肩负起职业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份职业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敬业的职业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追求和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特别是在进行职业选择与职业競争中,让学生养成平等、公正的处事原则,依靠自己的勤劳与努力实现职业发展。在法律层面,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对职业保持敬畏心态,确保以合理的方式实现自己事业的成功。引导好大学生坚持的价值原则,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在具体的工作中尽到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用自己实际的职业行为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追求。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去,通过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素养,以实习实训为载体, 通过职业技能比拼和顶岗实习、见习, 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对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境界、保障自己的合理追求的重要意义。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国家对公民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接受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就有明确的价值准则,行为也就符合国家民族利益。[4]因此,大学生也必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自我完善的必要要求,在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过程中,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做到以上要求。同时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应该注重采用学生喜欢的小组讨论式、问题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吸引力,通过政府志愿服务、政府见习、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方式,拓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空间,从与企业合作的角度看,高校可以吸引企业管理者来学校讲座,分享行业内的前沿动态及就业经验。[5]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让大学生真正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职业道德,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紧密交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钢要》的通知[B/OL](2020-65-28)[2020-12-01.tp:lw.go.cn1zhengce zheng.eku2020-0606Ccontent 5517606.htm].
[2]郭彩华.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95-98.
[3]邓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绝对知识”的超克 ——以马克思对黑格尔理论的借鉴与批判为视角[J].理论导刊,2021(8):101-109.
[4]王钰亮.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评《多维审视与理性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8):135.
[5]郝亮,王鑫鑫.网络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103.
作者简介:
李飞(1995年-),男,汉族,陕西高陵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