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需求对现代康复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21-04-13 22:58:16吴焕转欧阳兆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思政

吴焕转 欧阳兆彰

【摘要】本文基于现代人才需求对现代康复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并完善现有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现代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行业创新,结合思政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康复专业教学水平,为培养新时代康复专业技术人才作贡献。

【关键词】产教融合 现代康复技术  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91-02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发展提出更高要求[1],现代康复专业更是中医发展重要的一环。对于高职教育,肩负现代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地区现代康复技术人才供求现状,需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产业创新体系,挖掘提升中医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相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行业发展作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随着国民平均寿命的增加,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康复专业在我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在面对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癌症时都会面临严重的死亡威胁,据相关研究表明,以上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如果能够对其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则会有效增长患者的剩余寿命。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讲,如果在患病期间能够接受合适的康复治疗,那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生活都能够逐渐自理,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但是如果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并未接受合理的康复治疗,那么其恢复效果也会相对较差。另外,结合相关研究证明,患有癌症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百分之四十的患者能够治愈,百分之六十的患者最终存活时间能够超过十五年。无论是对于社会来讲,还是对于家庭来讲,这些疾病都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同时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各项身体机能退化带来的压力,面对这种状况,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治疗,减轻患者痛苦。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我国三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这对于康复专业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有效结合社区养老康复是现代康复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康复专业未来的主要趋势。

一、大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经过漫长的发展,我国康复医学专业教学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重难点问题是临床医学内容的教学。现代医学中康复医学专业非常重要,主要由生物、心理和社会这三部分内容组成,与传统的医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一项结合理论与实践技术的医学专业。由此可知,康复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医学知识,还应该具备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相关知识。结合大湾区现状分析,虽然目前我国康复医学专业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大湾区依旧受到传统模式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理论体系与实践方面的问题,比如,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体系相对紊乱等。

二、大湾区对现代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

据了解,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比较大。现代康复医师可分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近几年,各大院校相继开展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的培训,符合现代康复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已逐渐重视起来。但目前来讲,还需加大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社区康复,走入社区。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对康复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培养的康复人才差距悬殊。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我国康复医学研究事业中,中医药如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康复治疗,也为我国康复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中医药院校也开展康复人才培训,这类人才培养实质上与职业性培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康复医学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引进一些高端的康复人才,招收部分应届的康复治疗师,以“老带新”方式,最后向社会送出部分专业康复治疗师。同时我们也与高校合作,联合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协作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加速我国康复医学进程。人才的培养方向是增加临床实用型人才。随着近年来人民对健康的重视[2],现代康复治疗疗效好,价格亲民,在社区得到不断推广应用,发展越来越快。尤其大湾区经济发展较快,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康复及保健需求,各级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康复技术,全面开展了传统中医康复及现代康复项目,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现代康复技术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预计在未来,大湾区对现代康复技术的人才缺口将不断增大。

对于现代康复专业,同时具备中医学和康复学的核心知识内容,两者互相依托融,既能呈现了康复医学的科学性,也能发挥中医在辨证论治方面的诊疗优势。作为高职院校,应对市场需求加强现代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人才培养上,应体现传统中医康复特色,融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理念,结合临床上疗效,融合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强调实操能力,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推进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产教融合与现代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人口众多,各大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看病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病了才去医院,或是大病痊愈后,不得不回家休息,依靠家人或自己進行后续的康复治疗,然而因为得不到专业的康复治疗,许多人从此落下了残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也正因此,大家对于康复人才的需求、对于现代康复专业的完善,显得更加急切了。因为只有解决了康复人才的培养问题,才能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各地陆续建立了康复服务中心,这样的现状才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对现代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校企合作,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实现人才培养适应性差异[3]。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共同培养,学校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企业主要针对学生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加强培养。对接职业需求,现代康复专业有康复治疗师、中医康复师、保健调理师等系列。通过专业调研,对应岗位工作任务,详细分析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各种常见病症,熟悉相应的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以及中医的特色治疗技术;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方针。提升高等院校康复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康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企业联合机制运行下,鼓励教师在职学习,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平台,重视开展骨干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深造、研修机会,创造各类学术交流机会,了解国际发展方向和动态,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成长成才,形成现代康复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师资队伍。康复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作。高素质、复合型的康复专业人才,需要专门的大学来培养。建议加快中国康复大学建设,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加强人才需求预测,统筹康复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层次、招生规模等,纵向形成完整的康复专业学历教育体系,横向构建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在职教育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康复人才的教育不能盲目无序地扩大,要在硬件设施、师资人员方面严格准入,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严格规范。要构建教育层次标准,使各层次的教育都有标准可循。要构建专科培训标准,在脑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等常见专科疾病康复培训上统一标准。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康复行业越来越专科化、精细化。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水平的学科前沿人才引进与培养,尽快培养一批站在康复行业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提升现代康复在中医文化中的思政元素

中医文化对树立民族自信有着重要作用[4],现代康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现代康复学习之中,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一系列论述,深刻体会文化自信对现代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深入和全面地研究和总结中西医文化的交融和对比,感受历史的纵深感与鲜活的时代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在现代科学文化环境中学习现代康复的艰巨性,正确认识现代康复的文化本质和科学实质。不以西方科学的标准衡量现代康复乃至中国文化,也不否定西方科学的先进性,传承文化,提升医学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7(1).

[2]潘晓彦,陈燕,张银华,等.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措施的需求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1,6(2):126-127

[3]李雪晶,雷秋红,胡凯.中医药文化视角下的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9(8):1051.

[4]王芳.“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6):35-37.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문학을 통한 과정사정(课程思政)교육 방안 연구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3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