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洁珍 温鸿源 吴小凡 杨文祥
【摘要】当前,国内康复医学发展快速,社会对康复治疗师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康复治疗师是康复医学教育领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发展情况,打造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来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下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规范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 校外实践基地 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181-02
伴随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一些身患重病的病人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是从救治结果来看一些病人在救治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功能障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病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肢体残障病人在保住生命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基于这样的要求对康复治疗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持续性地为康复医学发展提供人员保障成为当前康复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切入点,结合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发展建设实际情况就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打造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设计课程,由此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最终提升自己的岗位适应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优势
第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實践教学模式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第二,能够解决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矛盾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书本知识和理论实践的矛盾冲突,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分析
(一)岗位调研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依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外的师资条件,经过精心培养,已毕业12届大专生共约900人,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每年平均就业率97%。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参加顶岗实习的人数2016年117人,就业率98.15%;2017年92人,就业率92.39%;2018年89人,就业率93.24%。大部分学生在珠三角的医疗机构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打造模式
按照职业岗位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打造以能力培养为基本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注重提升职业能力,将课程基本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训实习课。专业核心课包含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疾病康复、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功能评定额外单列实践课程。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康复教研室现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其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招收15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共计约1110名。现在校学生人数283人。
(三)实践基地的打造
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于2016年立项开始建设,近三年与学校共同制定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大纲,实习大纲,共同制定了实习生出科考核方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依托三级甲等中医院肇庆市中医院建立,学校与依托单位签订合法有效的合作协议。基地每年接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实习生30~40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基地按照病床总数与学生数大于2∶1比例接受实习生,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有1名固定指导老师。
基地设立康复教研室,设正主任1名、副主任2~3名、教学秘书2~3名,职责明确。康复教研室每学期召开3次教学会议和师生座谈会。科教科根据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实习大纲要求合理安排实习生轮转,并组织实施。康复教研室围绕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指导、小讲课等教学活动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康复教研室建立了教学病例收集制度,对少见病及病例特点进行登记并利用。
(四)课程教学活动
按照教、学、做一体的原则,通过多媒体案例展示、角色扮演、模拟仿真实训等教学模式来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强化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采取课内实践、仿真模拟、真实情境三阶段循序渐进式的技能训练方式。第一,课内实践。在每个技能操作之前由实践指导教师亲身操作模拟,在此基础上分组辅导学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练习。实习过程中,科室安排每个实习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老师充分给予实习生动手的机会,对每个实习生均有严格要求,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第二,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指让学生扮演康复治疗师的角色,教师扮演导演,对学生扮演治疗师时的表现作出点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为患者或者治疗师时的感受,在角色扮演中强化治疗师的角色意识和自身责任感、使命感。真实情境。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仿佛自己已经毕业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这为其日后过渡到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或者康复专业医院的临床实习、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持。
(五)强化校企合作,落实顶岗实习
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专业学制是三年,具体采用了“2+1”的学习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在肇庆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或者康复专业医院顶岗实习。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于2016年立项开始建设,近三年与学校共同制定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大纲、实习大纲,共同制定了实习生出科考核方案。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基地的建设,年均约379元/生。每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均到二甲等级以上医院进行数周的见习以及为期10个月的实习。校院双方深度合作,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全面推行医教协同培养,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基地每年接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实习生30~40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基地将教学工作纳入医院主要工作之一,分工一名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科教科为教学管理常设机构,设专职教学管理人员3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30多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医院将科教工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内,建立了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实行院科两级考核。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悉康复技能及相关法规、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和康复技能操作、能够胜任康复治疗岗位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打造了肇庆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每年定期向基地输送应届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总结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过临床实习单位以及就业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发现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角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参加顶岗实习的人数2016年117人,就业率98.15%;2017年92人,就业率92.39%;2018年89人,就业率93.24%。大部分学生在珠三角的医疗机构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肖波,郭慧,邓婕,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2012(4):150-151+163.
[2]王明瑶,董静,张倩,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 15(30):125-126.
[3]胡鴻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 2011(36):170.
[4]沈珣,兰阳,张环宇.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以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例[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8(7):104-106.
[5]马金.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高职《运动治疗技术》项目教材的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11.
[6]傅青兰,章琪,余俊武,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2(18):3-4.
[7]庞明秀.文秘专业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4(14):121-121.
[8]张绍岚,蔡红星,常唐,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