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加新
【摘要】农村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点,书法(写字)更是农村学校的短板。如何提升农村孩童的书法素养?把育养书法兴趣作为基点,用调查与实证的方法,从营造环境氛围入手,培养孩童书法兴趣,使孩童书法素养最终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书法兴趣 基点 课堂 评价 爱好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113-02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不仅具备实用的功能,而且具备艺术品质;不仅是一门技术与技能,而且内容、式样及风格始终与传统文化相伴,是进行德育、美育、智育及体育的重要载体。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任务和特点
(一)规范性
少儿时期的孩童极具可塑性,在为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基。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书法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书法习惯,从最基本的卫生习惯、执笔姿势、笔顺原则、起笔与收笔的动作要领、点画的形状等入手,规范学习,学习规范。清初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学规矩则老不如少,思运用则少不如老。”对书法而言,学规矩即训练书写技能,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中心任务。
(二)趣味性
少儿年龄小,精力旺盛而又好动,还不能养成专注的习惯。如果机械重复持久地做一件事情,就会感觉枯燥,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学习书法对一般人来讲,本身就是一件无趣的学习活动。孩童刚接触毛笔,用毛笔涂鸦,可能兴趣盎然,一旦规范训练,立马泄气。因此,少年儿童书法教育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设计、过程的调控应该尽量富有童趣,寓教于乐,让儿童乐学其中。
(三)基础性
书法教育自古都是附文字教育而行,识读与书写共进的。儿童对于书法,知之甚少,甚而无知。因此,书法的学习必须从零开始。从认识书写工具、姿势与执笔学起,從单一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扶手润字,再到复合笔画、基本偏旁,从独体字到合体字,从基本规范到疏密、向背、伸缩、高低、开合、避就、虚实、纵横等基本美化规律,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二、农村学校书法教育的窘境
书法教育在农村学校是短板,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的时间少,书法教学内容多,《纲要》要求的系统训练很难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评价考核体系亟待完善,阶段性评价目标不明确,中考和高考命题中很少涉及书法题,写字显性要求不够突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校重视程度亟需加强;书法师资严重缺乏,教学方法比较传统,需要改进与提升;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孩童父母文化素质不高,附近缺乏博物馆、书画院等艺术展览场所,缺乏少年宫等艺术培训场所,农村儿童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农村儿童对艺术的茫然,对书法毫无感觉;最后,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的普及,拿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书写习惯不稳定,教师的书写水平也呈下滑趋势。
三、农村孩童书法素养的基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最好的导师是兴趣。而兴趣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好奇和需要。无论是好奇还是需要,都根植于一定的认知的土壤中。没有一定的认知(知识)作基础,看到再新奇的现象,也会熟视无睹。即使产生瞬间兴奋,也会因知识的贫乏而稍纵即逝。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后,当新事物(现象)与已有认知出现矛盾时,往往会引起人的好奇心理与探索欲望。
(一)好奇
好奇心理是一种情境兴趣,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心理。某种事物引起孩子的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发现。一旦失去了好奇,就失去了探索学习和发现的动力。但是,好奇心理往往是由环境引发的、自主选择的认知状态,是一种短暂的认知状态,是兴趣的产生的起点,一般难以持久,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才能得到维持,转化为持久的需要状态。
(二)需要
需要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的兴趣阶段,它是一种主动而积极的兴趣形式。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产生较为持久的兴趣。当人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就使原来的兴趣也得到丰富和发展。例如,当某人发现书法的乐趣(或重要性),就有了学习书法的需要,产生了对书法学习的兴趣。需要是一种较为持久的长期兴趣,它往往使兴趣达到稳定状态。
好奇转化为需要的过程:由环境引起,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好奇→进一步了解该事物,并认识到其价值→学习成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兴趣趋向稳定并得到巩固,精益求精。
提升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便成了提高孩童书法素养的基点。每个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所以孩童的书法潜能亟需开发,书法兴趣亟需加强。
四、激发农村孩童书法兴趣的途径
(一)营造浓郁氛围,引起学生书法兴趣
面对农村实际,立足校情,创造书法教育浓厚的氛围,用浓郁的墨香去育养农村儿童的兴趣,是提高书法教育质量,提升农村儿童对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学校宜把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块板报都作为书法育人的阵地,加以利用,通过或张贴书法名家画像,或悬挂书法精品,或张贴名人学书故事,或展示学生自己作品(作业),或设置涂鸦墙等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处处浸润在墨香氛围之中。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孩童心目中的偶像,是书法育人的核心要素。教师的书法素养直接影响着孩童对书法的兴趣。教育管理者思想上重视书法教育,把书法教育摆上重要位置,严格落实课程教学计划,严格过程管理,严格考核奖惩,是书法教育顺利落实的必备条件。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规范写字,对学生写字严格要求,课余带头练字。教师既是营造浓郁墨香氛围的组织者,教师的书法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最有魅力的育人环境,是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而重要的资源。
(二)打造多彩课堂,巩固学生书法兴趣
书法课是农村孩童学习书法的主阵地。兴趣盎然的书法课堂是吸引孩童最直接的力量。符合孩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兴趣,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才会乐于接受。机械重复的训练对孩童而言是枯燥乏味的,笔法、技法以及间架结构的讲解是索然无趣的。如何使书法课堂趣味横生?教师要创造一个放松的课堂氛围,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孩子玩中学,学中玩,使孩童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真实的自我。教师可以通过活化内容,利用孩童喜欢的易学易记的儿歌、韵文、故事、图片、竞赛、多媒体等方式生动呈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教師也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孩童用眼动手动脑,观察与训练结合,讲解与训练结合,感悟与训练结合,鉴赏与训练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和课型交替进行,防止孩童疲劳厌倦,对书法失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临新环境、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精神振奋、热情洋溢,但时间一长,又会觉得乏味、无聊,随之兴趣渐失,进取心锐减,甚至厌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餍足心理”,孩童也是如此。为了克服孩童“餍足心理”,让孩童对书法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需要对孩童采取不断的激励手段。一笔一画照样摹临,单调而枯燥。教师可以讲书法名家勤学苦练的故事,让儿童欣赏书法家作品;也可请字写得好的学生讲自己的学书经历,如何写好基本笔画,如何注重字的结构布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进行多元评价,提升学生书法兴趣
兴趣的形成过程,正向反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获得进步的成就感,他人的认同与赞美,物质上的激励……它决定兴趣持久程度乃至最终成型。孩童对于激励性评价总是充满喜悦,甚至是激动。因此对于学生作业,对照标准,及时适时引导自评,圈出写得和范字最接近的字。通过自评,儿童对写字兴趣会更浓,评析能力、欣赏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对进步快的儿童,及时表扬,展示他们的作业,让大家欣赏。同时,让他们把现在书写的字与前段时间书写的字进行比较,他们都欣喜地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为了防止损伤他们的自尊,每月都可以展出全体同学的作业,让他们自评,自我欣赏,他们都会感到特别高兴。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交替,多方面不断鼓励,持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四)注重书写体验,激发学生深层兴趣
重视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用笔的提按、使转、刚柔、疾徐中感受书写笔法之妙;在俯仰、避让、穿插、攲正中体悟汉字结体之美;在严整、错落、疏密、呼应中了解书法章法之巧。在学生亲近书法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基本的书法鉴赏知识,观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韵律美,从内心深处感知书法笔墨韵味,从而学会欣赏书法,学会品评书法。孩童见到书法作品就主动去关注书法,玩赏书法,逐步把孩童对书法的一般兴趣引向自觉,享受书法。孩童获知基本的鉴赏能力之后,又会指导自己的书法实践,让实践逐步成为习惯。如此反复,螺旋上升,书法兴趣不断强化,愈演愈烈,最后会让书法成为家常便饭一样,欲罢不能。
五、结语
农村书法教育虽然任重而道远,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若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培养孩童书法兴趣入手,围绕提高孩童书法兴趣发力,深入不懈地开展书法教育,用墨香育养农村孩童的书法兴趣,与时俱进,让孩童怀着喜悦和激情学习书法,农村孩童的书法素质和艺术素养必然长足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在农村一定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反之,如若忽视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机械重复训练笔法技法,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受到挫伤,学生的书法素养的落实就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任溶溶.论语[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121.
[2]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刘恒新译)[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20.
[3]袁浩龙.儿童应早防“餍足心理”[J].中国保健营养.20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