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霞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工作更离不开生活,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则应当善于将生活元素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并锻炼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渗透生活化理念、运用生活化语言、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优势、开发生活资源、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讨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7-0120-02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学科,在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适当地融入相关生活元素则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强烈好奇心,活化整体的数学氛围,从而构建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其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认知水平还相对较低,那么他们在理解部分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时也难免会感到困难重重,此时,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角度切入,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数学理解难度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概念山。除此之外,数学生活化教学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知识活用能力,可在增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体验的同时促使其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价值,最终促进其综合数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列举具体事例,渗透生活化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成长经历较为单一,在接触、认识新事物时尽管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他们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相对薄弱的,在理解一些数学概念与知识点时则有可能转不过弯。而在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学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与事例,将生活理念与具体事例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速度、距离、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则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共享单车计费、出租车计费等生活事例:在为学生教学“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时,则可以引入地图导航、位置共享、手机定位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从而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概念转化为学生看懂地图、知道建筑或者地点在整个地图中的方向以及不同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生活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为学生教学“统计、概率”相关知识点时,也可以列举饮料开盖有奖、刮刮乐、课堂上随机点名等事例,从而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在生活化数学课堂上,教师渗透生活化理念,能够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增长生活经验,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强化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语言,调动学习热情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同时贴近学生认知经验的教学语言也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降低数学知识点理解难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数学教师是否能够在教学课堂上捕捉生活现象,让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连接起来,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結合学生的语言表达特点、认知水平适当地转变语言方式,把握生活化教学的切入时机,在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区分不同的长度单位时,可以采用“长长短短”“分米比厘米要长10倍”“毫米和厘米是挨在一起的好朋友”等符合学生认知经验的语言;在认识“》”“《”这两个数学符号时,则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顺口溜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如“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或者是在讲解“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时,教师也可以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简化为“往右跑,数变大;往左跑,数变小”“右跑一位大十倍,要小十倍往左跳”……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那么学生在生活化教学课堂上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就会具备更高的接受程度,如此一来,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自然而然提升。
三、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魅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更容易对数学学科产生畏难、厌倦心理,究其原因,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探究性以及抽象性,在应用数学知识时,小学生认知水平还相对较低,因此较难产生数学知识学习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更加容易丧失掉数学学习信心。针对这一情沉况,为了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可以适当地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并且在生活化场景中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学科魅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相关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学校花圃有多少平方米?学校操场、足球场有多少平方千米?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学生则能够更好地形成“平方”概念。在这部分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有可能会在公顷与平方千米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上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此时,教师同样可以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一步一步引导其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拉近其与抽象性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真切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四、利用生活优势,注重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应当合理地为学生选择好生活教学素材,妥善地利用好生活优势,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尽可能地给予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暗示,一方面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式教学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加以创新,促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持续发展进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结构与画法,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画图,真正地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三角形,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将教材中知识概念以图形、图片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鼓励他们在校园中寻找到三角形的结构,并加以分析三角形结构是否能够带来更高的稳定性,如刚种下的小树辅以三角形钢架固定、篮球支架上的多个三角形结构等。在这样的新颖学习形式下,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去发现、去寻找,那么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与辨识力,生活化教学优势也得以尽情凸显。
五、立足教材知识,开发生活资源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在于立足教材数学知识,更好地开发出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与素材,进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数学知识当中蕴含着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与知识经验,换言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包含丰富且多元的数学知识,此时,数学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则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场景切入,从而有效地幫助学生拓展数学教学形式,丰富数学知识内涵,从而不断增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深厚度与宽广度。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体积”这一概念,教师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物品着手,如一盒牛奶、电冰箱、洗衣机、大衣柜等,引导学生掌握,体积的本质就是物品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如此一来,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得以巧妙地连接起来,那么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概念时,也能够充分地锻炼其自身的“类比学习”意识及“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应的数学知识概念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为了避免学生在生活化学习过程中走入思维的误区,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例如冰箱、洗衣机等物品放在家中所占据的空间大小是“体积概念”:而冰箱、洗衣机物品所能够容纳物品的大小则是属于物品的“容积概念”,故而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正确、科学地利用好生活化数学教学资源。
六、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用能力
数学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学用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反之,若教师的教学过程仅仅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而不引导学生对其加以应用,那么学生所掌握的内容只会停留于纸上谈兵阶段,那么这种教与学的活动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由此可见,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善于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来逐步地培养他们的学用意识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数学内容后,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
一道开放性的家庭作业,即借助相应的测量工具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包括书桌、家庭餐桌、茶几、电视柜等的边长进行测量,再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其面积计算出来。通过这样的生活化作业设置,学生的数学学用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学以致用过程当中,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更是得到了有效的巩固与拓展。
七、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还能够促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魅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32):87-88.
[2]张传菊.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2021,18(3):140-141
[3]唐勤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