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颜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学前专业学生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知识,在音乐课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的研究,这对中职学前专业学生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前专业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0-0143-02
音乐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使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知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运用学生能够接受、易于理解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并举的音乐教学模式,为推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向前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职学前专业音乐教学包括以声乐、钢琴、儿歌弹唱等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她们之前所未触及的领域。尤其是近几年,中职学生一半以上来自农村,音乐基础薄弱,为教育教学带来不少的难题。鉴于目前中职学生的状况,如何使他们通过两年的学习,成为学前专业的佼佼者,是音乐教学当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在声乐教学中歌唱的呼吸、发音、咬字吐字、演唱方法及儿歌分析和艺术处理等问题的解决
声乐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像共鸣、咽腔、两肋等诸如此类的声乐理论词汇,都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产生认知达成共识,在学习中慢慢领悟和体会,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运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声乐教学中急于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中职学前专业为期两年的声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声乐理论、声乐演唱等问题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运用有侧重、分步骤、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解决声乐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歌唱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学生学习声乐演唱的第一步,通过发声训练,使学生掌握声乐的呼吸、母音口型、发音位置等基本要素。在进行母音基本口型训练时(a、e、o、u、v、i),训练学生大声朗读母音字母,在朗读时保持口腔不变,口型根据母音的变化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在学生能够准确朗读母音的基础上,再进行发声训练,这样使学生从朗读母音到演唱母音中,体会和感受母音的正确发音方法。同时,在发音时还要做到咽腔和口腔等器官的形状稳定,气流保持不变。在母音训练时,用(m)音训练哼鸣,对声乐教学至关重要,而且直观易学容易理解,是解决声乐教学中发音位置的最佳手段。在训练时以闻花吸气的状态打开口腔和咽腔,把气吸进来,然后慢慢呼出去。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呼吸要徐缓,气息流畅,嘴唇轻轻闭拢。哼鸣训练是声乐教学成功的捷径,它能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发音位置不正确的问题,并且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2.歌唱的咬字和吐字。咬字、吐字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想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把歌曲中的字词交代清楚,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儿歌都是如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学习咬字、吐字的方法。传统歌唱把大部分汉字分为字头(出声)、字腹(引长)、字尾(归韵)。字头的部分要唱得短、轻、准;字腹要唱得长而且松;字尾同字头部位的唱法一样。在汉字中大部分字头很好区分,但是也有个别字的字头不太好区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字有“亮”和“槍”,“亮”的字头是L;“枪”的字头是Q。“亮”和“枪”相比,两个字的区别在字头。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想把字唱清楚必须分清字头。字腹是每个字“韵母”的主要部分,处于字的中间。字腹不要变形,不管曲调如何变化,口型一定要保持不变。同理字尾要按字头的唱法也要交代清楚。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了咬字、吐字在演唱中的重要性以后,在声乐教学中要把咬字、吐字的训练贯穿到每一首歌曲当中,把歌曲中特殊的、有代表性的字拿出来单独加以训练,举一反三,一以贯之。只有解决了歌曲中的特殊字词后,演唱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歌唱的气息运用。气息是支撑演唱的重要因素,控制好气息使歌唱的声音自如,也需要下一番苦工。在教学中,当遇到歌曲乐句较长时,学生在演唱时气息不够用,越唱声音越弱,其实是气息不足造成的。由于不能正确运用气息,在演唱歌曲时造成随意换气等问题的发生。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歌唱的每一句开始时不要用气太多,身体的两肋要对气息进行控制,使气息均匀释放,保持歌唱时始终都有气息的支撑。在课堂进行吸气呼气的训练,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气息运用的规律。吸气时两肋张开,呼气时再慢慢把气呼出。再就是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多跑步,提高身体素质,能提高歌唱时的气息运用能力。演唱时才能声音饱满,余音绕梁。
4.声乐的三种演唱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将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能用具体的声乐演唱方法,如美声、民族、通俗唱法教授儿歌。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她们,需要用一种科学的、儿童易于接受的声乐教学方法去进行音乐教学。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和初步掌握声乐的三种演唱方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中,对此三种声乐唱法进行了阐述。其中代表作品有美声唱法《我亲爱的》、民族唱法《漓江谣》、通俗唱法《同一首歌》等。在这些歌曲的学习时,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三种唱法的不同之处,形成个体的见解和心得体会,使其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声乐演唱效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三种唱法在理论上有所了解,在实际中训练。美声唱法是把喉咙打开、声音要明亮、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要平滑匀净,有气息的支持和在气息衬托上的自如歌唱。民族唱法则要学会以情带声、以字带声、以声传情,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嗓音甜脆宽亮为特征,以行腔韵味为特色;通俗唱法是一种运用稍加修饰的自然生态和情感表现演唱的歌曲。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劲歌型、柔情型、艺术型。其中艺术型是比较理性的通俗歌曲演唱方法,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加以借鉴,让学生在演唱中摸索和实践,体味通俗歌曲的演唱魅力。当然就学生现阶段的演唱水平,并不能完全掌握此三种演唱方法,但就声乐演唱理论上进行学习,实践上进行尝试,并加以归纳、总结、提炼,为学生奠定声乐演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5.儿歌的分析和艺术处理。学会分析儿童音乐作品,对儿童音乐作品进行艺术表现的处理,对学生把握儿歌的演唱十分重要。在学习中,要明确音乐作品的教育意义,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类型和艺术特点。首先引领学生对所学儿歌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其次,了解作品音乐表现手段和方法,如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等。在实际演唱中根据歌曲的这些要求,完整准确地表达儿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拿《娃哈哈》举例,这是一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歌曲把祖国比喻成“花园”,把儿童比喻成“花朵”,表现了“花朵”在祖国阳光照耀下快乐茁壮成长的动人画面。乐曲具有欢快的旋律和鲜明的舞蹈节奏。在学习时,首先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通过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在视唱时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由于歌曲较多地运用了十六分音符,节奏比较快,在演唱时还要特别注意气息的运用和吐字的清晰,不要唱得太快,以免字词唱得不清晰。尤其是在唱“娃哈哈”时力度应加强,突显儿歌欢快的演唱特点。在熟练演唱歌曲《娃哈哈》后,还要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新疆歌曲的特点,编排一些适合儿歌内容的舞蹈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儿歌表演和演唱的能力,为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五线谱辨识能力,解决新授课的视奏问题
学习的关键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琴教学中有两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学生对钢琴教材的五线谱辨识能力很差;另一个是新授课的视奏能力显得捉襟见肘。
1.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五线谱辨识能力。
五线谱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零基础,她们从入学伊始接触五线谱,因此,想让她们提高辨识五线谱的能力,就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首先,在钢琴课堂新授课教学时,带领学生进行识谱训练。先集体读谱再进行个别学生的提问,其中读谱好的学生可以给其他同学起到引领的作用,差一点的学生读谱时,主要是纠正她们在读谱时的错误之处,对其他同学起到借鉴作用。这样学生对新授课的五线谱就不感到生僻,弹奏起来相对顺利。在课后练习时,要求学生边弹边唱曲谱,此种方法对识谱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运用三步法教学解决钢琴新授课的视奏问题。
在钢琴新授课时分三个阶段进行。(1)教师对新课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进行基本的解析、视奏。(2)教师根据新授课乐曲的长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弹奏乐曲的一个乐句或几个小结,进行课堂练习。(3)各组选出代表进行视奏,在各组代表能熟练视奏乐曲的基础上,各组之间按照乐曲的次序进行衔接式的视奏训练,从而形成一首完整的乐曲。此种方法,在课堂上解决了新授课的视奏问题,对多数学生来说能够对乐曲的旋律、演奏技巧和方法等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避免课后错误的练习,少走或不走弯路,对于学生准确掌握钢琴新课的弹奏打开了通道。
三、重视儿歌弹唱技能技巧的训练
儿歌弹唱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课之一,就中职现阶段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来看,儿歌弹唱是她们目前学习的难点。完成一首儿歌弹唱的全过程需要声乐、钢琴、乐理等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知识的融合。
1.儿歌弹唱的关键在于“弹”,怎么“弹”则包含诸多内容。例如儿歌大、小调式的区分、左手和弦伴奏音型的确定、右手旋律的指法设计等等。儿歌有大调式和小调式之分,虽然在儿歌弹奏时基本以主、下属、属和弦进行伴奏,但是在音乐理论上大调和旋和小调和旋截然不同。还有如果在弹奏前不把指法设计好,就容易出现随意变换指法,造成弹一遍一种指法,这样弹奏起来容易出现卡壳、停顿等现象,使儿歌的弹奏无法连贯进行。因此,在儿歌弹奏之前,一定要设计好左手的伴奏和弦和右手旋律的指法,才能顺利地把儿歌弹奏好。
2.在儿歌弹唱教学中运用六步方法,解決儿歌弹唱难的问题。拿儿歌《小星星》举例,第一步,根据儿歌表现的内容、情绪、力度等,演唱歌曲;第二步,分析调式,这是一首C大调的儿歌;第三步,设计儿歌左手伴奏和弦和伴奏音型,用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进行伴奏;伴奏音型采用根音单独弹奏,三音五音同时弹奏的分解和弦形式。第四步,儿歌右手旋律的指法设计按照123、12345的指法规律进行。第五步,进行儿歌的分句弹奏,一共6个乐句,先分句把儿歌弹奏熟练,再进行儿歌的连贯弹奏。第六步,进行儿歌的弹唱训练,也是先分句弹唱,再进行儿歌的连贯弹唱。通过以上儿歌弹唱六步法的运用,学生逐渐掌握了儿歌弹唱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增强了学习儿歌弹唱的信心,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使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以上音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帮助学生提高了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知识,同时,也丰富和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探索音乐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敏丹.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11)
[2]刘川.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报,2012(14)
[3]谢丽丽,齐大瑜.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