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分析苏词教学内容

2021-04-12 22:47倪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倪静

内容摘要: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同一授课篇目的两堂名师公开课教学实录,来分析比较两者课堂导入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并总结分析。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涉及到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要求等,總括出苏轼诗词教学内容可分为三方面: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情意知识,以此方便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

关键词:教学目标 课堂导入 教学内容 苏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词四首》,2011年,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在石家庄的一所中学进行《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公开课展示,2018年,四川省眉山东坡苏祠中学的邓湘娟老师也同样为我们展示了一堂优质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时隔七年,同样的一首词,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都有所区别。现就教学内容来具体分析:

一.教学环节

(一)导入环节对比

余映潮老师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功力深厚的名师,所设计的导入偏重知识点的传授,在PPT上罗列了苏轼的生平、此词的创作背景,以及密州词在词坛上的重要地位,并让学生朗读PPT所示的内容。余老师所使用的课堂导入是一种直接导入,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技巧,较为常见。

邓湘娟老师在导入环节也选择了与余老师大致相同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邓老师运用了讲故事的叙述语气将苏轼到密州任职的原因向学生娓娓道来,另外,邓湘娟老师还引用了苏辙《超然台赋》中的一句话:

“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

以此来揭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了这首豪情漫天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邓老师在导入环节既运用了故事化叙述语气,也引用了一段文言文,在九年级这一学段,学生对于文言文接触的还不多,所引用的《超然台赋》这一句话中就出现了五个生字,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小结

通过分析两堂课的导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所设计的导入方式各有不同,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古诗词导语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设计:

1.用语准确

从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层次出发,设计相对应的导入语。九年级同学思维已趋向成熟,故事叙述语气如果用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就更为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了。

2.营造情境

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古诗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感,就需要教师来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创设与诗词意境相符合的氛围,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与生活积累。

3.以情激情

每首诗词都表达了特定的情感,教师可摒弃理性冷静的态度,转而以感性的态度来教学,在课堂一开始就通过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有利于引起学生共鸣,激发相应情感。像《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豪迈的诗词,教师可以先入为主进行激情朗读,为这堂课奠定情感基调。

4.尊重学生阅读体验

两位老师都选择在课堂导入环节出示该词的写作背景,清晰明了,但从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来说,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初读时很容易读出苏轼的豪情,但他的乐观旷达,济世情怀却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细读来品味的。所以,从学生主体性角度来说,作者写作背景在细读品味阶段提出更为合适。

二.教学内容

(一)课例内容

1.对叶嘉莹诗歌鉴赏理论的引用

余映潮老师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知、意、情”,其中“知”是包括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了解密州词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性、理解词中注释的意思以及知道豪放词的诵读方法;“意”包括:理解词中注释的意思,理解写作手法:词性活用、句法变换、用典、用韵;“情”指品析、感受、欣赏作者在这首诗里面表达的情感意志。

在“知”的板块,余老师第一次引用叶先生的评论:“苏词之最值得人注意的一点特色,就是其气象之博大开阔,善写高远之景色,而充满感发之力量[1]。”以此来揭示这首词的情感基调,并进行朗读指导。在“意”的板块,余老师化用叶先生在《论苏轼词》中的点评,提出苏轼的“用世之志”和“旷达襟怀”是读苏词的背景,由表及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最后,在欣赏活动——“情”板块,余老师用叶先生“看苏东坡不要只看他豪放,要看他的忠义的持守,他的政治的理想,他的失意挫折之中的旷逸的襟怀[2]。”这一句话来让学生了解苏轼独特的个人魅力,东坡诗词中不仅是豪放,其中有更深刻的意味,让学生对苏轼有更加理性的、多角度的认识。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所设计的各个板块间一一对应,教学思路明晰,结构严谨。并且在每个板块的末尾,三次引用叶嘉莹评苏轼的话作为总结,反复铺垫,反复深化,对学生进行审美品析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欣赏苏轼诗文三个方面的要求,探究文本的价值之所在。

2.“旁征博引式”的引用

比起余映潮老师,邓老师的课更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申:

在赏析苏轼的形象时,邓老师说:“苏轼作为一个文臣,有这样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并引用苏轼的其他诗文来突显苏轼性格中的恣意豪放,同时,还补充了“诗庄词媚”的背景,以及苏轼《与鲜子骏书》和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语句来向学生揭示《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词坛上的重要地位。

从中可以看出,邓老师的文学素养深厚,并为此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从宋词的文体到苏轼的性格特征再到《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特殊艺术价值,以一种“旁征博引”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的认识面,有利于学生自觉建立起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框架意识。

邓老师备课充分、详细,扩展了学生的文学积累,有人说:“语文课堂之后,才是学生语文生活的开始。”因此,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取重点,不仅仅在于诗词本身,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

三.古诗词教学内容

两位老师选取的不同教学内容,一位是通过三个教学板块层层深入,另一位是以问题探究为主导進行多方面的铺陈,两位老师都是语文名师,所组织的教学内容都十分具有值得肯定和借鉴之处。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可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意知识。

(一)系统的陈述性知识

古诗词教学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古诗词的发展流程、古诗词的音律、体式及特定意象的含义等基本知识。过去单篇诗词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古诗词发展源流,学生脱离了教材,往往无法顺利完成系统知识的迁移,独立鉴赏诗歌就会有一定难度。

(二) 完整的程序性知识

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激发学生情感认知的同时,在中学阶段还需要学生学会并运用的一定的技能,主要诗歌鉴赏方法主要有:知人论世、比较鉴赏、读写结合。

1.知人论世法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用了“开门见山”式的方法介绍写作背景,在作者创作年代久远的情况下这是古诗词常见的理解、鉴赏方法。

2.比较鉴赏法

诗和词在意境上及语言特色方面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同样题材和内容的诗和词,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对比鉴赏的方式,分析同一作者写的同一题材的诗和词有什么区别,或分析同一作者的豪放与婉约词在风格和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3.读写结合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着认知水平分类的发展规律,从低水平学习开始,即从记忆和理解基础知识和事实性概念,到高级学习分析和评价,最后达到创造的水平。读写结合法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到创造水平的方法,可以说,创造是对鉴赏的升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读写训练。

(三)多元的情意知识

古诗词蕴含着多重的情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特别是是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情意的感发,而不是局限于标准答案。比如从《江城子·密州出猎》当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苏轼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体会到其豪迈豁达的人生观,还可以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角度体会感情。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单元导语中,提示我们“要注意把握古诗文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所谓“文史哲不分家”,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帮助中学阶段学生培养思考、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历史演变的进程当中,联系作品背后的时代资料来分析作品,并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寻找作品的当代意义。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位老师同一篇目的教学,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对比分析了两位老师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内容的选取,总结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事项:首先是用语准确,其次是营造情境、以情激情,最后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引用内容,一是一家之言,二是多方面评价,肯定了名家点评对学生理解鉴赏及文学素养方面能力提升的作用。最后,总结了中学阶段三类古诗词的不同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多元的情意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时应按照中学生认知符合学生规律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余映潮,杨雪桥.余映潮老师《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J].中学语文,2014年34期.

注 释

[1]叶嘉莹:论苏轼词,北京:社会科学,1985年03期刊,第180页.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62页.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