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探究

2021-04-12 17:53莫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莫霞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小学科学教材特点需要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此外,小学科学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更充分,查找资料快速便捷,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深度融合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都产生了深刻变化,为教学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方便。

一、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

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供了条件,因为信息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多媒体课件承载着更多的信息,具有处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功能,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语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绘声绘色地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并茂地以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成为日常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学技术。

比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难理解。这时,教师课前创设意境,先播放一段静电现象的视频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播放产生静电的生活现象和实验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种种静电现象。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在声音、图像、文字的有机配合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现在是高科技、大数据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储存大量信息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超越了课本知识来源的限制,最大化扩充科学教学知识量。课堂上通过利用各种录像、录音、投影、电影等多种媒体技术,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情景交融、精彩纷呈、新颖生动。

如五年级《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证明地球在自转》等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引入一些与地球运动有关的文字资料、图像、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特别是播放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拍到地球一直在自转和绕着太阳在公转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術,化语言为形态,化文字为图像,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让感知过程活灵活现,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观赏和学习,这种课堂教学让学生处于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之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是上好《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关键。

三、小学科学教材特点需要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

与其他学科不同,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地球科学到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性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仔细翻阅小学科学课本的编排设计就会发现,课本里每一课基本上仅有几幅相关联的插图、几个提示性问题,解说的文字也不多。如四年级的《岩石的组成》,课本上只有一些岩石的名字介绍和图片,对于岩石的特性、种类、用途和形成原因等问题,矿物和岩石有什么不同,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岩石等,都需要查阅资料。学生对岩石的知识积累不多、缺乏了解,教师要把课讲好,除了要熟读教材,还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资料。如文字说明、图片、视频、录像等,应有尽有,这些资源的引入,能增大课堂容量,最大化扩充教学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了解,为他们的合理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提供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有很多关于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内容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认识物质的基本结构,研究物体的概念和规律,等等。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但又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时间、空气、电、太空、地球内部结构等等。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课堂上融合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图片、课件、演示文稿等,把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那些看似静止、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理解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时间在流逝》这一课,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感觉时间在流逝呢?课堂上除了解释和让学生观察生活,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如小时候的相片与长大的相片有什么不同、小树与大树的对比、春天的嫩芽与秋天的落叶等等,然后播放一些时间在流逝的视频:不断奔跑的火车、从山脚登上山顶的运动员、果农慢慢采摘下来的一堆苹果、画了一幅画的小学生、在等待妈妈做饭的孩子等等,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理解: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周围的一切都是时间在流逝的结果。例如《花、果实和种子》中花粉的传授过程,种子发芽、地球自转等知识都可以通过视频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看,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首先切实做好课前的预算和筹划,从科学教学实际出发,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设计教学过程,掌握科学课堂的教学本质,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确定科学课件的表现方式,突出重点、难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或信息,利用多样的软件编写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科学课堂教学内容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形成多元化教学课件,做到源于课本,并高于课本。

科学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形成实验探究能力、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优化课堂教學的各个环节,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在新课引入、新知探索、课堂动手实验、巩固练习设计、结尾归纳中精雕细琢,还要从板书设计、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分组实验、课后跟踪等各个教学环节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六、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更充分,查找资料便捷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信息技术,锻炼提高学生查找、分析、加工、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课前预习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很快就收集到大量关于地球运动的天文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科学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容易完成示范展示、作业评讲、实验操作等环节的教学。课后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运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任意点击各个板块进行自学,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微课的教学模式,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知识顺序的限制,学生可根据知识掌握情况有主有次地学习,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教师还可以在空闲里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达成共识,以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倪彤,许文静,张伟.信息化教学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刘云生.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0(02).

(广东省茂名市乙烯小学,茂名525000)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