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资源在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1-04-12 15:47王世贵
山西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低段绘本文字

王世贵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其形象有趣的画面、简短的文字、富有哲理的故事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如何更好地将绘本资源融入低段写话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写话教学的实践经历,提出了三点应用策略。

一、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

小学一二年级是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奠基期,这一时期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低段(一至三年级)写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文字,轻看图。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习惯,往往会过于倚重写字,而忽视了看图的重要性。事实上,从心理学上来讲,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特征仍旧是直观形象的,抽象的文字概括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挑战性太大。因此,过于强调文字的表达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效果不佳。

二、绘本在写话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学会观察画面,在看图中学会表达

顾名思义,绘本即“绘画的图本”,是一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绘声绘色地讲述人生哲理的读物。绘本的教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支撑了故事内容,正所谓“画面是绘本的故事语言”。在运用绘本指导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习得看图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以绘本《在教室说错了也没关系》为例。这个故事借助简短的文字和灵动的画面告诉学生,在课堂上不要害怕说错话,从而鼓励学生要多发言,相信自己。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让学生看一下这个绘本的封皮,封皮的画面是一个教师拥抱着很多同学,这就代表的是接纳。接着让学生观察绘本的首页,观察时按照空间顺序(从上往下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左往右)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快速地发现这一页上有很多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每只小手下面都有不同颜色的底影,此时教师就可以问一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些小手代表的是谁”,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的手代表了不同的学生”,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高高举起的小手说明了很多学生都想发言,这就叫作“踊跃发言”。但是,在绘本的下一页,却有一位同学站起来了,他摸着脑袋,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图上其他孩子的反映,学生会看到有的孩子在交头接耳,有的孩子脸上充满了疑惑,有的孩子自己在看书……观察完后请学生谈一谈“如果自己在课堂上回答错了,心理是什么感受?”“如果别人回答错了,自己又是什么感受?”在学生回答完后,师生一起看配图旁边的文字,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观察与深入浅出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看图”,也知道了要描述图片中的哪些内容,也就可以达成“有话可说”的目的。

只有先学会说,学生才能从容写话。事实上,小学低段写话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图片上的内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调动学生表达的兴趣,为高段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会语言特色,在表达中构建语言

“表达先于写作”,会说是会写的前提。低段学生在进行写话时常常会有畏难情绪,一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二是因为不想动笔写。针对“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关注、及时解决。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突出讲解绘本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绘本中的对话语句或者叙述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或感受。

以绘本《山那边的秘密》为例。故事讲述了大自然中20种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这个绘本的语言充满了童真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富有节奏感。同时,绘本还运用优美的词汇勾勒出了不同动物的样子,形象逼真的描述使小动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文中提到了“毛茸茸的羊驼妈妈”“敦实的毛鼻袋熊妈妈”“巨大的白头雕妈妈”等形容性的词语。另外,还有一些词汇描述了动物的习性,如,毛鼻袋熊睡觉时“鼾声震天响”,企鹅家族在冰面上“摇摇摆摆地走起来”,在这样趣味的文字中,学生可以体悟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不断复述,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再如,绘本《空房子》中运用了对话语言,描述了空房子从空空如也的状态到最后拥有了朋友和温暖的故事。不同的说话,体现了空房子的不同心情。空房子最开始的时候里面什么都没有,它想找一个朋友,但是它在找朋友的过程中经历了“高兴—激动—难过—温暖”等不同的心情,这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对情绪的准确描写对于指导低段学生的写话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可以立足空房子的不同心情,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空房子,自己的感受如何,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或者句子来说一说。

总而言之,低段的写话训练要重视形象、准确地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学着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不断建构自己的写话语言。

3.发现绘本空白,在语言仿编中促进想象

“好的教育应该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手、脑、脚等”。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秉持的教育理念。所谓解放学生的手、脑、脚等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动脚去做,动脑去想,给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天地。在运用绘本指导教学中,可以将绘本故事的结尾作为学生想象力的生长点,启发学生思考绘本的内容,激励学生对绘本进行“补白”。

以绘本《彩虹色的花》为例。故事叙述了一朵彩虹色的花,利用自己的5片花瓣帮助5个小动物解决困难的故事,这其中蕴含着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道理。此绘本以丰富有趣的画面和亲切生动的语言进行了精彩叙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线索,体会故事呈现的道理,借助绘本中的语言句式模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扩充故事。如,让学生在读完后运用“你好,彩虹色的花,我是(介绍自己)……我要(干什么)……,这可怎么办呢?”这样的句式续编故事。同时,教师还应该对续编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如,在这个绘本中,花瓣可以被当作小船、用来做衣服等,所以学生的回答也应该是合理的,而不是天马行空地随意添加。在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就有学生想出了花瓣还可以用来当作降落伞,帮助受伤的小蜻蜓平安地降落到地面上;花瓣还可以用来作生日礼物的装饰品,让小动物更开心。这种写作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促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句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小学低段语文的写话目的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學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绘本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富有哲理性,是低段写话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写话训练时,首先要精心挑选高质量的绘本,然后合理安排绘本教学,充分挖掘绘本中画面、文字语言的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中知道“说什么”,在表达中学会“怎么说”,在写话中掌握“怎样说得更好”。只有让绘本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写话,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学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

猜你喜欢
低段绘本文字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文字的前世今生
绘本
绘本
绘本
热爱与坚持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梦中的文字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