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季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阐释部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熟悉字词、提取信息、理解信息、交流感受这些基本思维层面,而要努力向高阶思维进军,以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敞亮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
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等人将人的认知过程由低到高的层次分类(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我们现行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分析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指向的均是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在识记、理解等低阶思维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评判、创造三大高阶思维。这些高阶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从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找到路径。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相矛盾》一课的练习,问“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直接引用文本或者用自己的话作答,这样的思维就是低阶的。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发问(这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不能回答),寻找原因(夸自己的盾坚固,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分析判断(用他的矛刺他的盾,必然要么刺破,要么刺不破,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与他前面说的话矛盾),得出结论(因为他将自己的盾和矛都夸到了极点,从而带来了自相矛盾,所以他不能自圆其说了),这样敞亮学生的思维历程,方能引导他们在深入思考中走向高阶思维。
二、设计有深度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学生真实的语文实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大有裨益。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田忌赛马》一课中,孙膑提出“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一策略,学生在阅读时已然知道结果,会觉得“也不过如此”,孙膑的这一智慧并未能得到学生的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操作,发现马的几种出场顺序及其带来的不同结果;从文字的阅读中,发现孙膑敏锐的洞察力(上中下三等,脚力相差不多)、对田忌的了解(田忌非常信任孙膑)、注意谋略的保密性(直到比赛前一刻才悄悄说出)……当学生知晓了这些军事家必备的素质,对孙膑的评价必然会立体、多维化。
曾有教师在教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孙膑的做法是不是有违诚信。这样的道德思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进行了真正的语言训练和高阶思维训练,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发挥阅读评价的导向功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探究反思、问题解决都列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课堂即时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探究,深入探究。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一课中,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多次写水手的笑,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却对故事情节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笑,才导致了猴子的猖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最后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将水手的笑要么解读得很平常,要么解读得很严重。其实,令大家开心的,不仅仅是自猴子的顽劣行为,还有这一天难得的好天气、大家难得的放松机会。因此,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然后追问:“大家的快乐,仅仅是猴子带来的吗?”这样,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分析、判断能力得到锤炼。
不轻易否定学生,始终以热情的鼓舞、激励去打开学生走向高阶思维的通道,如此,学生才不会经常产生挫败感,丧失高阶思维的动力和兴趣。
总之,在进行“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紧贴学生的认知,在低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逐渐渗透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切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