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

2021-04-12 09:13刘国卿
智能城市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要素施工人员

刘国卿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2500)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因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方案、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导致实际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绿化植物的栽种操作和养护管理不够规范到位,大量植物死亡,企业蒙受较大损失,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难以切实改善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反而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必须明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要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严格监控施工流程,打造高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随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致力于将事故及其危害削减到最小,为园林绿化工程高效化、高质量开展给予可靠保障。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关键要素

1.1 设计要素

设计图纸和方案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施工具有较高的价值,每个环节的施工都应完全遵循图纸进行操作,避免微小的偏差长期积累,工程完工后最终呈现的效果与设计图纸大相径庭,企业投资得不到应有回报,利益受到损害。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比较落后,创新意识淡薄,使得园林景观大同小异,不利于展现城市特色。园林景观缺乏内涵,没有凸显文化传承载体功能,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强,社会公众失去观赏园林景观的兴趣。

1.2 质量要素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进度之间的关联较为密切,施工质量较低的园林绿化工程会出现植物长势不佳、病死率上升的情况,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采购和补种植物,精心开展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维护成品效果。施工质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返工重建会拖延工期,对原有工程进行修复、拆除后重新建设,均会耗费较长时间,延误工期,加大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对质量要素的控制难度较高,绿化植物的选择不合理、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准确、施工和养护相脱节等情况,都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较为常见,影响工程质量。

1.3 进度要素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涵盖了多个环节,通常不允许跨工序和混工序作业,再加上参建单位较多,各工种容易出现施工冲突,因此需要加强进度要素的管理,提前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严格予以落实,协调施工顺序,化解不同专业工种的施工矛盾,确保材料、设备都能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实际施工中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进度,恶劣天气时为了维护人员安全应暂停施工,后期恢复施工时应将停工期间的工程量迅速补上,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部分人员会忽视对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导致质量安全隐患。

1.4 安全要素

安全施工是每个施工人员都要奉行的准则,施工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应强化对安全要素的管理,增强园林绿化工程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能够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认真遵守施工方案,正确使用材料设备,相互监督,积极配合安全整改,尽可能避免风险。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听从指挥,整齐有序撤离,不耽误抢险救援工作,促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更安全高效,有效防控安全事故。

1.5 成本要素

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和利润为反比关系,加强成本要素控制的同时,应避免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进一步增加工程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施工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施工人员随意浪费资源、工程设计多次变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等,都会引起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的上升,以往企业运用的成本管控方式科学性、先进性不足,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安排缺乏系统全面考虑,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金没有专款专用,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园林绿化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难以达成统一,阻碍了企业向前迈进的脚步。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2.1 提升设计水平

保证设计方案具有科学合理性、蕴含丰富的创新元素,是园林绿化工程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需要将设计工作交给思想先进、创新意识强、道德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监督设计人员的行为,确保开展设计工作前能够做好项目分析、市场调研、实地勘测等一系列工作,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如果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或与行业规定、本工程实际情况不符之处,应及时指出并说明原因,要求设计人员改正。方案设计阶段还可以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利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展设计工作,建立园林绿化工程的信息化模型,挖掘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和漏洞并加以改进,提高方案指导价值,减少后期变更事件。

2.2 完善施工准备

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研究设计图纸,把握设计意图,将施工关键技术传授给各岗位施工人员,规范人员操作,实施材料设备的采购,合理安排不同时间段内材料设备的进场和退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以免材料数量、规格、质量与园林绿化工程要求存在差异或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正式施工前必须落实的工作还包括测量放线和改良土壤,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和工具确定绿化植物的种植位置,改良土壤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类型在土壤中施入相应肥料,为绿化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3 强化植物选择和种植

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生命力旺盛、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植物类型,与信誉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及其提供的苗木质量,保证苗木价格合理、质量较高、处于健康状态,对于防控病虫害有着显著效果,还能够控制园林绿化工程的采购成本。

选择苗木规格时,常绿乔木的冠形饱满、冠径与苗高比大于3/4,灌木的苗高1.5 m、冠径1.2 m、分枝数较多,这样的苗木更容易成活。运输苗木时应注意保护根系,在根部外面包裹土球,适度剪除苗木枝叶。苗木运输到现场后立即栽种,不能马上栽种的应放置在阴凉处,结合施工图纸要求放线挖穴,种植穴的直径要超过土球外部30 cm,回填土需要没过土球。

2.4 采用动态管理模式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施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可以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及时纠正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偏差,排除现场安全隐患,有利于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结合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全体部门和人员应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系统还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端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态度,严格把控细节,避免小问题引起大事故,扩大经济损失。例如运用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对比分析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技术控制进度差距,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按时完工。

2.5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施工质量的优劣是检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指标,质量管理重在细节,每个施工人员必须能够准确操作,施工后及时检查当前环节的施工质量,由质检人员再次检测,确定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后续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追根溯源,及时处理质量病害。

准确识别和严格监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制定防控计划,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够到有力控制。检查安全员的证件,确保安全员持证上岗,为安全员科学分配职责,形成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和管控,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作业环境。

2.6 优化成本控制方式

制定材料配给制度,根据施工人员的施工任务分配材料,一旦发现施工资源的消耗超过预算,应由当事人说明原因,不合理的支出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将节材、节能意识渗透给施工人员,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随手关闭电源,减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资源的损耗。应合理安排设备使用时间,租赁设备使用后及时退租,降低成本。另外,细化成本控制目标,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效果与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联,激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成降本增效目标。

3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制定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组织各部门进行对方案的审核,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施工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以减少进度偏差,提高施工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维护施工机械和人员的安全,园保证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稳步有序进行,提升工程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终。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要素施工人员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