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1-04-12 09:13
智能城市 2021年13期
关键词:材料质量施工

董 林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2500)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是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存在诸多管理问题,管理水平及效率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1.1 人员管理

部分一线施工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化的培训,且实际工作经验偏少,难以正确理解施工意图与掌握各项操作要点,在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错误施工与违章操作问题,加大了管理工作量,并影响施工活动的开展。部分建筑工程还面临着人员流动性过大的问题,需要频繁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等工作,加大了工作量。从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层面分析,部分工程存在质量管理人才匮乏、管理结构不合理、优秀人才流失等问题。例如,部分管理人员对动态化、精细化与全面化等全新管理理念及模式缺乏深入了解,仍旧秉持传统理念开展施工管理活动。

1.2 物料管理

现阶段,物料管理工作还存在被忽视的问题,一些工程现场物料存储和管理不到位,导致劣质材料被投入使用,设备材料存储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某建筑工程材料入场环节开展材料检测工作,对各类施工材料的规格数量及性能质量进行检测,核对质检报告等相关文件,并随机抽取少量材料送至实验室检测。但施工单位缺乏对材料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部分材料由于堆置层数过高或贮在潮湿环境,出现材料潮湿破损与变形破损问题,无法使用。一旦将破损及变形材料投入使用,将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1.3 机械管理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易出现运行故障,导致设备作业精度下降。机械设备管理力度较小,难以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理设备运行故障,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存在不确定性,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工具管理层面也存在管理力度薄弱的问题。

以模板管理为例,由于管理力度薄弱,在模板支设前,并未对模板板材表面平整度与光滑度进行检查处理,直接开展模板安装、钢筋预埋与混凝土施工,最终成型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有麻面分布等缺陷。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2.1 人员培训

(1)产业化工工人培训。

审核施工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随后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将实际操作内容、施工步骤、常见问题处理措施等作为培训内容,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能。为提高培训质量,定期举办质量竞赛活动,以此来评价培训成果,调整培训内容与侧重点。

(2)管理人员培训。

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将动态化、全面化、一体化等全新管理理念及模式作为培训内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掌握各项必备技能。

(3)技术人员培训。

由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并组织开展专业技能交流培训活动,解答常见技术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4)拓展校企合作。

积极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建设现代化施工团队及管理团队。

此外,为提高施工、设计、管理等活动间的衔接程度,企业需要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与从属关系,在部门间构建高效协作体系,协同开展工程建设活动。例如在某建筑工程中,企业选择在管理组织结构中设置项目质量控制中心,设置项目经理,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控制中心具有绝对的管理权,全权处理施工阶段各项工作问题,且职责范围涵盖确定施工方式、质量目标分解、管理制度制定及调整等方面,统筹规划设计院、财务部、项目部、采购部与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

2.2 机械管理

为优化机械配置结构,提高机械设备实际利用率,预防机械故障出现,企业应完善机械管理体系。在入场环节对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检查,核查质检报告与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文件。对机械设备组织调试运行,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潜伏故障,退回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力度,在施工期间持续观测机械设备运行工况,清理设备表面灰尘污渍,更换磨损老化的零部件,补充润滑油,及时发现并处理机械故障。配置特殊设备时,实施审核机制,将设备提交至劳动安全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将鉴定通过的机械设备投入使用。

2.3 物料管理

(1)入场核查。

在入场环节,管理人员将相关文件资料作为物料查验依据,如PC构件证书、材料数量证明文件、采购清单等。综合分析物料规格材质与数量等因素,提前明确各类物料的质量检验标准,禁止管理人员主观臆断物料质量是否达标。

(2)物料预处理。

以钢筋材料为例,在投入使用前开展钢筋防锈作业,清除钢筋表面残留锈迹,均匀涂刷防锈涂层,并对弯曲钢筋进行校直处理。

(3)清查盘点。

在物料现场贮存期间,定期开展清查盘点工作,统计各类物料存储情况,更换潮湿破损或变形破损的材料。

(4)材料保护。

明确补充材料储存标准,如PC构件堆置层数、水泥材料存储环境空气湿度要求等,对物料采取保护措施,如在预制构件四角套设保护套,将墙板类构件进行倾斜放置

(5)跟踪管理。

在材料出库环节,对所领用材料的使用用途及数量等信息进行记录,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物料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实际使用情况与记录信息是否一致。

2.4 设计管理

(1)组织开展地质勘察工作。

采集水文地质等工程信息,将地质勘察报告作为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依据,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与实际情况相符。

(2)方案可行性研究。

将设计方案提交专家团队进行审核分析,生成可行性报告,基于论证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3)图纸检查。

检查绘制设计图纸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问题,并开展现场实地考察工作,整改设计图纸与现场环境不符之处。

(4)施工模拟。

运用BIM等信息化技术,在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基础上,以动画形式演示施工过程,根据试验结果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5)组织开展现场监管工作。

重点检查实际施工情况与方案内容是否一致,并定期模拟后续工序施工情况。在预期施工情况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时,协同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变更调整,并对配套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调整。

2.5 现场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环境变量因素多,如果现场环境过于复杂,会阻碍施工活动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还会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现场环境管理期间,应结合工程施工需求,提前对现场环境进行处理,如对松散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清除地表杂物与各类障碍物,规划临时道路与物料堆放场地等功能区域,为后续施工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四周摆放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设备滞留现场,搭设遮雨挡风等遮挡设施。

2.6 强化应急管理

工程建设工序多、人员复杂、突发状况不断,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损失,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形成较大裂缝时,裂缝通常具有扩展性特征,持续向两端进行延伸扩展,最终形成贯穿性裂缝,削弱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需要重点强化施工应急管理能力,制定应急管理方案,问题出现后快速实施有效的处理方案。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持续采集相关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动态施工情况。通过计算机建模、现场调查以及动态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前预测与准确评估突发问题影响范围及产生原因,针对性制定问题处理方案。为预防同类问题反复出现,定期对突发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改进施工体系与管理体系的不足,并制定问题应急处理预案。

2.7 施工质量检测

各工序交接时必须进行严格质量检测,由一线施工人员对施工成果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再由班组质检员对施工成果质量进行复核,将自检与复核报告提交管理部门审核,确定报告内容真实无误且施工成果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再开展后续施工活动。不合格则开展返工作业,直至质量验收通过为止。管理人员在工序交接检查期间,负责对检查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协同技术员与质量员共同验收隐蔽工程。

2.8 加强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突破传统管理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运用各项信息化技术,构建全新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例如可选择应用BIM技术持续采集现场施工信息与工程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可视化状态下开展施工管理活动,与各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状态,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快速传达与有效落实。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质量是评价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筑企业必须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深入了解与优化处理实际存在的管理问题,不断探索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提供更优质的工程管理服务。

猜你喜欢
材料质量施工
“质量”知识巩固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