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昊 胡 胜
“见物见精神”是博物馆语境表达中最内核的东西,“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必须有相应的“精神”与之相匹配。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目的正是“物质”和“精神”相匹配的集中体现。自然博物馆是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天文、地质、动植物、古生物等见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标本,行使科教文化功能的机构[1,2]。当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日益提高,“博物馆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社会公众对科学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都促使我国博物馆事业空前繁荣。自然博物馆因其自身特质同样处在高速发展期,各种规模层次的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纷纷上马[3,4]。
展陈是博物馆职能发挥的重中之重,而特色是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的生命线[5,6]。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参观汉代文化博物馆时也指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相比于人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由于自然类展品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困难,使得自然博物馆建设中凝练特色成为突出的问题,常常陷入困境[7,8]。
对任何一个博物馆展陈而言,藏品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通常一个博物馆的起源也总是基于一定的藏品积累[1,9]。因此在做展览内容设计时,第一步是对藏品进行分析、梳理,然后才能进行创意初设。所谓创意其实就是要找到一条特色化建设的方向,而藏品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唯有深刻理解自然类藏品的特性,才能获得出色的创意。
首先,自然类藏品具备天然的稀缺性。不论是动植物还是土壤地矿类标本,都有地域性分布的特征,这种地域分布是极度不均衡的,同时越是狭窄的地域分布越体现出标本的独特的珍稀,也越容易成为各收藏机构和个人的收藏目标,这种独特和稀缺决定了其收藏的难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困难。以华南虎为例,这种猛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又是曾经在广大华南地区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旗舰物种,其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华南虎在野外几乎绝迹的现实,使新建自然博物馆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华南虎标本。相关的主题展陈在设计上难以回避这一内容,却在实施过程中备受困扰。
其次,资源交流机制欠缺。我国的自然博物馆起步较晚,而早期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由于自身学术研究和教学示范的要求,收藏了大量土壤、地矿、生物等自然标本;一些农林水产行政机构也因业务需要收藏了相当数量的标本。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化、生态观念的发展,自然博物馆对标本的需求开始增长。在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珍稀标本资源匮乏、不易甚至不能采集的情况下,机构之间进行标本交流成为可取的途径;但是在法律政策层面,隶属不同的机构之间进行标本交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仅涉及固定资产转让转移等问题,一些珍稀标本,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是在法律层面缺乏指导性文件支撑。
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省级自然博物馆的珍稀藏品大都源自早期的积累,也正是这一批早期珍稀藏品奠定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基础。当前,公众对自然类科普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催生着各地自然博物馆的扩张或新建,一大批自然类博物馆正在设计规划或正在建设,这些场馆对自然类藏品的需求很大。但是自然类藏品的天然稀缺性,以及珍稀标本资源缺乏便捷的交流机制,使得这些博物馆的相关收藏极度缺乏,导致展陈内容的设计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特色化更是无从谈起。
与人文历史类博物馆丰富多样的主题不同,自然博物馆的主题比较一致,自然系统的同一性、普遍性,决定了自然博物馆的展陈内容跳不出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学这几个方面[10];同时,宇宙大爆炸、板块漂移、进化论、生物大灭绝等主流学说几乎是所有自然类展览展陈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和科普重点。因此,自然博物馆在进行内容设计时难免殊途同归,最后的设计结果大同小异。这导致各场馆的展览主题和内容高度雷同,一些关键性标本也成为相关展览的“标配”,不仅加剧了相关标本资源的枯竭,也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很难达到预期的科普效果。由此看来,从普遍中提炼特色对于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极为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研究。另外,大型博物馆偏向宏大的主题,小型场馆在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模仿,使得小型博物馆越发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在实际操作中,还常常出现一种情况:一些大型的自然博物类设计施工公司可以为馆方提供建馆的前期服务,其中就包括内容策划。这种设计有很多便利之处,但弊端也很明显:这些公司一般承接过很多场馆设计建设,经验很丰富,也不存在设计方与施工方的沟通问题;但在实践中,大都由形式设计人员来主持展览设计;内容设计人员只是几个“写手”,人数既少,又缺乏自然科学的专业背景。这种设计主题基本限定在几个大的框架之内,具体内容通常模块化比较严重,这类设计因而更注重形式的表现,在内容上缺少特色。
展览内容策划需要相关科学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的前期学术研究,才能形成明确的展览主题、展示目标、展示效果追求和展品设想,依赖展览公司难以设计出有丰富内涵、有深刻主题、有鲜明特色的展览。问题的关键在于博物馆自身团队的能力与水平,如果自然博物馆没有对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研究和挖掘,很可能会依赖设计施工公司的展陈内容设计,从而使展陈效果最终流于平庸。
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对人才的知识体系要求很高。由于自然科学体系的庞大广博,自然博物馆建设的内容设计工作本身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不仅要求科学性强、艺术性高、还要考虑可展览性和可操作性,这就对内容设计者的知识体系和储备有深度和广度要求,同时还必须具备将各种跨学科知识点融汇贯通并能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这样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要求近乎苛刻,几乎没有一个专业能够独立培养出来。另一方面,对博物馆展示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深度,更是必须在博物馆设计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
目前我国博物馆固定的专业岗位少,一些收藏和展教相关岗位多以合同制临时岗位为主,造成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形成稳定优秀的策展队伍。一些博物馆和上级机构对自然博物馆存在“有什么展什么”,甚至“只是把库房对外开放”的想法,因此对策展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待遇提升重视不足,进一步造成人员流失,不得不继续招聘没有经验的新人。一些小型博物馆甚至只能依靠志愿者开展有限展教活动,对本馆展陈资源缺乏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开发的能力;而馆方或上级机构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造成恶性循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组织一个由跨学科的各领域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团队内部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沟通才有可能做出一个相对系统的内容设计方案;综合性人才的缺失又往往使设计方案的各领域之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也无法保障。更可惜的是,随着一个博物馆内容设计的完成,这个设计团队往往会随之解散,其在合作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难以积累。这种形式使每一个新的自然博物馆在内容设计上既缺乏跨专业合作经验,又容易重复基础设计,因而设计水平难以提高。
传统博物馆的三大功能是收藏、研究、展陈;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与时俱进,转换为教育、研究、收藏。我国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目的定义为教育、研究和欣赏[11]。这其中,“教育”成为首要功能,体现出博物馆核心功能的本质变化,“欣赏”更是从精神文明层次有所期望和要求,而不论是“教育”还是“欣赏”,都是对原先“展陈”功能的转变和提升。这种转变和提升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需要改变传统的“有什么展什么”的观念,挖掘藏品背后的价值,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这种转变对于自然博物馆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自然展品相比人文历史文物,更容易因为日常生活的接触而熟视无睹,或因为罕见而停留在猎奇层次,因此更需要用展陈内容设计引导观众感悟自然界的规律、体会人类发现探索自然过程的艰辛和伟大,更需要在内容设计中强调科学教育和展品背后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而引导观众的方式方法,本身便是展陈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科学发现日新月异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公共科学教育的需求越发迫切。自然博物馆理应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之间扮演桥梁角色,承担开展公众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公众科技素养水平的义务。
当前全国的自然博物馆或自然类展厅,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受到传统展陈观念的限制,只在“展陈”上下功夫,虽然也有一些形式上的突破,但限于藏品稀缺、系统性不足、学科交叉不深等原因,难以真正体现出特色。仅有少数大型自然博物馆,突破了传统观念和思维限制,在一些展陈项目中体现出对科学精神的推崇。由此可见,要改变传统的展陈观念、要让展陈内容设计有特色,设计人员首先需要突破思维困境。只有把“教育”作为首要功能,围绕教育开展学术研究,培养跨学科专门人才,才能挖掘出独特的展陈内容,形成独特的设计视角,采用独特的叙事方法,给予观众独特的观展体验,进而突破自然藏品稀缺性、自然展陈主题普遍性等特色化困境的限制。
根据以上当前自然博物馆在特色化建设上遇到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使自然博物馆向着个性特征鲜明、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藏品特色分析为展陈内容设计提供特色化基础,系统性补充征集展品持续强化特色,探索灵活的机构间标本流转途径。
藏品既是展览的基础,也是凝练特色的基础。通常当藏品有一定的规模、数量和质量时,就有了建设博物馆的需求,充分梳理和分析已有藏品的特色是展览内容设计成功的基础。自然科学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历史过程,自然史是自然博物馆的天然的宏大主题,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主题不断被层层扩展细化,不仅分成了多个领域,每个领域下面又会有更多的分支学科,每个学科下面更是还有很多专业。因此,在设计博物馆展览内容的时候,主题的选取可以根据藏品的属性、类别、特点进行分析,寻找一个合适的分类框架进行相应的主题设计。一些学科特点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博物馆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值得借鉴。如中国油菜博物馆和中国柑橘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国内的自然类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在对藏品进行特色化分析并进行内容设计时,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藏品系统性不足。此时需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对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征集和补充,以进一步强化特色,加深主题展陈的深度。自然类藏品的稀缺性,尤其是珍稀生物标本的难以获得又使这种补充常常难以满足展览需要。在不涉及科研工作的展览环节中,一些展陈故事线上关键或必要的展品可以通过高还原度的复制品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部分解决。当前工艺制作水平的进步,博物馆展览的表达和叙事手段的创新,复制品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应用可以甚至更容易实现内容设计的表达目的,有更好的科教效果,也能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认可[12,13]。
探索机构间标本流转的方式,进行标本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博物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科教育人的需求。在现行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探索机构之间标本资源重新配置或合作的方式,有可能解决自然博物馆藏品不足的问题。借展、租赁等是当前一些博物馆进行标本交流的重要方法,而依托标本收藏单位建设自然类博物馆是更普遍的做法。如中国古动物馆,即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收藏于1994年建成开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向公众开放的高校自然类博物馆,都是依托相关专业的深厚标本收藏资源筹建的博物馆。
需要指出的是,藏品特色分析和补充征集,实际上是在策展前期对藏品和主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学术研究[14]。对于新建或小型场馆,自身学术研究的力量相对欠缺,需要通过组建团队、外聘专家、研讨交流等形式,开展或引进相关的学术研究,以满足特色展陈设计的基本需求。
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为展陈内容设计特色化指明方向、提供灵感。世界由不同的区域组成,站在全球地质变迁、生命演化的视角看待和理解本地区域的特征特色;并以本地素材与案例为基础讲述全球性的地质、生命的演化规律,不仅是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段,更是自然客观存在,以及科技、文化全球化的要求[15]。世界地理版图幅员辽阔,各个自然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地貌、地质、植被、动物、古生物等各要素都各有不同的特点,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区域自然地理特色。区域性自然博物馆是自然博物馆中的一大类,这类博物馆的特色化建设不论其藏品的收藏范围、规模以及水平如何,都必须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进行内容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对藏品进行取舍和征集补充[16]。一些当地高校或研究所也往往形成了很完备的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体系,可以提供很多区域地理研究数据帮助优化博物馆设计。西藏自然博物馆即是较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类博物馆,其围绕青藏高原的独特自然环境、矿产资源、气候条件以及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主题展览[17]。
融合学科交叉优势和复合型设计人才能融会贯通自然科学各领域知识、将展陈内容设计特色化赋以具体灵活的设计思路和展陈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自然科学已形成系统的、庞大的、相互交叉的理论体系,其中的任何一个理论、甚至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自然博物馆建设的内容基础,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相应学科的核心思想,理论上每一个理论、知识点或相应学科核心思想都是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的方向。在学科交叉方面,目前通常由馆方或相关部门组织相关领域的学者分别撰写内容设计文本,然后拼凑在一起请相关专家评审,这样的设计会使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整体格局。这样的方案往往展览逻辑混乱,知识传播重复,主题思想游离,导致展览特色缺失,形式设计不易落地。因此在撰写内容设计方案之前,设计人员还应该有一个博物馆创意及特色化凝练环节,这个环节必须通过沟通和讨论,完成明确的建设特色化方向及内容的总体构架。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各博物馆和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改变博物馆仅仅是藏品陈列的观念,增加对博物馆策展和科教人才的稳定岗位设置,或提供灵活的人才政策支持。馆方选拔学历教育专业相关且有潜力的青年人才,提供稳定岗位和专门培训和实践机会,设计晋升通道,让青年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的业务骨干,与博物馆同步发展和提升。同时,人才队伍的建设成功,也能加强研究能力,能够从有限的标本资源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展陈主题。
改变传统展陈观念,将教育功能有机融入展陈内容设计是特色化的重要前提。真正实现现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展陈观念;需要认识到教育功能对于博物馆的社会意义;需要从展陈内容设计之初,就将教育的理念融入并贯穿整个设计的始终。在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支撑下,由优秀的设计人才将特色展陈内容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巧的叙事结构呈现给观众,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在参观后有所思有所悟,达到公众教育的目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故事化,像影视作品一样,以生动的小故事为支点去撬动宏大的主题,实现寓教于展的教育效果。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海事博物馆2015年推出的展览“7 艘船,7 段口述史”,该展览根据展馆场地面积形状等硬件条件、主办方展览设计主旨以及主要观众群体关注领域统计研究数据,从不同时代的7艘代表性船只和7个普通人物的视角,以7个小故事讲述了人与海洋、科技与社会、航海与人类等大历史大科学主题,以有限的展览面积和馆藏文物,充分地展示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的海洋科学与航海文化[18]。又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大的框架和小展项方面,都在“自然背后的故事”方面着力不少,不仅展示自然的“过程”和“现象”,更重视“机制”和“文化”。 如其设置的“达尔文中心”,观众可以从研究学者的视角和思路去回溯科学发现历程,体验科学思维之严谨缜密和科学发现之跌宕起伏。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整个展览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阐释人类文明在起源、发展、兴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文明的兴衰,不仅特色鲜明,更是与上海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气质相呼应。这些展览都跳出了传统的展陈理念,以教育为目的对展陈内容进行了主题和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展陈的特色化也水到渠成。
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目前没有一座较大规模的自然博物馆,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武汉建设为“博物馆之城”,然而武汉的市级各门类博物馆中也独缺自然类博物馆,因此在武汉市建一座较大规模的自然博物馆也被顺理成章地提上议事日程。筹建之初,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展陈内容设计即面临本文前述提及的几个困境:藏品匮乏、系统性不足、展览预设主题与国内外自然博物馆雷同等。武汉自然博物馆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展陈观念,在架构上因地制宜,将依托长江的地域自然地理特色的长江文明馆及园博园纳入设计共同规划,其次争取到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的一批全球范围动物标本捐赠,在此基础上邀请生物、环境、地质、人文等各领域专家组成了一支稳定的跨学科设计团队进行内容设计。设计团队首先深刻分析了自身收藏的长江流域自然标本和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捐赠的标本特点特色,提出了“大河生命”的世界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总体内容设计方案,然后根据内容设计进一步对展品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性补充征集。方案“以大河为背景,以生命为主题”,建设大河生命馆,与长江文明馆南北呼应,形成立足于长江流域的区域自然地理特色,展现全球十条大河的流域自然风貌的展陈格局;展陈设计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叙事方法,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展项都强调故事性,而不是平铺式的展陈,例如亚马孙河流域展区,就通过凯门鳄与美洲豹的搏斗、丛林泥潭中动物的聚集、凤梨科植物形成的空中会客厅等一系列自然故事将整个亚马孙流域的自然风貌特点展露无遗,让观众身临其境,获得沉浸式的参与体验,寓教于展。武汉自然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流域为展陈设计框架的自然博物馆,这一点对传统展陈观念的突破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已经成为我国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的一个经典案例。
高校博物馆以其深厚的学科背景为支撑,随着博物馆事业的繁荣“走出深闺”,逐渐受到社会和高校本身的重视,近年来新建馆或升级改造成为普遍现象[19]。以武汉地区为例,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新建或改造博物馆,其中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物馆都包括自然部分,而许多动植物标本藏品的相似性使这几所高校博物馆自然部分在内容设计上需要再进行细化分析。同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或叙事结构去设计展陈是自然类博物馆常见的情形,因此较具有代表性,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例子。如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和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展览中都有宇宙探索相关的内容,此三馆分别选取航天员、太空竞赛、科技进步三个角度进行展陈设计,不仅各自特色鲜明、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参观体验,更是从不同的侧面完善了同一个主题和科技领域的公众教育[20]。武汉地区几所高校的情形与此类似,以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自然厅为例,该校生命科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标本,在对这批标本藏品进行特色分析后,设计团队发现其藏品的区域地理特征强烈、系统性意义明显、示范价值突出。该馆展览设计融合了学校浓郁的人文风情,将其展览的内容设计创意定为:以生物演化为线索,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生物类群序列,系统、示范性展示生命演化和以湖北为核心的华中地区生物多样性,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生物类群序列,设计“一条主线,两个分支”的展陈内容方案,以“生物系统发育”为主线,“动物类群”“植物类群”为两个分支,与动物演化相关的“索之源”“鳍之漪”“鳃之没”“爪之痕”“羽之纷”“牙之印”“骨之谜”单元,讲述不同动物类群的演化故事;与植物演化相关的“氧之源”“水之蕴”“叶之初”“茎之韧”“种之裸”“花之绽”“绿之语”单元,介绍不同植物类群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形成了师范类高校的系统教育鲜明特色。相应的,武汉大学博物馆和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的自然部分展陈内容设计也都跳出了传统展陈观念、遵循藏品特色分析和系统性补充征集、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融合学科交叉、强调公众教育等过程。武汉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鸟类标本有着相当长的历史积累,根据其鸟类标本的收藏种类齐全,系统性强,亮点多的特点确定了“百鸟朝凤”的展览创意;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以农业科学为特色,校内畜牧兽医学科实力雄厚,家禽家畜标本可获得性强,因此计划建设国内首个畜牧文化主题博物馆。
除以上提到的问题和对策,要实现国内自然类博物馆的特色化建设,在宏观层面需要国内自然博物馆领域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制。如相关协会可下设一个自然博物馆建设专家咨询机构,为全国的自然博物馆建设提供服务。自然博物馆的实际建设中,特色化是每一个自然博物馆建设的目标,每一个自然博物馆都期望结合自身的地域环境特点及馆藏,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科学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仅需要博物馆对自身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凝练,甚至需要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自然博物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希望我国自然博物馆能在特色化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