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与防治对策分析

2021-04-12 01:40:51*张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水资源水质

*张 譞

(武汉智汇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430000)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近年来,我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下水资源逐步被过度开采,出现严重紧缺问题,以及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有些城市周围具有着较多的农业生产用地,在农药喷洒过程中,通过淋溶作用,农药残留物渗入到地下水中,进而引发地下水污染。在现实中,引发地下水污染的因素各有不同,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可以结合地下水污染情况,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防范对策。

1.城市地下水污染分析

(1)污染特征

①隐蔽性

相较于地表水,地下水处于地下,因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有时环境监测人员或者相关工作者无法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在地表水受到污染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气味、颜色等方式,有效检测污染程度。因地下水资源具有隐蔽性,即使地下水遭受到污染,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被人们发现。一旦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便会扩大水资源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②不可逆性

城市地下水流动性与净化能力较差,若城市地下水出现污染后,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方可以被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在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给予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足够重视,有效规避地下水污染问题。

③污染范围极易扩大

城市地下水具有隐蔽性。因此,在地下水资源被污染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极易扩大污染范围,甚至有些地段的污染较为严重,不仅导致水资源供需紧张,也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性。

④天然水质不好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天然水质不好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怪病。比如氟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等。在我国若饮用水整体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加大疾病爆发几率,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安全。

⑤北方城市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

从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情况来看,大中型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我国北部的大中城市的整体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从污染情况来看,不仅污染的物质众多,且往往会出现超标现象。比如:在水资源中检测出的超标物质有铬、氟、汞、细菌和大肠菌群等。

(2)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水水质恶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城市地下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切实所需,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水资源,并做好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废水在进入土壤后,会污染城市地下水,导致城市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超标,进而破坏水质。尤其,随着城市人口的与日俱增,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在渗入土壤后,直接加剧了地下水污染,并导致水质恶化。

(3)污染危害

城市地下水污染危害具有着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污染环境。城市地下水在被污染后,对环境人类健康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会影响到农作物生产质量与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多数地区的居民会运用废水灌溉庄稼。一旦植物从废水中吸入过多的氮,会导致植物承受过多的机械破坏能力,农作物养分在大幅度减少后,直接影响到蔬菜与水果的品质。最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会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饮用水被有机物质的组合破坏后,直接加大了人们罹患肝癌、胃癌、结肠癌等不同类型疾病的几率。

(4)污染途径

近几年,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并加大了此方面的研究力度。通过分析城市地下水污染原因、途径、特征等,可以为地下水治理与防治措施制定工作营造良好的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市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地下水过度开采与污染物过度开放。以下内容对城市地下水污染途径进行了相应分析。

①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

城市地下水在被过度开采后,会直接降低城市地下水的自我洁净能力。随着容积量的减少,致使地下水出现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与生产所需,城市地下水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地下水中的含氟量与总硬度也在不断增高,导致地下水中的某些元素大量产生与堆积。

其次,地下水资源在被过度开采后,某些城市的地下水出现了人工回灌问题,导致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地下水回灌后,使得地下水中的耗氧量、亚硝酸等比之前高出几倍。

最后,地面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城市的排水管会随之下陷,进而导致排水管脱节或开裂,使得生产污水或生活废水出现泄漏或者渗漏,进一步引发地下水污染。

②过量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当排放的污染物过多时,会导致污染物质堆积,进而引发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多来自于地表水,若地表水出现污染情况后,并渗透到地下层,必然会引发地下水污染。比如:日常生产中的工业废水和污水,在污染地表水后,进一步导致地下水体受到污染。此外,在降雨过程中,各种大气污染物会通过雨水进入地下水,改变地下水酸度,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不断超标,使得地下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较为常见的酸雨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污染因素。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亦或者在堆积后,遇到雨水浇淋过滤后,极易渗透到地下,引发地下水体污染。

(5)污染原因

导致城市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具有着多样性。比如常见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自然污染等。以下内容对这几项污染原因展开了相应分析。

①工业污染

我国城市在快速建设的过程中,工业生产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若废水未经过严格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后,直接被排放到户外,必然会加大地下水污染程度。废水在进入地下后,会对我国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威胁到生活用水的安全性。

②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居住量逐步增加。尤其,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导致城市中的垃圾逐步呈现出多样性。若城市中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地下,并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③自然污染

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竞争压力,有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将更多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上,而未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足够重视,致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在煤炭挖掘、石油开采、汽车尾气排放等方面,往往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并引发室内生态系统污染,影响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2.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对策

(1)建立科学完善的地下水管理机制

在制定地下水管理机制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作所需,建立起合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并将各项管理权责落实到个人,促使各监督治理部门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地下水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政府部门需要与地下水监督治理部门互相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保障生态用水,推动城市规划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各个部门强强协作,实现地下水资源管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的科学合理配置,进而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成效。

(2)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污染监管机制

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获得持续性发展,地下水污染现象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相关部门通过加大地下水治理工作,从整体上保障地下水资源水质达标。依托健全的监管机制,有效监管各个工作流程。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存在污染,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并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整体上改善地下水环境,有效满足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水资源需求。

(3)强化对工业行业的污水排放监督

工业废水是导致城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废水量与日俱增。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工业行业污水排放监督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废水对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监管部门应结合污水排放情况,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通过定期开展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工业用水排放中存在的问题。若相关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工业废水排放问题,则需要给予其相应的惩戒,以此提高整个工业行业对污水排放的重视。

(4)加大污染源头控制力度

首先,加大地下水开采管控力度。通过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做好城市给水管网结构规划与建设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水资源损耗,科学合理规避地下水开采存在的负面影响。

其次,科学合理利用城市排水管网。在城市及乡镇范围内,科学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从整体上提高城市排水管网合理性,有效防止排水管网中出现污水渗漏问题。通过加大污水排放管控力度,使得城市水资源得到强有力的保护,进而提高地下水循环环境的清洁性。

再次,加大生活垃圾管控力度,科学合理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于固体废弃物,应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依托深埋方式,有效减少固体垃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最后,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为了保证各个地区地下水环境的安全性,应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各个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成效,确保水资源运用的安全性。

(5)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地下水资源

我国城市地下水并非单独存在,属于一个循环性的体系。因此,在城市地下水保护工作中,要做好城市地下水治理规划与污染防控工作。科学合理分析城市发展与地域环境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城市地下水水源布局方案,使得城市上游区域的水环境得到强有力的保护。此外,结合城市情况,设置隔离带,保证城市饮用水供应区域隔离。在日常工作中,在井群或者单井的影响区域外,禁止使用污水灌溉。在应用农药时,也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切勿使用剧毒或者具有持久性影响的药物,要严禁修建污水管道或者厕所,防止水质层受到影响。

(6)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法规制约

首先,强化宣传,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节水理念。在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节水理念,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日常实践中,要鼓励人民群众节约用水,进而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节约用水环境。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调控水价来督促民众合理用水。此外,在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网建设中,科学采用排水技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加大水资源管控工作中先进技术应用力度。通过将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监督管控工作中,强化合理用水的意识。通过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有效降低水资源监管成本。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信息反馈的全面性与及时性。比如:依托智能化设备,将水资源污染情况充分反映出来,为后续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营造良好的条件。

再次,完善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地下水污染治理防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相关法律规范的指导下,将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实处,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关于地下水资源水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亦或者相关法条相对宽泛。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出台富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水质保护法规,并加大相应部门监管力度,有助于从整体上保护地下水资源。在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城市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将各项城市地下污水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在现实中,应结合地下水污染实际情况,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使得地下水资源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最后,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在水质监测工作中,需要对城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与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地下水资源维护与管理工作中,从整体上提高地下水资源维管成效。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在水资源检测方面的力度仍在加强。通过定期公布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以此更好地接受社会相关单位或者人员的监督,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地下水保护成效。

(7)全面提高城市地下水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城市地下水检测与各项指标监测工作中,往往会因应用到诸多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对监测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开展地下水检测工作前,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并将各项监测原则落实到个人,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水质检测质控工作中,从整体上保证地下水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此外,在检测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有价值,依托信息库做好信息收集整合与分析。通过全面分析地下水污染情况,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案,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获得持续性发展。

(8)做好各流域内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合理控制供水网络,加强规划关系,有效整合与协调上下游污染,做好企业污染管控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分析当前污染恢复力,下游污染状况等,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污染补偿机制,有效规避上游区域水资源被污染。

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是水资源综合管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开展监测管理工作,有效保证各流域内产业发展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城市地下水质量。城市地下水的流动与地表水的流动情况具有一致性。在地下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处理方式,从整体上保证水处理成效。在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提高自身的流域区域探究能力,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进而提高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并确保污水管控工作有序开展。

3.结束语

总之,地下水污染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得不到强有力的保证,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持续性发展。以上内容结合城市地下水现状、污染原因、污染类型等,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与防治对策。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者帮助。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水资源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环境(2023年5期)2023-06-30 01:20:01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4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速读·中旬(2017年3期)2017-05-06 08:18:53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