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渊,陈 彪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18级在读研究生,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涕、头痛等症状,这对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鼻内镜手术因其术野清晰、诊断和治疗更准确且并发症少等特点,逐渐成为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1]。行鼻内镜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主[2],术后多填塞鼻腔来防止术后出血,这对于患者术后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加强型气管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差异[3],但对于行鼻内镜患者应用不同类型气管插管术后有无不同影响无确切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类型气管导管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麻醉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1对象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A、B 两组,A组35例,B组33例。A组患者使用加强型气管导管维持术中呼吸,B组患者使用普通气管导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咪达唑仑0.0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进行快速诱导。A组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选择合适的加强型气管导管(男性7.5,女性7.0),B以相同标准选择合适的普通气管导管维持术中控制呼吸,插管过程两组均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且一次成功,排除多次插管的病例。术中以丙泊酚4~12 mg/(kg·h),瑞芬太尼0.1~1 μg/(k·min)进行麻醉维持,根据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手术需要调整麻醉药物输注速度,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常规吸痰,待患者呼之能应,呼吸频率、幅度、潮气量以及肌力恢复达到拔管标准后拔除气管内导管,记录患者返回病房的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A、B两组患者入室时(T1)、麻醉诱导前(T2)、插管后手术开始前(T3)、手术结束前(T4)以及手术结束拔管前(T5)的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气道压;麻醉诱导前(T2)和插管后手术开始前(T3)两个时间点的血皮质醇浓度和血糖。记录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时(T6)、第一次饮水(T7)、第一次进食(T8)、术后12 h(T9)以及术后24 h(T10)咽喉部有无疼痛及疼痛评分,有无吞咽困难,有无其他不适等情况,疼痛指标以VAS 视觉评分指标进行判断(0分不痛,10分最痛)。
2.1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吸烟、是否患有鼻炎和哮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血氧和气道压的比较 A、B两组患者在T1、T2、T3、T4、T5时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以及在T3、T4、T5时的气道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T3、T4、T5时间点的气道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氧和气道压比较
2.3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糖、皮质醇浓度的比较 插管前后A、B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前,A、B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浓度均高于插管前,其中B组患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插管后A组患者的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皮质醇浓度比较
2.4两组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比较 A、B两组患者在返回病房时(T6)、术后24 h(T10)咽喉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第一次饮水(T7)、第一次进食(T8)、术后12 h(T9)的咽喉部疼痛评分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时,A组患者在术后12 h(T9)的咽喉部疼痛评分高于第一次饮水时(T7),B组患者咽喉部疼痛评分较第一次进食(T8)、术后12 h(T9)高于术后24 h(T10)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咽喉部疼痛情况比较
2.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的比较 A、B两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和其它不良反应(咳嗽、咳痰)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n(%)]
以流涕、头痛等症状为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有诸多不便,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行鼻内镜手术治疗[1],鼻内镜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是气管内插管全麻[2]。有研究表明加强型气管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对于患者术后咽喉部有不同影响[3]。术后咽喉痛是气管插管全麻后常见的并发症[4],不同材质的气管导管,对于手术后患者咽喉部疼痛程度有所不同[5]。因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需使用明胶海绵等填塞鼻腔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6],这使得患者术后若发生因气管插管操作而引起的咽喉部疼痛或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可能对于患者术后舒适度有一定影响,并且可能因疼痛造成术后恢复不良[7]。
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插管后B组血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插管后A组患者因插管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较B组患者低,其可能原因是加强型气管导管因其材料多为硅胶材质,可弯曲性大,易于塑形,可减少气管插管操作时的时间,比普通气管导管所用的PVC材料对于气道黏膜的刺激程度更小[8]。A、B两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咽喉痛的影响因素有气管导管的种类、型号,插管操作,手术因素以及病人自身因素[9]。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可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10],且可以减少插管操作对口腔及咽喉部组织的损伤[11]。在本研究中,A、B两组患者在返回病房时(T6)术后咽喉痛发声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第一次饮水(T7)、第一次进食(T8)以及术后12 h(T9)这三个时间点时,A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其中A组组内比较术后12 h(T9)咽喉部疼痛评分最高,B组组内比较结果与A组情况类似,其后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T10)时的咽喉部疼痛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表5),说明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部疼痛在术后12 h(T9)时的疼痛评分最高。Jeon 等人的研究表明,加强型气管导管因其质地柔软,弯曲性好,在降低插管过程中因气管导管刺激机体所产生的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咽喉部疼痛及不适感等方面较普通气管导管具有优势[3],本研究中A组插管前后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不明显,而B组在插管后皮质醇浓度明显增高,也表明加强型气管导管其质地柔软的特性在预防插管操作中机体异常应激反应有一定作用,但也因其结构特殊性,易造成术中气道压较普通气管导管高,且有使用加强型气管导管术中发生意外导管折断的病例报道[12]。这说明术中使用加强型气管导管时应当加强监护,对紧急情况做出及时判断,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VAS评分主观性较强,且术后随访时间较短,可能需要延长随访时间以达到更加全面的评估。
综上所述,与普通气管导管相比,加强型气管导管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时的产生的不良刺激更低,且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以及疼痛强度低于普通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