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边界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1-04-12 09:30曹蓉
科技与创新 2021年7期
关键词:外国语边界疫情

曹蓉

(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8)

1 建构背景

1.1 卓越的生师群体

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为培养目标,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自由成长”。多年来,很多学生进入国内外优秀高校深造并成为世界各领域的领先者。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26 人,特级、正高级各9 人。

1.2 独特的文化土壤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时间及较强的求知欲,书本内容已不能满足需求,鉴于此,学校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荣誉性课程”三类课程为路径的“金字塔式”的立体课程。无边界课堂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课程。

1.3 强烈的现实诉求

在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导下,针对南京外国语学校部分学生准备高考、部分学生备战保送、部分学生冲击国际名校的不同情况不学生习需求,立足于课堂又不囿于课堂,利用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外学习平台,构建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无边界课堂,并成功在数学、英语、信息学三门学科实践。

疫情期间,学生关注病毒相关知识,更想努力学习成为国之栋梁,但因居家隔离,各项学习无人引领、无法评价,无边界课堂平台可以做到这些。

1.4 高大的项目牵引

近3 年有江苏省高品质示范中学建设,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基于STEM 理念的高中化学课程基地、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及项目,为平台建设提供了各种保障。

1.5 可期的未来变革

信息技术辅助未来教学是必然的趋势,杜威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程红兵在《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中提到,教学现代化需要技术支撑。

1.6 至善的教育理想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医学人文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金玉良言。技术与人文情怀缺一不可:高一某班一学生因家长不信任其能自律地在线学习而离家出走,南京外国语学校技术负责人协同班主任一起查阅了该学生学习记录,发现该学生作业质量高、课件阅读仔细,的确是家长误会了,班主任带着数据登门拜访,学生和家长因此也澄清了误会。

2 实践做法

2.1 适切的概念界定

无边界课堂建设最初主要基于对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分析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来界定,更适用于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在多方面无固定边界的虚拟课堂,包括“时空”“进程”“角色”“资源”四个方面无边界。

时空无边界:学习发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智能化网上学习平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进程无边界:学习进程适才适性。打破统一的学习进程,赋予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认知风格、学习速度等选择学习内容和进程的机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角色无边界:学生角色亦师亦生。学生不仅是个体的学习者,也是其他学习者的合作者;不仅是学生,也可成为教师,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者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资源无边界:学习资源多样多层。打破知识边界,引进改造和自主开发相结合,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重构和整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2 清晰的目标指向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需要唤醒,自主学习方式需要平台,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引导,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结果需要评价,无边界课堂旨在通过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无边界课堂的操作模式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2.3 不懈的实践探索

探索了疫情背景无边界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疫情初期,教学处联合信息技术组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反复讨论课程方案及学习模式,论证其可行性,最终确定的课程建设方案如图1 所示。

课程建设——每个知识点按照课件、练习、练习解析备课,这部分由备课组长准备,准备好后提供给信息技术组(信息技术组支撑所有学科课件及练习上传工作),由信息教师上传至网站并设置定时发放给学生。学生学习——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2 d 为一周期,第一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并完成相应练习检测自己学习结果,只看到对错,不立即给出答案,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自我思考;第二天,系统发放前一天练习的解析,并由备课组长根据全年级大数据分析所得情况进行二次精准讲解和释疑。实施阶段框架方案及中期改进如图2 所示。教学模式即以2 d 为一周期,如图2 所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数据真实、实时反馈到任课教师手里,教师们第二天的解析就更针对学生的知识盲区,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让教学更加精准。

图2 实施阶段框架方案及中期改进

试运行一周后教学处开展调研,发现仅靠文字稿不能让所有学生理解难点,尤其是理科,负责技术支持的信息组教师立刻寻找解决方案。录制整节课的容量大,教师辛苦且平台上传艰难(正值疫情高峰期,钉钉、雨课堂等软件反复宕机),对比多种软件,发现EV 录屏可自动生成mp4 格式的视频文件小、清晰度高且操作简单。因此,教学处向全校教师推广EV 录屏软件,用来准备每次课的重难点录制。化学教师还自己研究了手写板,在重难点讲解时候轻松写化学方程式。

3 主要成效

3.1 独特创新的教学评一体模式

疫情期间,无边界课堂作为非毕业班的学习主阵地,建设了包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综合素质(疫情健康、心理教育等)作为在线课程学习的资料来源,建课过程中主要涉及视频、图片、文档、音频,截至2020-04-28,总量达18 651 件。平台目前建设的题库数量总计为13 289 道题目,题目的种类以单选题居多,同时涉及填空题、判断题、多选题、阅读理解等题型,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3.2 多样全面的学情大数据报告

疫情期间,学校采取灵活学习时间,让学生可以不受网络、设备等限制也可以随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符合泛在学习的规律。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学习时间主要分布在08:00—22:00,10:00 活跃学生人数达到高峰。课程方面,以高一物理为例,建立了11 个知识点22 次课程,每个章节后面都清晰地看到学生完成度百分比,点击“完成度”,能够看到具体人数,再点击“人数”,能够看到每个学生的分数及全班或全年级的每道题的正确率,为教师分析课程及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3.3 飞速提升的教师信息化水平

无边界课堂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开学后,很多学科教师上完课依旧会在平台上上传练习、布置作业,就是基于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开学后南京外国语学校选修课依旧开设在平台中,很多教师能够录制30~40 min(一节课)的视频,并学会了剪辑、上传。学生也非常喜欢登录平台再次复习教师的课件或者自己的习题。

4 总结反思

在利用无边界课堂网络平台支撑学业水平测试期间,师生都很轻松,学生能快读找到自己需要的练习模块,评价自身的水平,而教师根据数据反馈会精准定位哪些学生对哪些章节掌握较欠缺,评价促进学习。疫情期间,对难度较低的知识模块,基于无边界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效果还不错,学生及时测验均分能到80 分。而对于理科难点就会出现均分只有60~80 的情况。由此可初步推断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辅以教师直观的讲解还是很重要的,技术智能辅助课堂,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工作。未来,将继续努力完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用户画像及基于错题的智能推荐,让技术辅助教师,让教学更轻松、更精准,使学生学习更智能、更公平。

猜你喜欢
外国语边界疫情
战疫情
守住你的边界
背 影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有边界和无边界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