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洁 王 瑶 徐露竹
(常州市儿童医院康复骨科,江苏 常州 213003)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干和肱骨髁交界处,为常见骨折类型,小儿危险意识较为薄弱且较为好动,同时因为患儿肌肉、骨骼等发育未完善,所以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概率较高[1-2]。因为肱骨髁上骨折位置较为特殊,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诸多不良后果,病情严重时会引发肘部畸形等,对其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给予患儿合理、科学的功能锻炼显得尤其重要[3-4]。为探讨游戏式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2组于学龄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并比较2组锻炼依从性和肘关节功能。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6-8岁,平均年龄为(7.31±0.45)岁;病程3-10天,平均病程为(6.43±2.87)天。观察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6-8岁,平均年龄为(7.05±0.62)岁;病程3-10天,平均病程为(6.19±2.55)天。纳入标准:均行内、外固定等治疗后骨折复位情况良好者;均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者。排除标准:存在血管或神经类损伤,无法有效配合锻炼;伴随上肢其他部位骨折;存在肘部骨折史。2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2组患儿康复室的布置符合学龄期儿童心理与生理特点,在室内墙上粘贴卡通画、海报等,地毯采用颜色鲜明、图案可爱的软质材料,并确保室内墙壁、座椅等用软质材料包裹;在康复室内的一面墙上装好玻璃。结合患儿年龄各阶段特点,备好游戏式功能锻炼所需要的物品。对照组行常规功能锻炼,在实施复位治疗或手术后,即日开始引导患儿进行握拳训练;治疗后第2周,继续进行握拳训练,再加上腕关节屈伸训练、肩关节训练,在握紧拳头时患肩尽力往上提,再复原,3次/d,20 min/次;治疗后第3-4周,继续完成更为有力的握拳训练,腕关节伸屈与肩关节训练;治疗后第5-6周,拆除固定装置,引导患儿完成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等训练,3次/d,30 min/次。(2)观察组行游戏式功能锻炼,具体内容为:(1)早期外固定在位时:引导患儿完成手指、腕部与肩关节训练;在进行复位或完成手术后,将患儿患肢平放于床边,手掌朝上,并在患儿手腕位置放好患儿喜欢的玩具,鼓励其用手指向上触摸玩具,接触到玩具后,手掌向上坚持20秒,再放松20秒;若患儿依从性较低,可采取作业疗法,增强趣味性,添加撑橡皮筋、拧螺丝等游戏项目。(2)第2周:在引导患儿完成肩关节外展、前屈以及后伸运动时,可引导患儿完成肩关节操,并配合较为轻快、欢乐的音乐,3次/d,20 min/次。(3)外固定去除后:以增强患儿主动运动为主,旨在增强肌力、改善机体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等。游戏方法包括:① Motomed训练仪锻炼。采用仪器对患儿完成上肢屈伸训练,并结合仪器自带的游戏内容吸引患儿的注意力,2次/d,20min/次;②推滚筒。鼓励并引导患儿使用健侧肢体拉住患侧肢体完成推滚筒活动,2次/d,20 min/次;③捡球运动。在康复室内播放欢快的音乐,让患儿背一个双肩背篓,鼓励患儿用患肢捡起兵乓球并放至背篓内;④耸肩操。干预人员指导患儿以8拍结合音乐实施旋转前臂、弯曲肘部锻炼。在患儿骨折后期,适当引导其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增强其日常生活锻炼,包括刷牙、洗脸以及梳头等。对于表现良好的患儿,给予表扬与奖励。
3 观察指标:(1)结合2000年Mariond护理评价分类系统[5]制定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包含11项条目,各项条目0-5分,评分越高表明锻炼依从性越良好。其中0-11分为不依从,12-22分为不够依从,23-33分为较依从,34-44分为依从,45-55分为十分依从。(2)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6]评估,其分为关节活动范围(20分)、疼痛(45分)、稳定程度(10分)以及生活能力(25分)4个维度,得分越高则患儿肘关节功能越强。
5 结果
5.1 2组锻炼依从性对比:观察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锻炼依从性比较(n,%)
5.2 2组肘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程度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肘关节功能比较分)
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实施相关功能锻炼对于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避免患者发生术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并促使患肢康复[7]。但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经过创伤刺激、肢体活动受限后,难免会出现恐惧心理,再加上患儿对医院康复室较为陌生,因而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极易出现依从性较差等现象[8]。在骨折康复过程中,需要患儿积极参与各项训练,同时患儿由于接受能力、认知能力有限,常规功能锻炼在临床上效果不佳。游戏治疗以娱乐方式激发患儿兴趣,使其在游戏过程中得到更多功能锻炼的技能,游戏式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患儿康复领域中的干预手段[9-10]。充满童趣、欢乐的康复室与游戏式功能锻炼通过缓解患儿的恐惧、不安等情绪,使其将功能锻炼当成游戏完成,提高其锻炼依从性[11]。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游戏式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锻炼依从性,原因为该锻炼方式基于玩具、游戏等开展训练,将功能锻炼内容融入至患儿喜欢的玩具与游戏中,在引导其锻炼时还会兼顾其好动、爱玩等需求,引起患儿锻炼兴趣,同时对于表现良好的患儿,给予其适当表扬与奖励,逐步提高其依从性[12]。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程度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游戏式功能锻炼可充分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原因为此锻炼方式通过引导患儿完成手指向上接触玩具进行机体屈肌群等长、等张收缩,通过撑橡皮筋锻炼方式行机体伸肌群等张收缩,并通过拧螺丝进行机体屈伸肌群等张收缩,增强肌力[13]。同时引导患儿完成肩关节外展、前屈与后伸运动等增强肩胛带肌群训练,并经过Motomed训练仪锻炼、捡球运动等,锻炼其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使患儿上肢能够得到完整训练,避免其骨折部位出现肌肉萎缩等不良事件,并促进其肘关节功能康复[14]。
综上所述,游戏式功能锻炼用于肱骨髁上骨折学龄期患儿中,可充分提高患儿锻炼依从性,并显著改善其肘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