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
——《背影》中永恒的父子情

2021-04-10 15:36陈海波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爱之父子朱自清

○陈海波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来说,只有当记忆凝聚了过去的印痕和未来的念想,只有当记忆允许人们做事时不忘记他们想做什么,允许人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而又不停止他们所是的,允许人们是他们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记忆才真正重要。”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经典之作《背影》无疑是那个特定的新文化启蒙时期的特殊记忆,完美地疏浚了导致两代人情感错位的淤塞,消除了横亘在彼此心中多年来的隔阂。

一、爱之感怀

读《背影》,我的脑海中竟不断地浮现出朱自清在《儿女》里所写的场景。

朱自清19岁结婚,21岁有了孩子阿九,23岁有了阿莱,28岁时,已经有了五个儿女,朱自清深深地被儿女“折磨”着:

“我若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

朱自清不胜其苦,以致对孩子无丝毫的耐心和爱心,管理上简单粗暴,如他所说,“回想起来,那时对孩子,有着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

1927年,朱自清的父亲来信,问起阿九,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为了这句话,朱自清大哭一场,并深刻反省:“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事非经过方知难。”

有些“恩怨”的消除,非得自己切身体验到才能醒悟、懂得。

朱自清的《背影》,完美地消融了父子之间曾经的隔阂,诱因除了父亲来信表示“大去之日不远矣”之外,不得不说,少不了朱自清为人父之后,从“我”之角度深切地理解、体察了父亲的种种养育之恩的不容易,并深深地感念、忏悔。

很多老师解读这一课时,都自然地想到了龙应台《目送》中孩子的背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无奈与接纳,也许正因为这份“无奈与接纳”,才有了对父亲更深地理解与感激,才真正地体会到“爱”的内涵。

如果没有孩子离去的“背影”,也许就没有对父亲开小货车离去“背影”的追忆: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退,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这爱的“背影”和伫立,触动了多少根老的、少的心弦啊!

后来读《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细细体味那种种回忆,种种有情,种种用爱之行动也难以回报的回报……再次共鸣于那长长的情,深深的爱,泪难自已。

二、爱之隔膜

这让我想起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的话:

“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所以,“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或者,如先知纪伯伦所言: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有着进步思想的朱自清,到底缘何与父亲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下面的文字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点缘由。

孙绍振先生评价《背影》时说其深刻之处在于,作者笔下的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这隔膜从何而来?

据《朱自清年谱》记载,1917年冬,父亲朱鸿钧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的淮安籍潘姓姨太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朱鸿钧的职。为了打发徐州的姨太太们,朱鸿钧花了很多钱,至亏空五百元,不得不让家里变卖首饰,补上窟窿。就是在这一年,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这就是《背影》开篇提到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在20岁的朱自清眼里,这一切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口虽不能言,但怨在心中。

还是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鲁迅写道:

“一夫一妻制最为合理,而多妻主义,实能使人群堕落。堕落近于退化,与继续生命的目的,恰恰完全相反。无后只是灭绝了自己,退化状态的有后,便会毁到他人。”

对父亲纳妾极度排斥的朱自清,因为家中的贫困,不得不提前一年毕业,以谋生养家。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少上一年预科班),朱自清私自将父亲给起的名“朱自华”改为“朱自清”。(这也是引起父亲不满的一个因素。)

毕业后,朱自清到杭州任教,每月薪资70元,自己留一半生活,剩下一半寄回家。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因为除了生母之外,父亲回扬州后又娶一妾。为了能够满足家用,朱自清又前往扬州一所学校就职,但这所学校的校长是朱自清父亲的旧交,每个月发薪水时,校长都全数交给朱自清的父亲。

这让朱自清极度反感,索性辞职,前往温州、上海等地谋职。

这一行动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父子二人不见,也就是《背影》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

1925年,朱自清在清华谋职成功,更将其生母及妻儿接到北京,父子间的关系更加僵化,以致后来,朱自清回家,父亲都不让其进家门。

但念在朱自清孩子众多,不能得到很好教育的原因,父亲主动作出了让步,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朱自清的生母接回扬州照顾。父子关系因此而有所缓和。

后来,朱自清每月邮回扬州的家用,父亲均无回音。终一日,回了信: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彼时,朱自清读到这句话,泪如泉涌,记忆里父亲待其的许多好处,浮在眼前。心中对父亲所有的“怨”烟消云散。

于是,对父亲所有的忏悔与感念,都寄放于父亲那年为其买橘子的《背影》中。

三、爱之永恒

《背影》发表后,“秋日的一天,我(朱自清三弟朱国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息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从此,父子间的隔膜因《背影》而完全消融。

纵观《背影》千余字,不多一字,亦不少一字,作者用极其素朴而简练的语言,如此恰切地表达了父子间的真性情。不得不说,它早已隐藏在几代人的深层记忆中。读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参加工作之后,我们给学生讲,一届又一届,一遍又一遍,文章依然如故,但每读一次,它俨然是全新的。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歌德说,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而这,恰如“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的被唤醒和继续生长”。

一代代父子,一届届师生,情永恒,《背影》永在。

猜你喜欢
爱之父子朱自清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不受欢迎的父子
爱之真谛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爱你,坚持不渝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