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晚“东北风”的是与非

2021-04-09 08:31刘民钢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纳百川精品京剧

刘民钢

今年上海东方卫视的春节晚会再次引起了网络热议,由于整场节目难觅沪剧、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独脚戏、滑稽戏等上海本地特点节目的踪影,网友们不禁发问:“上海的传统曲艺都到哪儿去了?”“上海的本地演员是不是都去卖海参和羽绒服了?”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北方小品與相声戏曲的丰富正说明了上海的“海纳百川”城市精神,不必厚非。

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这话没错。从近代历史看,在上海舞台上演出的不仅有沪剧、独脚戏、滑稽戏,成就的也不仅是本地戏曲的名家、大师,更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以及它们的巨匠和名花。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四大名旦“梅程尚荀”,都曾在上海舞台上亮相,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发源于浙江嵊县、号称“第二国剧”的越剧,更是兴于上海、成于上海,在上海的舞台上创造了自己的鼎盛。这种种,无不体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因此,东北小品登上上海的春晚舞台,确实应该是值得高兴和欢迎的事。

不过我们不能忘记,上海城市的精神不仅仅是“海纳百川”这么一句,紧接着这句的是“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如果仅仅是包容几个外来剧种于上海舞台,那还只是“海纳百川”的基本含义。上海舞台的价值,不仅是为各地戏剧提供一个人气舞台,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平台。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在北京,学在北京,但是当他在上海登台演出的时候,大师不仅仅在这里展现了精湛表演艺术,更是借助上海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魔都,借鉴和吸收了当时的文明戏(话剧)的表演艺术、新颖的舞台灯光设计,以及化妆、服装设计方面的有益成分,为其所用,融入京剧,最终不仅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也把京剧本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然,上海的舞台更应该成为本地戏曲创造精品、展现精品的平台。正如有网友指出的,本地节目在本地春晚上的缺位,归根结底,还是自身不够硬。这里说的,不仅是本地戏曲的精品缺乏,也是指本地春晚这台节目本身的孱弱;更深一步说,其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更为致命的弱点:缺少创新。在这台晚会上,既看不到形式上的新奇新颖,也感受不到内容上的突破创造。上海文艺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精髓,源于上海历来勇于在追求卓越中不断创新,而在这台春晚上恰恰缺位了这种精神。

在任何一种文艺的发展兴盛中没有了创新,路都会越走越窄。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台春晚大受欢迎,这台综合性文艺晚会首创性地把大众文艺和主流文化通过电视直播呈现给了观众;第二年的春晚节目《吃面》第一次将小品的表演形式搬上了大众舞台,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1985年的春晚则在舞台设计上大胆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无论在表演形式还是表演内容上都不断推陈出新,最终成就了电视节目历史上的神话。近年来,中央台的春晚逐渐走入低潮,变成了“基本靠听,偶尔一瞥”的除夕配角,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了新意。同理,近几年上海的春晚在新意上的疲惫、精致上的匮乏让其不如人意。由于没有顾及多数市民的观赏需求,过分迎合部分观众的口味,以为只要引进几个曾经红火的节目就能赢得收视率,这种简单的炒冷饭和抄作业,受到批评在所难免。

追究上海的曲艺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的不盛不旺,喜闻乐见、影响广泛的精品不多,缺乏创新精神正是其病根。上海文艺应该把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作为自己的使命。倘若我们的春晚能够脱出局限于文艺表演的窠臼,能够将反映上海人民一年之中奋斗所创造的辉煌成绩,将上海城市的美丽和精彩,将上海“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速度、风度和气度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形式上力求新颖、内容上精益求精,那么上海的春晚一定还会成为上海春天的闪亮起点。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

猜你喜欢
海纳百川精品京剧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在你快撑不下去的时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