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时期,我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上上下下的总体部署,其实都与上海未来发展紧密相关,尤其是在一些发展领域还直接相关,那就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部署的上海任务,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上海元素。
在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要支持上海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崛起”中,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率和运营效率,其中涉及交通强国建设工程中要建设成都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铁、上海经宁波至合浦沿海高铁,还要基本建成长三角轨道交通网、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侧、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等。
在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
在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任务就更多了,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要瞄准国际先进科技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铁全覆盖,推进港口群主一体化治理;要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强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要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优化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要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
当然,除了以上已经明确的上海任务之外,还可以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找到一些上海印记,而在这些上海印记中有些是上海承担的國家战略,有的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有的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有的还要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例如,按照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着力强化“四大功能”,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取得“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新突破,还有打造“四大品牌”和做强做优“五型经济”等。又如,加快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自贸区建设的先行先试、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落地见效,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未来产业谋划,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化转型等。再如,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行“证照分离”和“照后减证”改革等;全力优化战略布局,推进五个新城建设,推进“一网统管”,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增进民生福祉等。
总而言之,全国“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上海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各项要求,不仅要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而且要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上海贡献。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