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咏 任欣鹭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80%。虽然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存活率不断上升,但大部分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需长时间卧床,而卧床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大大增加[1]。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或两者共同吸入导致的肺部感染[2]。老年脑梗死患者咳嗽反射明显减弱,长期卧床等导致咳嗽无力,使储存在气道及肺泡内的黏稠痰液难以咳出,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降低,诱发呼吸衰竭,给临床的有效治疗造成较大困难[3,4]。本文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选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管饲法,观察在预防吸入性肺炎中的差异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以便对临床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管饲方法不同分为鼻胃管组、鼻肠管组及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70~93岁,平均(84.7±10.47)岁。所有患者生命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脑梗死诊断无误。脑梗死的诊断符合2008版《医院感染学》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误吸史,进食后呛咳、呕吐,痰中混有食物;反复发热、咳嗽及咳痰。三组患者均以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层距5mm,层厚5mm,范围从肺尖到肺底,观察肺窗及纵隔窗的图像。双肺CT证实有肺炎存在[6]。
1.2 方法 详尽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是否有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检测三大常规、血生化及双肺CT;关注是否有误吸、能否自主进食。三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见表1。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中的P<0.05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95%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经χ2检验发现三组患者年龄均>70岁,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2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误吸史及不能自主进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2型糖尿病均为脑梗死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表2 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咽部肌肉活动延迟,舌骨上段括约肌开放不完全或不开放,导致患者食物滞留或误吸[7]。吸入性肺炎主要因患者进食到口咽部的食物或返流的胃内容物没有及时吐出或咽下进入到气道所致。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该类疾病患者受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的影响,误吸较为常见,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也高。吸入性肺炎是导致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9]。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一旦并发吸入性肺炎,病死率高达40%~60%[10]。因为误吸会直接损害到肺部,外加诸多炎性介质活化,造成肺损伤,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加重缺氧及脑损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2]。
本研究表明,老年脑梗死患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2型糖尿病、不能自主进食、有误吸史等均是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一旦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率会大幅度提升,且愈后较差[11]。故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及时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能有效减少误吸及吸入肺炎的发生。由于鼻胃管价格低廉,置入简单,耐受性好,几乎不受器械限制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动力障碍,加之放置在胃内的鼻胃管导致胃潴留[13]。鼻肠管通过胃将插管放入幽门以下的小肠内,能明显减少胃动力不足造成的胃潴留,还能降低误吸。从本观察中也看出鼻胃管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鼻肠管将营养液直接输入肠内,能有效减少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4],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保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本条件。在三组患者中鼻肠管组发生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是最低的。
老年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5],故预防脑梗死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十分重要。在脑梗死早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从本文的观察中看出鼻肠管管饲法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