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林,陈 飞,蒋玉权,邓亚婕,朱佩佩,邓 华
在营区之外驻扎训练是我军的重要练兵方式,驻训环境对官兵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保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我院卫生队驻训期间对所在驻地官兵进行巡诊和体检时发现,驻训人员和当地常驻部队的疾病谱有一定差异,现对血压情况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6月云南某地域驻训的指挥所抽组军官(A组)和该地域常驻军官(B组)的体检数据,剔除资料不完整的观察对象。其中A 组26人,B组21人,年龄25-45岁。
1.2 方法 记录年龄、性别和既往史,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心率以心电图数据为准。血压测量统一用欧姆龙HEM-7121型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按照标准测血压流程由专人完成测量,记录血压值,以≥140∕90 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1 基线资料 两组观察对象均为男性,既往均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性别和既往病史无差异。年龄、体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心率、血压比较 A 组较B 组平均心率略快,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虽然两组对象均否认高血压病史,但A、B 组分别检出5 例和2 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相比平均收缩压高5.7 mmHg,平均舒张压高5.3 mmHg,二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血压的比较
防止血压增高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在高危人群中更应该重视血压监测。当前医学观点认为,血压增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涉及到遗传、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其中职业应激是职业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1-2]。
应激是Selye于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内皮功能等方面。由各种应激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应激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等引起高血压的发生[3],持续的应激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始动和维持作用[4]。此外,应激常通过免疫、炎症等一起,成为高血压的“共犯”[5]。常见导致血压增高的应激原包括与生理、情感、环境相关的三个方面[6-8]。驻训环境与常驻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职业应激源,对应激反应往往表现为直接的正向影响。
本研究中,A 组为从各地抽调的驻训军官,驻训地点与B 组常驻地相同。结果显示组间的血压有差异,A 组有较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其原因首先考虑驻训环境应激。两组军官所在地气候炎热,光照时间长,外来人员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驻训人员的饮食成分、卫生条件、睡眠规律发生变化,身体需要调整。多数人员远离熟悉的亲朋好友,工作压力大,个别人员情绪焦虑,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问题,而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7]。我们在当地驻训人员中也观察到有心理疾病困扰的军官比例较高的情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驻训军官的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当地常驻军官。本次的观察对象中,仅有7 例超过140∕90 mmHg 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发病率为15.6%,远低于中国人群平均23.2%的高血压发病率[9]。
改变个体行为模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防止血压增高和病情加重有着重要意义。包括放松训练、音乐、运动等多种非药物治疗对应激性高血压有效。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中枢神经的应激状态,从而调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适当的音乐疗法可作为放松训练应用。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机能和对应激的适应性,诱导血压下降,特别是有氧运动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减轻氧化应激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10]。咖啡和烟是交感兴奋剂,对血压增高有协同作用,应予戒除。保护性的缓冲源(如交心谈心、社会支持)可拮抗应激事件的不良影响,是应激反应的缓和剂。改善并提高环境质量,减少各种不良的外部刺激,均有利于应激性高血压的防治。此外,应用抗应激药物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手段[11-12]。
本观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观察对象的数量偏少。其次,血压增高的原因众多,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体重指数上两组一致,容易忽略其他对血压影响较大的混杂因素,如吸烟、遗传史、体检当日的身体状况等。驻训造成的应激反应除了心率和血压,其他表现如其他器官功能、心理状况等也未能详细观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