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接纳: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

2021-04-08 07:59孙望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讲述者当事非典型

孙望安

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编著有《把脉师方——学校教育实践案例研判》和《聆听花开——中小学教育实践情境案例集》等。

利用有限的篇幅,70后教师给读者讲述了入职以来精彩而幸福的教育实践经历。从讲述者选取的职业生涯的部分片段以及列举的学生典型案例中,读者能了解到当事老师感悟了学生变化、经历了个人成长、提炼了教育认识、增强了职业信念。

坚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体现教育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故事用多次向学生推荐的电影《怦然心动》开篇。这看上去似乎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动作,也许老师都有向学生推荐影视作品或文学著作的经历和习惯。然而,当事老师推荐电影给学生的目的性很强,“教他(她)们如何开慧眼”;时机把握得也非常准,选定“空气中开始弥散丝丝的青春萌动的荷尔蒙”的那一刻。

更加直白地说,就是利用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同龄的学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等。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对于教师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十分重要。提前做出预判或根据过往的经验将工作做好做细,这不仅能“省事”,更能获得正面的效果,避免走弯路,或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

向学生推荐影视作品,既容易让学生接受,又是一件“一石多鸟”的事情。学生“有事”可受教育,“无事”可打预防针,至少还能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其实,青少年学生都难以避免青春期的困扰,讲述者依照学生成长规律,提前打预防针的教育引导方法值得借鉴。

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感悟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讲述者特别强调,在“初为人母”时“如饥似渴地阅读”,也许彼时这样比较集中的阅读的起因是“育儿”的需要,最终伴随育儿著作,讲述者学习了国内外的教育著作。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有事业追求的教师,在学习“育儿经”的同时,做延伸阅读,这本身应该是受“育人”职责的内在驱使,而这两类书籍也正好有相通之处。

阅读的目的有不同的层次,有的为欣赏,有的为消遣,有的为实用,有的为借鉴。作为教师,为了实用应该是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一个重要目的。讲述者在书籍中学到了“收银机”制度后,便在班级制定了科学缜密的制度,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相信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发挥引导和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还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充分体现制度管理的教育功能。

“我带的班级呈现出有序而识理、灵动而友善的状态”“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当事老师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方法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并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相信这一特殊的经历与体会,将有助于当事老师进一步坚持阅读学习与实践探索。

坚持共情和接纳的理念,直面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整篇故事体现了讲述者对不同年代学生特点的观察与研究,并且概括出许多共性的特点,例如:“90后的孩子更成熟,有思想、有见识、有同理心,大多容易沟通”“05后的‘非典型学生——成熟、单纯、外向、忧郁、勇敢、谨慎”。发现与比较不同年代或不同年龄学生群体的共性与差异,对于老师把握住对特定时期或年龄学生的教育基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应该是在教育中与时俱进的具体要求。学生的思想与面貌都有着与他们所处时代或时段的烙印,老师必须做好思想准备,适时调整教育与引导方式,适应学生变化的新要求。

如果说上述侧重的是学生群体的共性,那么故事中列举的胡明发同学的案例侧重的是个性与特殊性。對于胡明发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特别是一些不够“正常”或有悖行为规则的举动,当事老师在了解和掌握情况后,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理解与接纳。发现胡明发在课堂上无故嬉笑,老师简短询问后便暗想“多观察下吧”。当他不时“调剂”课堂氛围时,则认为他有点不守规矩,“自然可以慢慢引导”。教育引导胡明发同学,当事老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考虑到了该生家庭背景、个人行为习惯、学习目标以及追求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其深刻体会“不管是什么样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共情和接纳都是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应该引发教育同仁的深思。

坚持学生的重要地位,增强叙事的故事性和教育性

在本篇教育叙事中,讲述者谈到自己的教育经历,学生从80后、90后到05后,时间跨度比较大。如前所述,讲述者也总结了自己教育生涯中的感悟与体会。虽然不少的文字在谈“自身”,但是这篇叙事始终没有脱离学生,学生仍然是叙事中的主角。

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论文等本应将学生作为“主角”。研究教育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看似浅显的道理,往往在撰写过程中被忽略。曾有朋友提到,判断中小学老师撰写的文章是好还是不够好,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其文章是否在侧重研究学生以及如何教育学生等。不然就会脱离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文章而做文章。

为了阐明要坚持共情与接纳的理念,讲述者用了较多的篇幅,对胡明发同学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个人兴趣、学习习惯等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述。由此可见,学生在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事老师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精准施教的有效措施。若是只有对胡明发同学有关背景以及行为习惯等的抽象概括,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则会大打折扣。

我的建议

在强调模仿“收银机”制度在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讲述者提出“而不是仅依赖过去行为或口碑优秀的个体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笔者以为,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制度显然非常重要,正如“无规矩不成方圆”,强调的就是规则、规矩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无论是执行制度,还是推动一项工作,通常会有“过去行为或口碑优秀的个体”,也就是在群体中有影响力的带头人或先进模范人物发挥重要作用,或者利用在执行制度中表现杰出的个体的方法与精神来激励群体。就班级管理而言,除了严格的制度外,带头执行制度的学生的示范作用一定不可忽视。

另外,故事中“个体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的想法的确很难实现。一方面单靠个体去“约束”群体是很难做到的,另一方面,笔者以为这里的“约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示范与引领等方面,而不是强制性的。强制性约束的目标应该通过制度与规则来实现,即使是先进代表的引领与示范也很难发挥强制性作用。

故事中称,部分学生具有“非典型性格”,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本故事给予读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学会和运用好“共情”与“接纳”。而掌握了解学生的“非典型性格”与特征,包括个体的和群体的,是“共情”与“接纳”的前提条件。若是对性格特征缺乏了解,随意“共情”或“接纳”,定会有放任自流的嫌疑。鉴于讲述者对学生中表现出的“非典型性格”有所觉察,建议对此做比较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可包括“非典型性格”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易发学生群体、适用的主要教育方法等。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讲述者当事非典型
上篇 庆国之盛世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非典型肺炎的前世今生
讲述者
党建共建引领新时代的“讲述者”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