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将第二课堂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路径探究

2021-04-08 01:17那诚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立德辅导员

那诚诚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开展除第一课堂外的各类素质教育课程。[1]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创新开展第二课堂的路径,持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现状分析

(一)价值导向不清晰

传统教育在大学生技能培养、素质养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成果运用、实践中存在巨大不足。如果第二课堂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那必然和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相背离,供需结构矛盾也会愈加凸显。目前全国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由校团委在组织运行和管理。[2]现如今,高校在第二课堂的举办形式缺乏特点,渠道较少,存在实践活动数量繁多、内容重复率较高的现状,目前尚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多元化需求;其次,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常见的是知识学习型讲座或是各类社团比赛和学生会比赛,而参与的学生数量较少,并没有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展示自我长的平台;最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没有形成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第二课堂并没有摆脱填鸭式教育,育人的价值导向并不清晰,课程建设成效性不足。

(二)主观重视度不足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部分高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不够,对该制度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组织管理及发展规划等方面与第一课堂不能等量齐观。[3]此外,高校对第二课堂项目课程的体系建设不全,多数集中于休闲娱乐类的课程方面,科研、实践类的活动占比较低,且没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来保证第二课堂的顺利及可持续开展。在此背景之下,没有相关的制度环境供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第二课堂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工作较为繁琐且工作量较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远超1:200的规定标准,在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多数辅导员将第二课堂看作是学校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的专项工作,并未引起重视,且对第二课堂价值缺乏整体性认识。

(三)缺乏实施环境

第二课堂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制度保障,也离不开相关完善的设备设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积极宣传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是缺乏完整的考核制度。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学生认为参与不参与或者表现是否良好都没有差别,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体会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且抱有轻视的态度。[4]学校缺少对于第二课堂制度的重视,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从学生刚进学校就潜移默化在影响他们的思想认知,进而影响到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以及开展的效果。此外,缺少保证第二课堂顺利开展的设施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目前的第二课堂多以活动、比赛的方式为主,在活动和比赛的开展范围少不了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例如,素质拓展活动就需要专门的场地和活动物资,若是缺乏这些条件,就很难实现活动的顺利完成。由此可见,现目前多数高校缺少关于第二课堂开展的制度环境,缺乏专有的设备设施。

二、第二课堂实施的意义

(一)完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

各高校现正在持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正在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路径,完善现有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第二课堂相较于第一课堂而言,是经济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必要路径之一,它能促进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透彻的梳理,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感受到日常所学在当今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第二课堂能让其更接近生产实际,了解工作现状,丰富人生经历,增强自己的主观判断意识。将高校开设的第二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高校建设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常态化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二)有利于班级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推动者。辅导员可通过增强协同手段、管理方法和组织技巧,将第二课堂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其在立德树人的效用。提高第二课堂的效用对于辅导员进行班级建设支持党团骨干开展学生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更快更好适应社会。习近平指出:“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所以第二课堂的高效开展,有利于学生干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及时沟通井赢得鼎力协助,避免造成监管缺失、重复劳动和低效运转。因此,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进行班级建设。

三、第二课堂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开展路径

(一)坚定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二课堂具有形式新、内容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途径。第二课堂设置及实施的根本前提就是要坚定其在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目标,秉承先进思想,运用科学方式,脚踏实地落实系列活动。秉承先进思想就是要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好第二课堂融入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学校党委应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运用科学方式就是要以价值为核心,以制度为要求,增强各高校之间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充分调动辅导员与科任教师的积极性,鼓励辅导员与专业老师共同策划设计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脚踏实地落实系列活动,就是要统一思想、坚定目标、积极组织、扎实开展,保证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

(二)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各高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在第一课堂的建设体系上已经做得较为完善,无论是从学科的设置还是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都满足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2018年,教育部提出“三全育人”概念,第二课堂可作为“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的主要阵地,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保证第二课堂的效用最大化,就要使其更好地与第一课堂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关系。学校党委要做好整体规划,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要实现良好融合,发挥两者最大的协调关系,保证对于第二课堂在教学资源配置,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其次,在学生课程建设上体现出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可增加学生毕业学分要求上关于第二课堂学分的比重;最后,积极探寻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学生的思维带出学校,把第一课堂上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项目上,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做好第二课堂的形式内容设计

学校、教师要明确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全方位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并努力实现立德树人任务。为达到第二课堂育人的效果,做好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新的形式、好的内容更具吸引力,能够让更多学生自愿参与进来。目前,大部分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是学术讲座、事迹分享、爱国电影观赏等,这些形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是缺少了部分的实践性,并未达到第二课堂的特性。因此,在设计开展第二课堂的时候,要将单一的听、学转变为听、学还有做。例如,通过组织策划“四史教育”学习研讨、管理咨询大赛以及营销策划比赛等活动,从理论和实践性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感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开辟多渠道和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第二课堂,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推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融合,在理念、模式、方法、机制以及队伍建设进行系统化的改革与尝试。[5]

此外,还需注重文化空间,加强跨文化学习,汲取西方文化精髓。通过网课,夏令营等形式,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进入第二课堂,丰富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注重文化空间纬度,与西方经典文化交流。注重取长补短,结合中国国情和最新政治形式形成新的文化和理念想法,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促进青年大学生先进文化观念的全方位的形成,根深文化自信的培养。第二课堂可以注重优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提高英语的应试水平,口语交流同样需要日积月累,不断优化。

(四)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密切的联系人,也是第二课堂的执行者,其自身的素养以及对于第二课堂的专业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集中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让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有系统的认识,进行技能技巧的传授。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也能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创新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学校还应制定多方向培训内容,提升辅导员的知识和能力,让辅导员不仅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更要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推动者,言传身教,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高校第二课堂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意义重大。学校顺利开展第二课堂且要达到育人的效果需要坚定育人目标,改革现有机制体系,做好第二课堂的形式内容设计,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于第二课堂的重视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突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立德辅导员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