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的意境之美

2021-04-08 01:17张雅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画山水画诗意

张雅薇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国画山水至今已经历上千年的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该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形成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今绘画艺术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其与油画、版画等绘画艺术进行比较,国画山水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关注意境展现,这也是这种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一、国画山水艺术意境的内涵

国画山水艺术意境是作品中最核心的体现。同时,受到所处时代主流文化的影响,在关于意境的展现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以往的发展历史中,国画山水受到道家、儒家、佛教等文化的较大影响,使得作品中对相关文化有着不同的展现。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外在美,更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它要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则追求“道随自然”。佛教徒更注重“修心”,追求“宁静致远”。在国画山水的发展过程中,他们都借鉴了上述三种优秀的文化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表现。他们不仅追求自然的意境美,而且注重绘画内在思想的表现,更强调绘画的意境。一般来说,意境可以说是作者绘画技法与个人思想感情的结合,它以绘画为载体,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人们。

二、国画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一)对比与调和的思想意境之美

对比主要指的是在国画山水画之中,通过色彩之间的对比、图形之间的对比、背景之间的对比等,利用各种对比形式,将不同元素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更为突出的视觉效果,借此有助于塑造某种意境之美,而这也是对比手法应用的主要目的所在。潘天寿说:“画事之安置,须留意画面以内组织,有主客,有合作,有真假,有疏密,有高地上下,有纵横弯曲,然后注意画面之四边四角……”。协调的特点是在差异中求“同“,把两种或多种相似的因素相互联系,使之和谐统一,形成差异不大产生美感。在色彩上体现:相似或相近的色彩搭配、同色中浓淡不同的搭配就是协调。

对比必须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可以显示在不同的形状,是最好的,最方便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改变。功能对比现在,乍一看,和程度的对比可能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根据屏幕的效果。对比来反映三个方面,即形状、构图和颜色。有形状大小、重量、厚度、密度、对与错、凹凸和对比;有实际情况,方向,一切都是组合和对比;有色相、纯度、亮度和对比度的颜色。调和主要指的是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出现太强或太弱的情况,影响到对比效果展现,此时对局部画面做出加强或减弱。”

李可染《晚秋》为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的多层手法,但山石的结构和树木的元素上做了一些变化调整形成了和谐生动的画面。对比手法在应用中的主要特点为:对一些相异元素进行应用,使构建的画面更具有动态变化感,从而增进画面趣味性。在国画山水画面中,而柔软比照,又使两者的关系严密,比照激烈,造成形与形之间、图与背景之间的别离。使用两者不一样的比照度,可以让画面在视觉上形成较强的层次感,整体表现得更加协调、和谐。协调形成的和谐,属于阴阳意境之美,协调主要是在变化中寻求各元素的基本一致,给人以融合、宁静、协调、幽雅的美感。

(二)空间与叙事的意境之美

通过强化空间感或空间情境,或者增加故事情节,来实现置景与主题表达。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国画山水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积极吸取各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思想,对国画山水创作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如:国画山水注重于写实,与西方绘画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在进行国画山水创作时,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中的一些手法,有助于国画山水的创新发展。也正因为新时期国画山水中以传统绘画理论、技法作为基础,融入较多新的文化和思想,使得新国画山水表现出较多独特之处。

从我国古代国画山水创作发展情况来看,宋代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达到最高。董源、李成、范宽的国画山水就是传承了宋代国画山水中人文主义情怀,一直在绘画创作中追求关于“寄托感喟”的思想,并将意境展现和绘画写生进行有效融合,创作出较多的游戏作品。

而王微在进行国画山水创作时,尤其注重空间呈现问题,其认为山水空间呈现不必拘泥于如实的比例,而可以在空间呈现过程中,将客观与主观精神进行联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利用主观思维与客观山水景象进行有效结合,这更有助于山水的空间意境展现,从而创作出更加突出的上水意境美。

(三)色彩的意境之美

在国画山水中,色彩也是衬托意境美的关键因素。色彩与油墨在实际应用所起到的作用相同。颜色本身丰富多彩,品种也非常复杂。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绘画艺术家对色彩进行提炼,并将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作为国画山水创作的主要颜色。作为一种纯粹的国画,绿色山水画主要采用石绿,它们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色彩。这种简单而复杂、少用多指的色彩运用方法,使中国画的色彩更丰富、更具美感。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设计也寓于色彩之中。在色彩的过程中,色彩的含意也是由于形式的精致。众所周知,山川有季节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山川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在山水画的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会让画家体验到有意义的体验,从而通过色彩的搭配来搭配四季的特点。

在许多国画山水创作中,艺术家习惯性应用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然后搭配一些色彩的灵活应用,能够让观者产生更好的审美体验,从而在视觉上和内心深处打动观者。如:赵春秋先生创作的《白山枫雪》,其在色彩上创新,不再拘泥于以往单纯的黑白色调,为雪景赋予更丰富的色彩,让作品整体显得更加浪漫。

三、国画山水画意境之美的表现

国画山水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既利用诗词寄托自身的情感,同时也注重诗意与画中意境的吻合,使诗与画营造出相同的意境,增强读者的感受。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山水画有着较强的直观性,主要通过色彩、笔墨来进行意境展现,而诗则主要借助于文字的表述,让读者自身跟随看到的文字去想象和品味。从古到今,众多的山水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思想巧妙的融入到画作之中。如:通过曲径通幽的道路、错落的山川,将自己的情感、心事藏于其中,从而增添画作的内涵,也正因为此,使得国画山水中表现出来的画面诗意常展现给人不一样的情感。国画山水搭配诗意实质上创作者对生命、人类存在的深入思考,由于其不是从某个人的角度出发创作,也就使得该种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亘古性。而国画山水在进行创作时常用的诗意化表现方式,实质上便是创作者借助优美的山河自然景物,通过对画面中各种元素的灵活构建,以此来表达某种艺术思想、人生理想的方式,该方式有助于提升国画山水作品的内涵。提到山水画诗意化表现,对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为傅抱石的作品,如:《江山如此多娇》、《兰亭图》等,这些作品都属于典型的山水画,且其中蕴含着浓烈的诗意,其中展现出傅抱石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傅抱石曾对诗画关系发表了一些看法,其认为在作一幅画的时候,应像作一首诗、唱一阙歌,或做一篇散文一样对待。傅抱石先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常常会将自身的一些情感的的融入到画境之中,并借助此来展现诗人创作时想要表达的诗意,用这种较为新颖的方式让单纯的山水画更具有活力。下面主要以《巴山夜雨》对山水画中蕴含的诗意做具体展现:

《巴山夜雨》是傅抱石先生较为出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创作主题为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其应用较多笔墨描绘雨中夜色,画面中不仅展现出巴山的山川地势,而且应用写实手法进行思想上的融合,使得整幅画面既具气势又有内涵。

从《巴山夜雨》的画面布局来看,其中大半部分都在描绘山峦,重重叠叠,带给观者铺天盖地泰山压顶之势,整体拥有破笔散锋,连皴带擦的感受,以一种较为新奇的方式营造出天地一体、乌云压城的画面。而在画面的最下方处,画有一间小屋,小屋中透出一点点亮光,山的最高处画有一条小道,山腰处设有一间打酒小酌的小店……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元素,最终灵活的展现在画作之中,成为画家思想情感上的一种寄托,其通过融情入景的创作手法,将诗作描绘的画面在图纸上展现,同时将抗战胜利的曙光和胜利之路在画中呈现,从而使整幅画作拥有更强的诗意内涵。

四、结语

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意境美是山水画的主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作者以自然山水的客观存在为表现,以“对比与调和的思想之美”、“空间之美”、“色彩形式之美”等意境之美为内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同时也是精神感知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国画山水的情绪就是让画面内容突出,巧妙地表达诗情画意,从而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国画山水画诗意
诗意地栖居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冬日浪漫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国画欣赏
被耽搁的诗意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