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君 张明晖 濮从所
(云南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大理扎染文化起源于秦汉时期‘五尺道’的开拓,该道衔接云贵与蜀地,茶马通商、盐业运输都因之而蓬勃;通过五尺道更开拓了与越南、缅甸甚至与印度、阿富汗等地的联系,因此形成了南方的丝绸之路。”[1]大理扎染南北分别以周城白族和巍山彝族为代表。扎染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唐年间其发展臻于鼎盛。到宋代以后,统治者下令将扎染织品作为皇宫专用物品,禁止民间使用,后来又由于许多不可抗的历史因素,其在中原地区濒临绝迹。好在由于西南地处边陲,拥有颇丰的自然资源与安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为扎染发展提供了优渥的自然条件。大理扎染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理文化的名片。周城、巍山都属于大理管辖,但两地扎染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扎染品。
巍山与周城同属大理,但两地地处南北两边扎染在技法工艺、图案风格方面呈现有所不同。两地居民分别以彝族、白族为主,因此在审美心态、经营方式、消费模式的不同也会使两处扎染在相似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
“审美心态”一词,由我国现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王朝文老先生在其1985年出版的同名专著《审美心态》中提出。它作为在美学与艺术学领域的专有名词,主要指审美主体(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各种心态。当其运用在探讨大理巍山与周城扎染异同问题上,由于审美主体不同,使审美心态产生差异性,这也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作品在美观性和内在寓意上会有不同的表达。在研究“影响两地扎染艺术审美心态差异”的过程中,以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1.民族差异
从历史发展历程看,白族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大理周城,根据史料获知,早在东汉时期大理就有染织技法的存在。“从唐代《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术。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2]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族扎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早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与民间传统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巍山彝族扎染的历史也同样悠久又极具民族特色,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诏时期彝族人喜“黑”的传统就已形成,扎染织品也多为黑色。大自然中果实外壳是制作黑色染料的主要原料,再结合纯天然的植物染色法和扎好的图案纹样,它是早期人们制作衣物最原始的方法。
随着历史推移,在两地文化交流后产生了新的发展:8世纪初,南诏先后征服了其他诸部,统一了洱海地区,云南白族、彝族祖先团结其他各族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在地域性统一的影响下,使得彝族与白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交流,增强了两民族之间的联系。直到今天,白族与彝族在大理这片土地上都不断地书写着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与艺术。
2.文化差异
从两民族文化发展上看,在语言、文字、价值观、认知、生活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具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这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在文化交流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两地扎染技艺在现代社会中能共同发展;文字作为一种无声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两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字语言,都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民族的名片。在扎染制品中也有体现,因文字的差异也导致了扎染制品的差异性;扎染屹立千年不倒,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来源于生活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它能够帮助人们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白族的扎染织品主要是以蓝白相间两种颜色为主,这与白族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周城白族是一个对白色极为崇尚的民族,因此也是白族人民最喜欢的颜色,从当地的建筑、人们的穿着等都能感受到,可见白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白色在他们看来是纯洁、美好的象征。而彝族则是拾捡天然果实外壳,制作黑色染料,结合简单的天然植物染色法与民族图案制作。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其中传达出的感情也是巍山彝族人民所独有的存在,这同样是巍山扎染与周城扎染差异性因素之一。
3.宗教差异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浅析,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有所欠缺对一些自然规律的变化不能做出判断和解释,加之生产力极为低下和自然灾害的“突袭”,导致他们把这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事情寄托于神灵。无论是大理白族人民还是其他地区的白族人民都信仰本主。在此主要浅析白族“蝴蝶崇拜”,著名的“蝴蝶泉”景点就位于周城西北边上,其蝴蝶、化蝶等蝴蝶有关的意象物自然就成了白族人民心中美与幸福的寄托。扎染的图样样式繁多,但占据“半壁江山”的还是蝴蝶图样,样式各异的蝴蝶图案在每个人的服饰上都有出现。周城村村民每年农历正月都会到村西的龙泉寺恭拜神龙主要是祭奠本村本主杜朝选和向神龙祈祷护佑全村全年平安。这里提到的“龙”就是由扎染制作而成的,在如此隆重的祭祀活动中使用扎染织品,这也充分说明它在白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彝族人传统的吉祥物中有如龙、虎、月等图案,这是因为在彝族人民心中,只要穿上带有这些图案纹样的衣物,就能驱除妖魔,护佑其平安。虎被彝族人民奉为祖先进行朝拜,直到现在彝族建筑、服饰以及传统手工艺品仍保留着大量虎的图案,无论抽象还是具象的图案随处可见。在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跳虎”习俗的宗教活动,比如将自己装扮成“老虎”样,更多的是将象征虎符号、图案等粘贴在自己的服饰上,如虎头,这样做是为了更加突出老虎的威猛和勇敢。
各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更好地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扎染作为大理周城和巍山两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此,能在市场进行有效交换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进行交换他们才有资金流动增加收入,才能使扎染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巍山县三彝扎染工贸有限公司作为本课题调研地之一,在调研后了解到其的产品最初主要面向海外销售,如日本、韩国等是主要的外销国。后随着海外订单数量的减少,开始向内销逐步过渡,内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来自同行的压力和销路的不确定性。
目前,周城扎染经营方式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产品样式陈旧,这是由于产品过于传统且销售模式单一化所带来的遗留问题。基于以上两点存在的问题,使得周城传统扎染很难形成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工匠意识”的觉醒和大理古城旅游市场的发展,原本在扎染厂做工的工人多数选择出来自己开扎染坊,给游客提供扎染体验环节。以这样的创新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大众对扎染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扎染坊不断增加也使得“村落式”的扎染市场逐渐形成,这也有利于本地扎染的内销。
消费者的不同也会对扎染织品产生影响。“近几年周城村旅游业不断发展,慕名前来的游客更愿意亲眼看到完整、流畅的制作过程。这种改变不仅可以促进从业人员强化练习,提升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从而创造更加可人的经济效益”。[3]周城有“蝴蝶泉”旅游景点这张名片,扎染品主要是面向游客也有一些销往省外、国外。巍山与周城相比交通不太便利,游客相对较少,在本地售卖的扎染制品较少。随着扎染产业不断壮大,各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工艺精益求精,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欧洲等地,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产品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国外市场不容乐观,迫使巍山也加入内销的行列。两地面向的消费主体不一样,产品风格会有所区别,比如周城扎染偏当地特色更多,而巍山在当地特色基础上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传统、流行的元素。
巍山与周城扎染在技法工艺、图案风格上呈现有所不同,究其影响两地差异性的深层因素:审美心态、经营模式与消费者三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根”不变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个性”和不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得以存留下去的重要因素。扎染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必须在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并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找准定位、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才走好保护传统手工艺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