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1-04-08 06:48郐国虎
重庆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脂肪酸营养意义

郐国虎,蒋 伟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430064;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430030)

神经外科重症治疗常更多专注于手术技术,对患者的消化和营养的规范管理关注相对不够,或把握不足。至今,仍有部分神经外科医师未能正确认识到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其优势,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消化道和营养风险评估欠规范,甚至缺失,这在临床上并非少见[1]。在2016年《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明确提到[2],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因此,肠内营养的必要性应该引起广大神经外科医生高度重视。在前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肠内营养如果添加适宜的辅助添加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 脂肪酸、微生态制剂及中药制剂)会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从而改善临床结局[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使用不仅能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炎性反应[4],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在内的炎症指标明显改善,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大脑的功能状态,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5]。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住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符合以下标准[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在5~8分,且头颅CT扫描异常(有血肿、挫裂伤、脑肿胀、脑疝或基底池受压),预计存活时间大于15 d。排除标准:双侧瞳孔散大并固定;复合伤;休克;顽固性低氧血症;长期口服抗凝药者;伤后12 h以上入院;失访病例;存在消化道及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肠内营养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及对照组(肠内营养未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各5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GCS评分、手术例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即留置胃空肠营养管,根据专家共识意见[2]:按照25 kal·kg-1·d-1标准计算患者基本需要量。喂养时机:留置胃管后于24~48 h内开始营养支持。喂养方法[2]:各组均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50453)首次予以30 mL/h经专用胃肠营养泵持续泵入,次日改为80 mL/h泵入,第3天改为100 mL/h泵入。治疗期间每4小时或每次中断输注给药期间用30 mL温水冲管。能量不足部分予以肠外营养提供;试验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予以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ustria GmbH,进口药品注册号H20140951)1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相同热卡的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73)静脉滴注,持续2周。

1.3 观察指标

营养支持干预后第1、3、7、14天早晨7:00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美国Sigma公司)检测血清CRP、IL-6、TNF-α水平;采用西门子1800 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并评估 GCS 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血清生化指标

2.1.1血清清蛋白水平

两组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天为(31.51±4.22)g/L,第7天上升为(33.27±3.54)g/L,第14天上升为(34.51±3.81)g/L。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1)。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在第1天血清蛋白为(30.33±4.05)g/L,第7天上升为(33.61±3.88)g/L,第14天上升为(35.21±3.78)g/L。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1);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各时点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1.2血清前清蛋白水平

两组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天为(157.32±11.23)mg/L,第14天上升为(178.87±23.56)mg/L。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P<0.01)。试验组血清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天血清蛋白为(158.72±12.45)mg/L,第14天上升为(180.38±22.51)mg/L。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各时间血清前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2.2 炎症指标

两组患者的 CRP 均有下降,各组营养支持干预第3、7、14天分别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7、14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6均有下降,各组营养支持干预第3、7、14天分别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7、14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TNF-α均有下降,对照组中营养支持干预第3、7、14天分别与第1天比较,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及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营养支持干预第3、7、14天分别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7、14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2.3 GCS 评分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 GCS 评分为(6.3±1.4)分,试验组患者为(6.5±1.5)分;营养支持干预第7天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8.5±2.1)分,试验组患者为(8.6±2.2)分;营养支持干预14天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9.5±2.3)分,试验组患者为(10.4±2.1)分。营养支持干预7天两组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0.441,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营养支持干预14天两组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6.7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

3 讨 论

临床中经常遇到各种创伤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颅脑外伤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45岁以下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7]。虽然目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还没有更好的药物来治愈此类患者。该类患者良好预后完全依赖于各个环节合理治疗方案的实施,从急诊室、监护室、手术室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的处理,贯穿始终,上述环节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缺一不可,而营养支持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8]。目前诸多研究报道[9-10],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继发性脑损伤及全身各器官并发症,还可以降低伤后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对照组与试验组通过肠内营养的实施,血清清蛋白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对照组中血清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7、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中血清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P<0.01)。因为血清清蛋白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常作为评估营养不良的指标[2],故本研究提示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另外,两组患者CRP、IL-6、TNF-α经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营养支持干预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营养支持干预14天时,试验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提示,肠内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后,能够抑制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添加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试验组患者,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作用更明显(P<0.05),同时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肠内营养的作用机制可能为[11]:通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阻止肠黏膜萎缩,增加肠道菌群的运动、增加肠系膜血流供应等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免疫平衡状态,保护肠道有益的菌群,阻止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取代细胞膜磷脂中ω-6脂肪酸,减少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的形成,从而降低促炎因子的产生,降低超敏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内毒素移位等[3,12]。另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13-14],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调节HMGB1核易位和分泌及HMGB1介导的TLR4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TBI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随后的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神经保护作用。所以,对于试验组患者,以上机制可解释添加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被抑制的作用更明显,同时在营养支持干预第14天时,试验组GCS评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大脑功能有相对更好的恢复态势。但是另有研究认为[3,15],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降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疾病的风险,但是对于长期口服抗凝药的颅脑损伤患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不可逆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重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提倡早期合理予以营养支持。同时,本研究提示联合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相关深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猜你喜欢
脂肪酸营养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营养Q&A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